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辽宁灯谜  ›  商灯絮语

谜人的代沟

By wolf •  2018-05-15 11:16:07 •  700次点击
谜人的代沟
王铁云

什么是“代沟”?“谜人的代沟”是什么?“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作为灯谜文艺工作者,按年龄划分为老年谜人、中年谜人、青年谜人、少年谜人等不同层次。所谓“谜人的代沟”,就是谜人们因年龄层次不同,对谜友、谜事、谜作等持不同的见解和态度,相互之间产生一定的心理隔阂。

谜人的代沟突出地表现在年长谜人与年轻谜人之间的隔阂。“年长”与“年轻”是相对而的,六十左右岁对于八十多岁来说,是年轻,是儿辈。但对于三十左右岁来说却是年长,是父辈。八十多岁对二、三十岁来说则是年长的爷爷辈了。年龄层次不同,自然而然形成像“公孙父子”一样的“家庭关系”。在现实的家庭里面,父与子有时会因观点不同发生争吵,公与孙也会因意见不合引起争执。家庭里面存在代沟,那么,我们这个“谜人大家庭”存在“代沟”,也属正常不过的现象。只是,谜人之间是师友关系,不是亲情关系。将谜人放进“家庭”来谈“代沟”,是一种近似戏说的思考而已。这里不是提倡“孝道”,但强调“尊重”!笔者试图从“代沟”入手,探讨并阐述“互相尊重,有谜同乐”这一观点。


年老谜人老成持重,中规中矩,步步为营,以守为攻。或固守传统,保留成见;或曾经沧海,看破世情;或遭逢文革,如鸟惊弓。他们引弓射虎数十载,谜途漫长,一路走来,满脸沧桑。昔年“别解”之争,后来“格谜”之改辩,记忆犹新。新旧交织里,毕竟存在一些难以释怀的顾虑。于是开明者在改革春风里感到老怀弥慰,而保守者看到充满生机的青少年谜人则摇头叹息。

年轻谜人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热情奔放。谜法不拘一格,遣词新颖奇巧。初涉谜,即上网,聊天发贴,自由发挥,不受权威谜论所左右,胸中几乎没 有“断气谜”之类的概念,也不买“半露春”的账。心里唯有白纸一张,更适合自己涂涂写写。于是辞由心生,笔随意遣,我笔写我心。点鼠标,击键盘,物我两忘,真情流露,张扬个性,抒发性灵。

老年谜人喜欢吟诗填词,或自娱消遣,或应酬寄赠,或致贺谜书。作谜喜引经据典,古文功底深厚,相对较喜欢文义谜。唐诗宋词、古文典籍、四书五经,以至六才王供等,都是喜爱的底材。对古代文化经典,有特别浓厚的感情。有的旧题材已失去往日的风采,但一些老谜人还存在怀旧情结,此结一时难以解开。然而平心而论,很多典雅佳构,如珍藏老酒,存之愈久,饮之弥香,至今还典醇浓馥。

青年谜人热衷上网猜射,设网站,辟论坛,定版块,开博客。作谜新奇巧趣,多诙谐通俗。时而调侃世态,抒发胸中块垒;时而揶揄人生,显得玩世不恭。制谜手法偏喜增损离合,但不拒会意传神。流行歌曲、港台明星、电脑病毒都可拟制。甚至自拟谜目,如将“喝敌敌畏”定为“4字过激行为”;将“我们快活不下去了”定目为“底层人民抱怨语”等等,都是新奇有趣的。在接受和采用新底材方面,快得惊人,酷得吓人。科技发达的今天,上网谜友的进步,也如同“深圳速度”,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和趋势,也是灯谜发展的需要!


老谜人喜静,逢谜会邀请,多数留守本地,坐镇家中。或自重自爱,思量“七十孬过家,八十孬留夜”的俗谚;或甘作绿叶衬红花,让出名额给年轻谜友去抛头露脸。这类有惜才之心与育才之识的长者,令人感激于心,没有理由不尊重。

新谜人好动,喜欢外出赴会参赛。在报猜声、击鼓声、喝采声等“组合音响”里,各地师友联谊交流,为了灯谜“打”成一片。因而新谜人眼界随之变阔,交游随之广泛,谜事随之拓展。而在多次赴会或频频获奖的当下,一些年轻谜人心灵深处的傲气也会趁机散发出来。心魔一现,踌躇满志,只慕谜家,却轻谜友,顾盼自雄,实在别扭。

老谜人中,倚老卖老者确实存在,毋庸讳言。曾见一狭隘易怒老谜人,怒责后学于谜台前,挖苦读书太少。一时得意,乱发脾气,殊不知被责后生因此消极懊丧,或因积怨而鄙视之心,或因消沉而萌厌谜之念。“孙儿辈”有不足,“爷爷辈”大可以教育引导,何必大动肝火!或许受“父辈”之气而把气出在“孙儿辈”身上,也很有可能。那么,谅解他吧!

新谜人里,盛气凌人者也不时出现,这是事实。初学谜时,轻声细语唤“老师”;入谜日久,闲言冷语骂“老头”。惹得长者万千感慨:早知今日猖狂,何必当初培养!如今得势忘恩,目光实在短浅!然而有的被责者会振振有辞:我乃自我苦练,老人太过要脸。于是,由“恩怨”二字构成谜面的“谜人之谜”,永远没有谜底!因为,根本就没有谜目。


有的老谜人墨守成规,反对谜界新事物,因循守旧,坚持数十年不变的老一套。自己喜欢文义谜就排斥形拆谜,但当他不自觉地拆拼凑合着时,却发觉陷入尴尬境地,因而老羞成怒起来.在某地一庆典谜会上,我碰到一“闻名不如见面”的老谜人,急忙上前请教。当我谈及某某谜友的离合体谜制得好时,不料此老勃然大怒严厉苛责:“这种谜毫无谜味,缺平仄,不押韵,没有意境可言……。”居然说得一无是处,他举自己得意之作为例,并说声律如何押韵,平仄如何协调云云。然而我骤然想起刘基的《卖柑者言》,急急忙忙躲得远远,真是“见面不如闻名”。

有的新谜人制离合谜的同时却走向极端,看不起文义谜,一句秃驴伤通庵地说文义谜呆滞宽泛,味同嚼蜡。哀哉!只将目光停留在一些扣合平淡无奇之作上,前面所述那些如酒飘香的典雅佳构怎么就视而不见呢?义扣形拆总相宜!字义会意与字形拆拼这两大类谜都是优劣俱存的。须知:老谜人的制谜手法里面,有很多很多是新谜人所望尘莫及的。

有的年长谜人只看到年轻谜人的冲动却忽视了冲劲,把“为团体争荣誉”当成“个人出风头”。当愣头青过分投入时,误会就来了;当新秀们载誉归来时,顾忌就来了。在外人隐隐感到的“功高盖主”,在个别社团负责人眼里却成了“功高震主”。这一“盖”一“震”虽属一字之差,却大可以玩味啊!

有的年轻谜人在评论老谜人时实在有欠公允。视眼前老前辈为风前残烛之躯,或冷嘲热讽;视昔年启蒙者为行将木之体,或求全责备。某地谜协竟然开会点名批评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谜人,什么“制谜几十年,还是这么差”。却不思量这位父辈模样的老人,也曾经击水中流,曾经叱咤风云,为当地灯谜的传承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老人制谜未能与外界接轨这是事实,老人通俗浅显的谜启发多少后生晚辈,这更是事实啊!他编著的谜刊数十册散布全国各地,是谁也抹杀不了的!况且所受教育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学有优劣,艺有高低!谜界师友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对于年迈落寞的老谜人,为何不多一分理解和同情呢?


有的年长谜人,有着“妒才”心理。倘若身居社团负责之位,自身的优越感使他对愤青族更怀警惕心,于是恨您很正常,妒您莫商量,疏远您也就顺理成章。妒者口称后生可畏,心里真的畏惧后生。却不知这“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定理,被人类历史证明过多少遍!如果像鲁迅先生笔下九斤之子八斤,八斤之子七斤,那样一代人不如一代,那么,才叫做悲哀。

有的年轻谜人,有着“妒权”意识。平时与资深谜人因谜成友,与年长谜人烟来酒去,一旦当对方担任灯谜社团负责人时,无形的墙在双方之间筑起,隔膜伴随而至,亲密变得生疏,冷淡取代热情。于是组织显得松散,谜事暂趋低调。如果偏逢会长社长等“长”辈们原则性太强,亲和力不足时,那么,“妒权”之火会更旺。为什么很多社团在编印会刊时常碰到这样的事:外界师友投稿热情踊跃,内部会员却无动于衷迟迟不供稿呢?这样“外热内冷”的原因何在?重阅以上两段文字,可见其中端倪。

有的老谜人不服新秀,如同程德谋开始不服周公瑾一样。程普认为自己年长周瑜爵位却居其上,心有不服托病不出,后来得知周瑜调兵动止有法,才说“吾素欺周郎懦弱,不足为将;今能如此,真将才也!我如何不服”。程老将军如此雅量,好像在为老资格们提示一个新思路。

有的新谜人看轻老谜人,很像关云长开始鄙视黄汉升那样。我每读三国至此,无不五内翻腾:同样都是值得敬仰的英雄好汉,怎么就闹别扭呢?你关大将军不与“老卒”为伍,岂曾记得战长沙之时,头上盔缨被射中。黄老英雄引弓杀射的技艺与你关大将军过关斩将的本领是可以并存的,你关云长没有必要红着脸庞说黑话!

谜人种种代沟现象,必须指出的,是相对而非绝对,不能以非此即彼来看待。比如对离合体谜的看法上,持否定态度的年轻谜人也存在;说一些年轻谜人厌弃老谜人,也是个别而已,尊贤敬老的年轻谜人还大有人在。与其审视固执偏狭之辈,不如将敬仰的眼光投向德高望重之人。代沟是无法填平的,只能绕道或跳过去。在很多大型谜会上,明显缺少年德俱尊的老谜人参与,这值得主办者静下心来深思。能否抛开宿见敞开胸怀,为不同见解的师友多留几个座位呢?能够!!!让老中青年谜师友欢聚一堂,一定能够!

但愿“谜人大家庭”,“家”和谜事兴!
1 回复 | 直到 2024-04-26 21:02 添加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