wolf

辽宁灯谜  ›  风花雪月

古代诗人的绰号来源

By wolf •  2013-09-20 00:44:09 •  1880次点击
古代诗人的绰号来源

古代诗人的绰号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因诗人的性格或创作风格而起如李白诗飘逸,人称“诗仙”;杜甫诗以典雅著称,被誉为“诗圣”;李贺诗奇崛冷怪,人称“诗鬼”;白居易吟诗成癖,如同着魔,自称“诗魔”;孟郊、贾岛苦吟成性,人称“诗囚”;刘禹锡性情豪迈,意志坚强,白居易称他为“诗豪”;骆宾王喜爱以数字入诗,人称“算博士”。
二、取诗人作品中的出彩之词为绰号的如宋人许秋史有“人在子规声里瘦,落花几点春寒骤”的诗句,为诗友陆来庄、沈梦塘所叹赏,称他为“许子规”;据清代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管水初在所作《春日即事》的考卷中有“两三点雨逢寒食,廿四番风到杏花”的诗句。主考官阅后大加赞赏,称管水初为“管杏花”。
三、根据诗人作品中一句精巧的诗句命名的如唐代赵嘏在描述边塞凌晨景色时,有“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诗句,博得了杜牧的吟叹,称之为“赵倚楼”;宋代张先《一丛花》中有:“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欧阳修见后非常喜爱,当张先登门造访时,欧阳修热情地称他为“桃杏嫁东风郎中”(当时张的官职为郎中);秦观有一首《满庭芳》,首句为“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苏轼看后极为赞赏,称他为“山抹微云君”。
四、从诗人几句精妙的诗作中归纳、概括出来的如应子和曾写过“蜡烛烧短红”、“风雨落花红”、“两岸夕阳红”三个名句,被人称为“三红秀才”;王士稹因“春水平帆绿”、“梦里江南绿”、“新妇矶头烟水绿”三个佳句被人称为“三绿词人”;张先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三个短语,因此有了“张三中”的绰号,而他自己却更希望叫他“张三影”,因为他有这样三句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
五、源于诗人创作题材的如南朝诗人谢道韫曾以柳絮咏飞雪,人称“咏絮才”;与她同时代的谢无逸写过三百多首咏蝴蝶的诗,被人称为“谢蝴蝶”;厉鹗的《东城杂记》中说,武林(即杭州)张子野有野花诗十首,盛传一时,人们叫他“张野花”,也有人叫他“野花张”。
六、因诗人的某种经历或兴趣、爱好而得的如宋代的宋祁因在科考中赋《采侯》一词,中博学宏词科第一,时人称之为“宋采侯”;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记载,范仲淹喜欢弹琴,平时只爱弹《履霜》一曲,于是人们便送给他“范履霜”的绰号;宋代词人林逋终身未娶,他酷爱梅花,并以养鹤自娱,因此有“梅妻鹤子”的美称。
古代诗人的绰号
在中国文学长廊里,人们用绰号来评价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和人品,妙趣传神,从这些绰号中可以窥见文学家的才华和鲜明个性,给后人留下美好而又难忘的印象。

外貌绰号
唐人张籍家境穷困,眼疾严重,任过太常寺太祝,绰号「穷瞎张太祝」。唐人李贺手指奇而长,时人叫他「长爪郎」。唐人李绅,因身材短小而又精明强悍,人称「短李」。晚唐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温八叉」。宋人贺铸,体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人家叫他「贺鬼头」。

创作风格得绰号
--------------
唐人李白的诗雄奇浪漫,贺知章把他比作谪仙,人称「诗仙」。唐人杜甫的诗气势磅礴,世人叫他「诗圣」。唐人白居易作诗常是「狂醉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人称「诗魔」。唐人孟郊和贾岛写诗苦炼字句,元好问在《放言》诗中说:「长沙一湘景,郊岛两诗囚」,「诗囚」便成孟郊贾岛的绰号。唐人李贺诗奇崛冷怪,世人称他「诗鬼」。现代诗人徐志摩,被称为「诗哲」,现代象征派诗人李金发,时号「诗怪」。

创作题材得绰号
--------------
动物类:唐人郑谷以《鹧鸪诗》闻名,其中有「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佳句,时号「郑鹧鸪」。唐人崔珏有《和友人鸳鸯之什》诗:「暂分烟鸟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时号「崔鸳鸯」。宋人谢逸作《蝴蝶》诗三百首,被人叫为「谢蝴蝶」。宋人梅尧臣有《河豚》诗闻名,人称「梅河豚」。宋人张先有《解连环》咏孤雁词,时号「张孤雁」;南唐鲍当也写有《孤雁》诗,被称为「鲍孤雁」。明人袁凯写有《白燕》诗,被称为「袁白燕」。在明诗坛,袁凯本无足轻重,却因此诗名重后世。

植物类:唐人杜牧写《紫薇花》诗,外号「杜紫薇」。刘象咏有《仙掌》诗:「万古亭亭倚碧霄,不成奇刻不成根」,时号「刘仙掌」。诗人马道,写有《啄木》诗讽刺时弊,时人称他「马啄木」。宋人陆游,因大量写海棠诗,外号「海棠癫」。
五代韦庄作《秦妇吟》长达二百三十八句,一千六百六十六字,故有外号「秦妇秀才」。唐人许裳写有《过洞庭》诗,被呼为「许洞庭」;程贺因赋《君山》诗,人称「程君山」;张哲士写有《咏胭脂》诗,外号「张胭脂」;鲍以文作《夕阳》诗二十首,时号「鲍夕阳」。现代诗人刘大白写有《眼波》诗:「眼波脉脉乍惺忪,一笑回眸恰恰逢。秋水双瞳中有我,不须明镜照夫容」,人们叹其妙,遂称刘大白为「刘眼波」。
「一句成名」得绰号
------------------
有些文学家吟诗偶因一句意象超绝或寓意警策而流播后世,并赢得绰号。晋代才女谢道韫写有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人称「柳絮才」;北宋有位工部尚书宋祁,写有《玉楼春》词:「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时人呼宋祁为「红杏尚书」。宋人贺铸《青玉案》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之句获得「贺梅子」外号。宋人饶节有「间携经卷倚松立,试问客从何处来」佳句,人称「倚松老人」。清初王士祯本不以词名,却因写《蝶恋花》词有「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之句,时称「王桐花」,他的学生崔华,也以「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之句得了「崔黄叶」雅号;清人王苹有「黄叶下时牛背晚,青山缺处有人行」之句被称为「王黄叶」。至于有「红豆词人」绰号的清人吴绮,则以其《醉花间》词「把酒嘱东风,种出双红豆」得名。清人管水初在《春日即事》诗中有「两三点雨逢寒食,二四番风到杏花」名句,人称「管杏花」。

唐人赵嘏因《长安望秋》诗中有「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一句闻名,杜牧给他取「赵倚楼」外号。宋人范仲淹作《渔家傲》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欧阳修呼之为「穷塞主」。宋人秦少游以其《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黏衰草」名世,苏东坡呼他为「山抹微云君」。清人祁珊洲,因有「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之句闻名,王士祯叫他「祁鱼虾」。
系列名句得绰号
--------------
宋人张先,填词善用「影」字,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三句为平生得意之句,时人称之「张三影」。又因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又称「张三中」。宋人李清照,她的佳句「应是绿肥红瘦」、「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时人称她「李三瘦」。宋人应子和,有「蜡炬短烧红」、「风过落花红」、「两岸夕阳红」等脍炙人口名句,被冠以「三红秀才」外号。王士祯也写有「春水平帆绿」、「梦里江南绿」、「新妇矶头烟水绿」,人称「三绿词人」。
古人字号 何以子居多
  ●古人往往在自己的姓名之外,还另置「字」和「号」等称谓,其中圣人、文人「子╳」之类者特别多。
  如孔子的学生颜回字子渊、端木赐字子贡、仲由字子路、卜商字子夏、高柴字子羔(一作子皋)、言偃字子游、颛孙师字子张。
  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孔伋的儿子孔白,字子山。
  後来诸多「名垂青史」的文人,如苏轼字子瞻、司马迁字子长、王勃字子安、袁枚字子才、张维屏字子树、曹植字子建、柳宗元字子厚、杜甫字子美,也都有「子」。
  张九龄字子寿、王世祯字子真、刘向字子政、赵孟钭肿影骸⑽貉プ肿泳础⒆诔甲肿酉唷⑻埔肿游贰⒉芤肿忧澹餐小缸印埂
  有人对近八百个历代文学家作过统计,其中「子╳」的有六十人。
  有趣的是,同时表字「子安」的就有三人:西晋的成公绥、唐代的王勃、清代的魏秀仁。
  北周的王褒与西汉的王褒,不但同名同姓,而且表字也都是「子渊」。
  以上是以「子」字打头的,因文才闻名等原因而自号或被人举为「╳子」(即以「子」字为尾的)也为数不少。
  如王昌龄被称为诗家夫子,孟郊被称为寒酸夫子,卢照邻自号为幽懮子,裴迪改别号为猗樱跫ㄗ院盼拮印!
  古人何以对「子」如此锺情呢?查《辞源》、《现代汉语小词典》和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大概是出於下面几方面因素:
  一、「子」,古代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现代汉语小词典》说,「夫子,诸子百家」,以孔子为例,他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学者,开创「儒派」,受万人仰拜顶膜;孟轲、荀况、李耳、韩非、庄周等,他们亦是受人尊重与敬仰的思想家、大学者,所以,後人便渐渐地以「子」为字或名,成为一个「雅名」,大家不约而同地竞相效仿。
  二、「子」在古代,象徵著一种尊贵的身份。子有「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之说,正如《礼记?王制》所言:「王者之制爵绿,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子」又有一种吉祥之兆,古代文人心理,多想官运亨通,齐天下,耀祖宗,名「子」字「子」是最适合不过的。
  三、「子」有「子息」之义。古人看重「不孝有三,无後为大」的礼节。希望自己子孙满堂,香火永续,故名号「子」即有这方面的心愿。
  四、「子」在古代,是对有德之人的尊称。「南朝?梁」皇侃《义疏》讲:「子是有德之称,古者称师为子也。」有德之人这一方面,对古代文人确是有吸引力的。
  五、「子」还有「经史子集」中「子」的意思。这里的「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庄子、荀子等诸子,他们才学宏富,著述均成为後世经典。故後人也希望自己满腹经伦,盼以「子」留笔墨永传於世。
诗人绰号独具个性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喜欢用数字入诗。他的《帝京篇》里有这些句子:「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如此多的数字,人们倒把他的诗才忽略,干脆送他个「算博士」的绰号,虽多有调侃,但更多也是褒扬,谁写诗能巧妙用上这么多数字呢?
温庭筠的绰号是「温八叉」,说是因他「八叉手而成八韵」。虽是赞他文思敏捷,但怎么听着都别扭,这都是因为他相貌奇特,所以给他取了这么个绰号。他还有一个浑名——温钟馗,可见唐人也爱以貌取人。而最风趣的绰号就是僧人贯休,其诗有「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万山得得来」之句,被人称为「得得和尚」。
许浑,晚唐著名诗人。诗中多带「水」字。翻开《全唐诗.许浑诗集卷》带水字的诗俯拾皆是:「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故洛城》);「水暖鱼频跃,烟秋雁早鸣」(《陪王尚书泛舟莲池》);「山暝牛羊少,水寒凫雁多」(《广陵道中》);「菊艳含秋水,荷花递雨声」(《送同年崔先辈》)……故而许浑有「许浑千首湿」之称。戏谑之余,也有对诗人的赞叹!谁写诗能做到几乎首首不离「水」字?
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益,写出「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名句。然而此人性格多疑,为防妻妾搞外遇,在窗户上撒灰,被人叫作「妒痴」,后来又被称为「痴妒尚书李十郎」。他的绰号与他的诗毫无关系,真是枉有他超凡的诗才。最悲催的绰号是五代后蜀的王仁裕,写诗万首,时人称他「诗窰子」。看来诗人光勤奋也不行,还得要出精品。
从诗人几句精妙的诗作中归纳、概括出来的绰号更加有趣:如应子和曾写过「蜡烛烧短红」、「风雨落花红」、「两岸夕阳红」三个名句,被人称为「三红秀才」;王士稹因「春水平帆绿」、「梦里江南绿」、「新妇矶头烟水绿」三个佳句而被誉为「三绿词人」;张先有三句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而被人叫作「张三影」。以动物名作为绰号的诗人也是蔚为大观:唐代的郑谷因一首《鹧鸪》而成了「郑鹧鸪」。同是唐代的崔玨以赋《和友人鸳鸯之什》因号为「崔鸳鸯」。宋人许秋史有「人在子规声里瘦,落花几点春寒骤」的诗句,人们称他为「许子规」。宋代词人张炎,其《解连环?孤雁》词广为流传,人皆称之「张孤雁」。诗人梅尧臣以《河豚鱼》而得一「梅河豚」雅号。谢逸吟咏《蝴蝶》诗三百首,咏蝴蝶的专业户,把他称为「谢蝴蝶」真是名至实归。明代诗人袁凯以《白燕》诗出名,被誉为「袁白燕」。
唐 宋 诗 人 的 绰号
名、字、号以外,诗人往往有一些别的名号,比如李白是“诗仙”“谪仙人”,杜甫是诗圣(其作品是“诗史”),刘禹锡是“诗豪”,李白和王昌龄又分享“七绝圣手”,王昌龄还是“诗家天子”……这些都是时人或者后人给他们的美称、雅号,是评价性的,正式而庄重的。
  绰号则是对一个人略带戏谑的称呼,一般人被起绰号往往是抓住某一个生理或者性格的特征(常常夸大),而诗人被注意的特征往往与诗作内容或者生活有关,因此也别有趣味。

  
比如,骆宾王被叫作“算博士”,这是因为他在诗中喜欢用数字作对。看看他的《帝京篇》就知道他获得这个“头衔”不冤枉——仅在这一首诗里,就有“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等句。
  “算博士”还可算不褒不贬或者亦褒亦贬,诗人被起绰号更多的是持欣赏态度的,比如赵嘏因为《早秋》中有“长笛一声人倚楼”,人称“赵倚楼”,可谓一句成名;温庭筠文思敏捷,八叉手而成八韵,人们便称他为“温八叉”;“草圣”诗人张旭则因为性格狂放而时称“张颠”,杜甫《饮中八仙歌》中说他“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说的就是他大醉中以头着墨然后书写的可爱狂态;郑谷则因为一首《鹧鸪》而成了“郑鹧鸪”(关于郑谷,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呼——一字师。他建议齐己将《早梅》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的“数枝”改成“一枝”,而成了齐己的“一字师”)。韦庄则因为长篇叙事诗《秦妇吟》通过一个少妇的自述,写出了动乱年代人民的痛苦,影响很大,因此有了“秦妇吟秀才”的绰号。许浑,因诗中多用“水”字,人称“许浑千首湿”。僧人贯休,以诗闻名,其诗有“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万山得得来”句,被人称为“得得和尚”。
  给诗人起绰号的风气,不但唐代如此,宋朝也如此。词人张先因“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三句得号“张三中”,又因“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风絮无影”被称作“张三影”;宋祁因为写了“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便得了一个异常美妙的绰号“红杏尚书”,秦少游清新婉丽的《满庭芳》中“山抹微云,天连衰草”一句名句,更给他带来了“山抹微云秦学士”、“山抹微云君”的风雅称号(后来他的女婿范元实在酒宴上被人问“公亦解曲否”,都用“吾乃‘山抹微云’之婿也”来回答,而且“众人皆惊”,可见秦少游词的影响之大)。
  词人贺铸晚年的一首《青玉案》曾名动一时,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广为传唱,贺铸也因此成了“贺梅子”。
  词人张炎,其《解连环·孤雁》词广为流传,人皆称之“张孤雁”。又曾因写《南浦》咏春水一词,被人称“张春水”。
  当然,有的绰号就不那么好消受了:与骆宾王同为“初唐四杰”的杨炯,因为喜欢在诗文中用古人名字作对,当时的人就笑他的作品是“点鬼簿”(唐人很风趣,给作品也起外号)。五代后蜀的王仁裕,写诗万首,时人称他“诗窑子”,可见前人对非艺术的批量生产从来是不认可的。
  还有更糟糕的。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李益,为人苛刻,性格多疑,偏偏这位仁兄“少有疾病”,所以防闲妻妾甚于防川,有在门口窗户上散灰的这样接近专业刑侦人士的举动,闻名遐迩,被人叫作“妒痴”,后来他致仕(退休)时曾加礼部尚书衔,故又称“痴妒尚书李十郎”。起这么可笑的绰号还不要紧,人们干脆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一种疾病,把妒忌成性、多疑成癖就叫作“李益疾”。这位颇有才华、“不坠盛唐风格”的诗人,终于因为心理疾病而被钉上了另一种耻辱柱。我总觉得他的“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颇得杜甫《赠卫八处士》神韵,因此为这位诗人感到悲哀。
  附:诗人的"外号"
  
  诗  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诗  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  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诗家天子:王昌龄(七绝圣手),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诗  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后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 
  诗  圣: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  魔:白居易指酷爱做诗的人好像着了魔一般;也指做诗的癖好、兴致。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说:“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
  诗  佛:王维。好佛。  
  诗  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诗  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诗  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诗  鬼:唐代多才而短命的诗人李贺的诗大都构思奇特,意境怪诞,迷离恍惚,变幻莫测。宋魏庆之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故其有“诗鬼”之称。
  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郑鹧鸪: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崔鸳鸯:唐代诗人崔珏因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寒酸夫子:孟郊一生坎坷,际遇凄凉,被称为“寒酸夫子”。
  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以名篇佳句得名的诗人
谢春草: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因其《登池上楼》一诗中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佳句,被人称为“谢春草”。
  赵倚楼:唐代诗人赵嘏有一首描写深秋拂晓景色、抒发羁旅怀归之思的诗,题为《长安秋望》,诗中有“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的妙句,博得了大诗人杜牧的赞赏,并送其一雅号为“赵倚楼”。
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郑鹧鸪: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崔鸳鸯:唐代诗人崔珏因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谢蝴蝶:北宋诗人谢逸曾作蝴蝶诗三百多首,中多佳句,被时人称为“谢蝴蝶”。
  红杏尚书:宋代诗人、工部尚书宋祁因其《玉楼春》一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名句,极生动地描写出初春时节红杏花开、春意盎然的景色,被词人张先称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人们亦多称之为“红杏尚书”。
张三影:而张先自己则因其《天仙子》中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而著名,其《归朝欢》词中还有“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两佳句,故又被称之为“张三影”或“三影郎中”。因其《行香子》一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三个简洁精练的短句,他还被人们称为“张三中”。
  贺梅子:北宋著名词人贺铸在《青玉案》一词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之佳句,用江岸如烟的青草、满城随风飞舞的杨花柳絮和江南梅熟时的连绵淫雨来博喻闲愁纷繁,乃千古绝唱,贺铸也因此被人们称为“贺梅子”。
  山抹微云君:北宋词人秦观因其《满庭芳》词中有“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句,被苏轼称为“山抹微云君”。
倚松老人:宋代词人饶节因写有“间携经卷倚松立,试问客从何处来”的名句,因此得了个“倚松老人”的绰号。
梅河豚:宋代诗人梅尧臣以《河豚诗》而得名,人称“梅河豚”。
鲍孤雁:宋代诗人鲍当以《孤雁诗》而得此名。
张孤雁:宋代诗人张炎以《解连环·孤雁》词扬名,人称“张孤雁”。
袁白燕:明代诗人袁凯以《白燕诗》出名,人称他为“袁白燕”。
祁鱼虾:清代祁珊洲,因有“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的诗句,被诗人王渔洋称为“祁鱼虾”。
  王黄叶:清代济南诗人王苹的两首诗中分别有“乱泉声里才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和“黄叶下时牛背晚,青山缺处有人行”之佳句,遂被人们称为“王黄叶”。
诗人的号

号也叫别号或别字。号与字不同,字是成年是举行冠笄礼时,由来宾中的尊长代取的,用以表德,它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号往往即兴而起,不一定和名之间有联系。但号往往用一些漂亮或高雅的字眼,因此号又俗称雅号。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王安石,晚号半山。我国古代文人别号。
五柳先生--晋·陶渊明
青莲居士--唐·李白
香山居士--唐·白居易
东坡居士--宋·苏轼
六一居士--宋·欧阳修
幽栖居士--宋·朱淑贞
九华山人--唐·杜荀鹤
半山老人--宋·王安石
山谷道人--宋·黄庭坚
淮海居士--宋·秦观
白石道人--宋·姜夔 
石湖居士--宋·范成大
后山居士--宋·陈师道
芦山居士--宋·张元平
易安居士--宋·李清照
清真居士--宋·周邦彦
衡山居士--明·文征明
六如居士--明·唐寅
温陵居士--明·李贽
柳泉居士--清·蒲松龄
中国古代诗人别称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后贡的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鬼:唐代多才而短命的诗人李贺的诗大都构思奇特,意境怪诞,迷离恍惚,变幻莫测。宋魏庆之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故其有“诗鬼”之称。
  张三影:宋代词人张先善写小令。一次,一位客人称赞他:“人们都叫你‘张三中’哩!因为你的《行香子》写出了‘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的佳句。”张先不以为然地说:“那倒不如叫我‘张三影’吧!”客人不解其意,张解释道:“‘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这三个‘影’字是我平生最得意的呵!”于是,“张三影”便传开了!
  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宋代宋祁的《玉楼春》把早春景色写活了,尤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最为传神,时人因此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贺梅子:宋代贺方回有首《青玉案》词,结句“梅子黄时雨”,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郑鹧鸪: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崔鸳鸯:唐代诗人崔珏因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诗家天子:唐代诗人王昌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而被举为“诗家天子”。
  寒酸夫子:孟郊一生坎坷,际遇凄凉,被称为“寒酸夫子”。
  长爪郎:唐代名诗人李贺因手指奇而长,被时人称为“长爪郎”。
  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呼他为“温八叉”。
  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占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他为“五言长城”。
  米颠:米芾性格孤傲,行踪怪痴,有浑号“米颠”。
  贺鬼头:诗人贺铸,体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人家叫他“贺鬼头”。
  梅河豚:宋代诗人梅尧臣以《河豚诗》而得名,人称“梅河豚”。
  鲍孤雁:宋代诗人鲍当以《孤雁诗》而得此名。
  张孤雁:宋代诗人张炎以《解连环?孤雁》词扬名,人称“张孤雁”。
  谢蝴蝶:宋代谢学士吟咏《蝴蝶诗》三百首,时称“谢蝴蝶”。
  袁白燕:明代诗人袁凯以《白燕诗》出名,人称他为“袁白燕”。
  祁鱼虾:清代祁珊洲,因有“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的诗句,被诗人王渔洋称为“祁鱼虾”。
中秋对联趣谈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
    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
此联也属“鹤顶格”。
东林寺也有一对联: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
意境甚为辽阔高远。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别有趣味的残缺字

古今名人题墨中,有一些刻意的残缺字脍炙人口,但只要我们领悟其用意,便可以品出别致的雅趣。
泰山有一块摩崖刻石,镌刻著醒目的「虫二」两个字,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才子刘廷桂题镌的。据记载,在比刘更早的明代,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有一次游览岳阳楼,被四周的秀丽风光所陶醉,禁不住用笔在墙壁上题写「虫二」两字,最初人们不知是什麼意思,後经解释,才知道「虫二」寄寓「风月无边」之意。原来「风」字去掉里边的一撇和外面的边儿就剩一个「虫」字,而「月」字去掉四周的边儿就剩下一个「二」字。
游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时,细心的游客会发现那里的景名碑上,「鱼」字底部的四点写少了一点。原来那块碑上所刻「花港观鱼」四字为清康熙皇帝手迹。康熙信佛教,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鱼」字底部的四点为火,鱼遇到水而生,遇火必死。康熙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鱼」字底部的四点写成三点,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
黄浦江畔耸立著一座三十一层的大厦,它就是安徽在上海招商引资的视窗——裕安大厦。「裕安大厦」四个字乃当代书法家赵朴初手笔,其中「裕」字左偏旁少了一点。赵老是安徽人,对家乡很有感情,也很了解安徽老家还有许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所以他在题写「裕安大厦」时感到家乡离富裕还差一点,故意少写一点,意在激励老乡正视现实,加倍努力。
清末著名书院之一的「溪北书院」建於清光绪十九年(西元一八九三年),书院训导学生的场所挂著一块清末著名书法家潘存(字儒初)题字的「讲堂」木匾。有意思的是,书院的「书」字缺一划,讲堂的「讲」字又缺了一横一竖两划。有学识的方家认为,这「书」、「讲」两字残缺的含义是书写者独具匠心的杰作。「书」缺一划,隐指浩如瀚海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也可说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讲」字缺二划,正好是一横一竖,寓意古今中外的知识不论横讲直讲是永远讲不完的,讲解时要少而精,不要面面俱到。既然书是读不完的,就应该学到老读到老,既然书是讲不完的,就应该旁徵博引、世世代代讲下去。
参观过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展览馆」的游客,如果留意,便可看出展览馆的牌匾由郭沫若题写,郭沫若写的「国」字少了一点。相传这是因为郭沫若对洪秀全没有继续进军,使「天国」不完整,深为惋惜,故而有意把「国」字写少了一点。其实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天国的「国」字都少了一点。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石达开所铸的圣宝钱,上面「太平天国」的「国」字,中间也是「王」字,而不是「玉」字,洪秀全以此显示「王在国中」。
汉字博大精深,独特有趣。从古今名人的残缺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残缺字後面都有它的深刻寓意和特殊含义,这是其他的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它堪称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风景名胜中的趣味残缺字
著名风景区泰山,有一块摩崖刻石上镌刻着醒目的“虫二”两个字,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才子刘廷桂题镌的。据记载,比这更早的明代,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有一次游览岳阳楼,被四周的秀丽风光所陶醉,禁不住用笔在墙壁上题写了“虫二”两字。最初,人们不知是什么意思,后经解释,才知道“虫二”寄寓“风月无边”之意。原来,繁体字的“风”字,去掉里边的一撇和外面的边儿,就剩个“虫”字;“月”字去掉四周的边儿就剩下个“二”字。
  在游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时,细心的游客会发现这里的碑上那个“鱼”字底部的四点写少了一点。原来,这块碑上所刻“花港观鱼”四字为清朝康熙皇帝手迹。康熙信奉佛教,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鱼”字底部为四点,鱼遇水而生,遇火必死。康熙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鱼”字底部的四点写成三点,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之意。
  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可见到孔府大门上有一副独特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富”字顶上无点。孔府占地200多亩,有厅、堂、楼、阁463间,雕梁画栋,奇花异草。孔府的主人自然希望其家庭的富贵永无止境,因此,“富”字顶上无点,意指“富贵无顶”。
  清末著名书院之一的海南“溪北书院”,建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在书院训导学生的场所,挂着一块清末著名书法家潘存(字儒初)题写的“讲堂”木匾,最有意思的是,书院的“书”字缺一画,讲堂的“讲”字,却缺了一横一竖两画。有方家认为,这“书”“讲”二字残缺是书写者独具匠心的杰作。“书”缺一画,隐指浩如瀚海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也可说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讲”字缺两画,正好是一横一竖,寓意古今中外的知识,纵横天下,不论横讲直讲是永远讲不完的,讲解时要少而精,不要面面俱到。既然书是“读”不完,就应该学到老、读到老。
  我国的汉字博大精深,独特有趣,从风景名胜中这些名人的趣味残缺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残缺字都有它的深刻寓意和特殊的含义。
枕之趣
有人说,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也就是说是在枕头上度过的。枕头作为生活用品源远流长且早就入文,如《诗经》中的“辗转伏枕”,《论语》中的“曲肱面枕之”。于是,在古人惯于托物明志或借物抒情时,用什么枕头有时候也是大有深意在其中了。

枕头多样,有布、有石、有木、有藤、有瓷、有玉,雅致的花枕,粗糙的草枕,外表不同,但都能枕着睡觉,并酣然入梦。
“枕石漱流、吟咏温饱、偃息于仁义之途,恬淡于浩然之域。”这是旷达之士隐居时的情怀,以石为枕,落拓不羁。
王安石写有《次韵欧阳永叔端溪石枕蕲竹簟》一诗,诗云:“端溪琢枕绿玉色,蕲水织簟黄金文。翰林所宝此两物,笑视金玉如浮云”。王安石身居高位,对石枕竹席如此评价,可以说他有雅趣,也可以说他在借物喻志。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素有“收菊作枕”的习惯,他在《剑甫诗稿》中写道:“余年二十时,尚作菊枕诗。采菊缝枕囊,余香满室生。”他的《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诗亦云:“采得菊花做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晚年时,陆游又写了一首《老态》诗,诗中曰:“头风便菊枕,足痹倚藜床。”也不能不说他是在用菊枕表明自己的心怀。
枕也可作礼物,相赠以表情谊。唐人张祜还专门写有《酬凌秀才惠枕》一诗,诗云:“八寸黄杨惠不轻,虎头光照簟文清。空心想此缘成梦,拔剑灯前一夜行”。八寸黄杨指的就是黄杨木枕,黄杨生长期长,取材不易,历来视为高级木料,于是,黄杨木枕也成枕中贵品了。
说起枕之趣,觉得最有意思的还是那则黄粱一梦的故事。唐代传奇《枕中记》的故事大意是: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卢生郁郁不得志,骑着青驹穿着短衣进京赶考,结果功名不就,垂头丧气。一天,旅途中经过邯郸,在客店里遇见了得神仙术的道士吕翁,卢生自叹贫困,道士吕翁便拿出一个瓷枕头让他枕上。卢生倚枕而卧,一入梦乡便娶了美丽温柔出身清河崔氏的妻子,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他的5个孩子也高官厚禄,嫁娶高门。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80岁时,生病久治不愈,终于死亡。断气时,卢生一惊而醒,转身坐起,左右一看,一切如故,吕翁仍坐在旁边,店主人蒸的黄粱饭(小米饭)还没熟哩!故事中吕翁的瓷枕“其枕青甆,而窍其两端。”应该是只很漂亮的枕头,卢生枕而美梦,可见枕的法力极大。
最浪漫的枕则是传说里的洛神甄妃的枕了。七步成诗的曹子建,爱上了自己的嫂嫂——曹丕之妃甄氏,情投意合,然而悖伦违理。甄氏因此相思成疾,抑郁而终,死后化为洛水之神,于梦中意会曹植,“明眸善睐,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若飞若扬”,曲尽缠绵之欢,并且留下玲珑枕一具,虽人神殊途,而枕上留香。
最残酷的留枕,则要属唐高阳公主。高阳为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嫁与当朝宰相房玄龄之子、散骑常侍房遗爱为妻,却与曾因撰写《大唐西域记》而享有盛名的玄奘高徒辩机相爱。一个是九五之尊的大唐公主,一个是学富五车的佛门子弟,他们的爱情注定要遭天谴的,然而两人瞒天过海,整整交往八年,还生下了一儿一女。这其间,高阳赠送辩机定情信物无数,其中便包括一只皇室专用的金宝神枕。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有小偷潜进弘福寺,盗走了玉枕,却在销赃时被官府逮获,公主与和尚的不伦之恋也就此大白于天下。辩机被处以腰斩极刑。那只玉枕,给辩机招来了杀身之祸。
小小枕头,阅尽人间无数苦和甜,《西厢记》〉和《莺莺传》中的那只鸳鸯枕,该是同一只枕吧,在不同的文人笔下它主人的结局是如此的迥异。就更不必提“眉翠薄,鬓云残,夜来衾枕寒。”和“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中的枕了,它们本就是不同的。
0 回复 | 直到 2024-04-29 12:57 添加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