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辽宁灯谜  ›  商灯絮语

错底现象的泛滥及成因剖析

By wolf •  2017-11-11 16:36:53 •  735次点击
错底现象的泛滥及成因剖析
袁春晖(秋实)



近读《中华谜艺》(第31期)p21有一则古文谜为“悲伤黑发颜顿白(报任安书一句)哀丝色变”,对此错底重现,确实令人悲哀。去年的《百家文学谜·古文名篇分册》就曾收录有“哀丝色变”这样的错底。
深研过《报任安书》的谜友一眼便能认出“哀丝色变”应为“爰丝变色”(【注】爰丝,即袁丝,袁盎字丝,袁,《汉书》作“爰”。)据《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载:“袁盎者,楚人也,字丝”。
以上只是错底的一个范例,“错底现象”在谜坛可谓是由来已久。在今天,一些较易被克隆的错底已有愈演愈烈之势,笔者意欲借此文探究错底泛滥的现象,试图揭出“病因”,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传统谜材三国人中就有经典错底“单于春、单干春”(应为“单子春”),成语“行同禽兽”(应为“形同禽兽”),揭阳闻潮谜长曾敏锐指出数则现今谜坛仍流行“错底”,诸如众多谜友可能都做过的“那英·水汪汪”“深交量少”等。
纵观以上流行错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较易入谜,有一定的别解空间,容易被复制传播,我们可从“独酌无相亲(三国人)单干春”“露滴牡丹开(歌手连歌名)那英·水汪汪”等诸多谜例中看到以上说的错底特点。

“错底现象”的产生、流行、泛滥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试着从以下几点进行探究:
一、谜界的谜材出现错误。有些谜友制谜喜以印制的谜材为准,而谜材之搜集、录入、校勘却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诸如“单于春、单干春”就可能来自早期谜材印制的错误,然后谜人入谜加以创制,之后便以讹传讹了。在2003年,我刚上网时,发现当时网络流传中的鲁迅笔名谜材漏洞百出,诸如“尤刚”被录为“龙刚”,“洛文”错作“洛丈”,“越客”错录为“越客”,"宴敖""宴之敖者"中的"敖"都录为"教",我在学院图书馆花了一个星期找出鲁迅笔名的有关书籍逐一进行校对,发帖加以校正。谜材印制谬误,好比是“错底”泛滥的传染源。
二、谜人被盗版书籍所欺,不加深究加以入谜。目前出版市场盗版猖獗,错字、别字可谓是层出不穷。如若谜人读到某句个别字出错的句子,却觉得有入谜的可能,于是不深究文义,草草成谜,便会闹出诸如“哀丝色变”的笑话。在成语大辞典中只有“形同禽兽”的词条,而无“行同禽兽”。(【注】“行同禽兽”不仅出没于谜界,还时常出现在小学语文成语的辨析题中。)
三、谜人的主观臆造。谜人善于思维联想,极风马牛不相及之能事。这种能力若施之于成谜过程则为正途。若不顾现实,一味主观臆造,便会创制出自以为得意实则谬误百出的错底,诸如“那英·水汪汪”这样的连缀,查遍那姐原唱,无一曲名“水汪汪”,在百度搜索中,关于“那英·水汪汪”的词条全部跟灯谜有关,而非显示在那英歌曲词条。此曲收录在歌手童丽的专辑《红豆生南国》中;就“深交量”一词而言,股市中并无将“深市成交量”如此简称,“深交量”分明乃谜人自创。始作俑者固然可恶,那些竞相效尤的拿来主义者不加深究,亦眼拙尔。
四、部分谜人不加分辨,盲目克隆他人现成谜底。遇到谜刊上觉得不错的谜底,有些谜友习惯自制一则,看能否超越原作,而对谜底本身不加深究。诸如出现“哀丝色变”这样的错底,如此大谬,终是不读书之故。这种不经意的克隆无形中成了最大的“传染途径”。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说“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愿与师友们共勉。
愿我们的谜友在创制谜底时多一份谨慎,愿我们的谜友在克隆谜底时多一份思考,愿我们的出版同仁在校勘谜刊时多一份细心。对于错底,我们共同抵制!
0 回复 | 直到 2024-04-25 07:57 添加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