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辽宁灯谜  ›  商灯絮语

中华灯谜泰国新加坡传播现象比较观察

By wolf •  2017-10-28 14:53:11 •  1126次点击
中华灯谜泰国新加坡传播现象比较观察

苏德友

中华灯谜在世界各地好多地方有传播,比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还有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一都有各种方式的灯谜传播。胡适与任鸿隽等留美(1911-1917)学子利用假期在寓所煮茶猜谜。侨居印尼的厦门籍诗人黄松鹤、蚶江教师林春山、林彩焕等长期的以灯谜自娱娱人。广东澄海籍谜人陈世禄1974年移居美国,文学创作之余从事灯谜创作和研究。上世纪90年代初,以留美学子为主成立了游子吟谜社,开启了灯谜的网络时代。并在1994年6月创办了游子吟谜社专刊《谜径通幽》。

中华灯谜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历史、传播样式不尽相同,各具特色。笔者从多年来和泰、新谜友的接触交谈,阅读泰、新灯谜书刊,查阅泰、新灯谜资料,经过观察研究,发现泰国和新加坡的灯谜传播持续时间更长,传播范围更广泛,传播样式更鲜明、完整,内容更丰富多彩,汉文化味更浓,更具自己的特色。

下面仅就中华灯谜泰国和新加坡传播现象的几个方面做一观察分析和比较。

一、泰国新加坡灯谜传播的主体——谜人和灯谜组织

灯谜活动的开展和灯谜文化的传播,谜人和灯谜组织是决定性的因素。谜人对灯谜艺术的热爱程度、对汉语言的熟悉程度、对谜艺的理解水平和灯谜创作技能,以及对谜事投入的时间、组织灯谜活动的能力、灯谜艺术传承范围和持久性,这些因素的综合,决定着灯谜在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当然,还有文化环境、语言条件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谜人和灯谜组织正是泰国的新加坡灯谜得以发展得天独厚的有利因素。

(一)泰国谜人和灯谜社团

1、泰国谜人

笔者向研究泰华灯谜较多的魏玉涛先生咨询,泰华谜人的总数“比较难明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高峰期,有名有姓有作品的谜人不下200个,八十年代以后,经常活动的谜人仅数十人”。泰华著名谜人有:许超然、黄景云、杜树华、李君玉、郭彭生、李文宾、黄村夫、余天波、朱一声、张笑吾、杨痴红、卢一雄、马维克、谢英华、蔡醉红、林仲杰、林宝才、庄笑生、庄明伟、许玉潮、陈笑痴、陈德裕、林建华、黄建民、黄焕南、黄煜煌,等等。

从1987年秋天泰国潮州会馆灯谜组29人的访华团成员资料来看,除团员林武周没填明祖籍外,其余成员均为广东籍。在职业方面,除林苑生为记者外,其余均从事商业。整体印象是,泰华谜人广东籍尤其是潮汕谜人是泰华谜人的主要力量。

2、泰国的灯谜组织

1928年夏天,许超然联合十几名谜友成立的“文隐深处谜学研究社”,是至今知道的海外最早的中华谜学团体。六十年代初期,成立了“泰华谜社”与“国风谜社”。1961年前,谜家蓝青和李文宾征集灯谜稿件期间前,走遍泰国各府,到处鼓吹谜学,组织谜社。这个期间,泰国谜坛一派生气,整个泰国谜学单位数近半百,处处虎帐,年年春灯。后来出现了“泰北春灯联谊社”,理事长为杜树华。1968年黄景云以潮州会馆执行委员的身份,建议成立了潮州会馆灯谜组并任组长,坚持组织灯谜活动十七年。泰国北部先后成立了11个谜社:北榄坡府的湄滨谜社、竹板杏县的杏苑谜社、素可泰府的文兰谜社、华富里府的华风谜社、鹄三隆县的文风谜社、清迈府的混沌谜社、春盛县的春江谜社、南邦府的春兰谜社、植基县的和声谜社、程逸府的逸乐谜社、挽攀县的会文谜社,这些谜社举办悬灯大会,每届悬灯大会都柬邀全泰谜友,会后每有特刊出版。

泰国灯谜组织和谜人的灯谜活动得到了当地华人华侨商家、社团、单位的大力支持,如泰国潮州会馆和泰国潮州会馆文娱委员会、民国药房、天华医院,等等。

(二)新加坡的谜人和灯谜社团

1、新加坡的谜人

新加坡早期的著名谜人有:林遮利、谢云声、倪启绅、吴田夫、陈傲冰、何镇捷、赖世泽、高修予、杨柳絮、吴寄星、黄忠贞、刘润芝、黄映堂、蓝惠直等。1992年成立的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联络所灯谜俱乐部的老师和会员有:郑泽生、黄叔麟、庄汉忠、潘昭雁、徐耀文、黄俊琪、郑进福、黄玉兰、潘炯铭、林月英,程丽华、陈炎明、李万德、陈惜生、林惠爱、郑茂炎、余保荣、许和平、李葆美、谢加镛。还有刘淑香、陈秀云等谜人。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联络所俱乐部成立初期,会员不多,到2001年9月,已有200多位会员。新加坡灯谜协会到2010年10月有130多位成员,平均年龄偏高,有较多超过50岁,30岁上下的占少数。新加坡谜人队伍有一个现象——女性占多。

2、新加坡灯谜组织

1937年7月正式成立的新加坡“潮安联谊社”被誉为新加坡的灯谜发源地。1963年“会洛谜社”成立,谢云声等12位闽南籍和潮州籍谜家担任指导委员。(张奕虎:《南国谜风自悠扬——闽南语系地区灯谜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浅析》)进入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直接指导谜事活动。1991年,潘炯铭与郑泽生鉴于没有谜社组织,谜友们平时难得聚会,兴起组织灯谜俱乐部的念头。1992年,新加坡知名谜家聚集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联络所成立了灯谜俱乐部。2004年5月新加坡灯谜协会的成立,以不同的理念和管理方式,开始了新加坡灯谜新篇章。

二、泰国和新加坡灯谜传播的样式

中华灯谜在泰国和新加坡的传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传播了中华灯谜精髓,也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做了适应性改变和创新,形成了各自国家比较完整的样式和地域特色。泰、新灯谜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建立灯谜社团(前文已述及)、群众性灯谜猜射、举办灯谜赛会、灯谜社团内交流、出版灯谜书刊、坚持灯谜创作、研究灯谜(此两项后文将专文述评),开展灯谜培训活动,外出灯谜交流尤其是和中国的谜艺交流,还有网络灯谜活动。

(一)泰国的灯谜传播样式

上面说的灯谜传播样式,泰国除了现场竞赛性质的谜会和网络灯谜活动外,其他几乎都有出彩的表现。

1、泰国的群众性灯谜活动

林仲杰讲“泰华社会之有灯谜活动,为时久矣,惜乎早期未有记录。”20世纪初,旅泰潮人每于重阳节在曼谷老本头前开设灯谜会猜。1936年,许超然在《文虎丛谈》序言中说,1913年重阳节,十余谜友主持谜事,借灯谜作讨袁的投枪、匕首,将所有谜号起为“讨袁军”、“飞机队”、“炸弹队”。以后,许超然常在他经营的民国药房周年纪念时悬谜招射。上世纪60年代年代初期,“春华谜社”与“国风谜社”共同举办了1960年天华医院观世音菩萨圣像开光法会期间,一连十晚灯猜晚会。除泰京一地最为普遍外,泰北部域各个府县,也不落人后,每两年主办一次春灯大会:1962年春节期间,首由北榄坡府(湄滨谜社)及热心同好,连续主办第一、二届春灯大会,第三、四、五届分别由清迈府(混沌谜社)、华富里府(华风谜社)、竹板杏县(杏苑谜社)轮流接办。每届悬灯大会都柬邀全泰谜友,借作“文娱共倡”,诚乃“泰北谜友一家亲”。会后每有特刊出版。泰北的春灯大会第五届后停顿了11年。1987年清迈县混沌新任社长谢英华组织主办了泰北第六届春灯大会。1969年春,黄景云为主任的潮州会馆灯谜组主办了第一届春灯联欢大会,原拟每两年举办一次,与泰北轮番活动,第二届1972年如期举办行。第三届1975年举行后,未能继续。其间,1963年,泰北春灯联谊社正式成立,杜树华为理事长。这一组织团结了北部所有谜社,自第二届泰北春灯大会起与泰北各灯谜社团每两年主办一次春灯联欢大会。

泰国群众性猜谜活动方式与本土一样是“搭台聚猜”,开猜方式,也采用了“锣鼓导猜”。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文明的发展,开猜方式又有所改进,更为文明、儒雅,观赏性更强。

泰国群众性猜谜活动举办时间,选择的是祖先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独具泰华特点的时间选择有:潮州会馆的庆典活动谜会、宗亲活动谜会、侨居(入籍)国的重大节日、佛寺开光谜会。另外,泰华谜人还经常在婚丧活动中穿插谜事活动,如1987年,泰华林宝才父亲逝世,吊奠期间泰华谜友联合公祭,举办“追悼林之南先生灯谜晚会”,事后,该场谜会资料结集名为《哀荣录》。泰国的谜事活动许多与商业结缘,其历史也是悠久的,民国初年,泰国“民国药房”每逢开业周年纪念日,必举办谜会。

2、泰国灯谜载体——灯谜书刊

在报纸媒体开辟灯谜专栏和著书立说,是泰国灯谜传播的另一种重要形式,继承了潮汕和厦泉漳地区谜人钻研谜艺、总结心得经验、长于著书立说的传统。笔者查阅了柳忠良编撰的《中华谜书大观》、张哲源主编的《澄海谜书志略》,以及魏育涛著的《潮汕灯谜史》,三书互相对照补充,泰国谜人出版和印行的灯谜书、刊共计25种,包括:《文虎丛谈》(李君玉,主要编撰者文字以下略)、《文虎贵蒐集》(蓝青)、《湄江春灯录》(李文宾)、《皇华春灯集》(马灿虹)、《松庐谜话》(黄景云)、《泰北第二届春灯联欢会特刊》(泰北春灯联谊社)、《锦绣春灯集》(庄文木墀)、《泰北第三届春灯联欢会特刊》(清迈府混沌谜社)《泰北第四春灯联欢会特刊》(华富里华风谜社)、《泰北春灯联谊社八周年暨第五届春灯联欢会纪念刊》(泰北春灯联谊社)、《植基和声国乐社成立三周年暨灯猜组成立纪念特刊》(泰国植基和声国乐社)、《西厢记谜选》(张仲元、蓝青)、《中国灯谜选》(与台湾谜界同仁合编)、《同文灯谜诗词集》(庄明伟)、《商余隐语》(卢一雄,台湾《谜谭》1981年《商余隐语》栏目17期谜题。)、《玉潮集(泰国版)》(收录泰国许玉潮谜作及泰国其他谜人谜作3000余则。)《谈灯谜七忌三可取特辑》(杨益华编印选刊《湄江春灯录》中李文宾“谈灯谜七忌三可取”一节和庄笑生《谜格例释》全文)、《林之南老先生哀荣录》(林宝才编印)、《侨乡灯影》(卢一雄)、《宁滬虎踨》(泰国潮州会馆灯谜组)、《分曹射覆蜡灯红·许方猷谜作专辑》(林宝才策划,马维克编辑)《荥阳谜苑·庆祝泰国郑氏宗亲总会成立三十周年灯谜专辑》(郑侨南)、《李耐冬文集(第二集)》(李耐冬)、《典谜谭薮》(林中杰)、《春灯墨痕》(庄明伟)。

上述谜书尚不包括,1961年李文宾载于《湄江春灯录》,1980年郑百川根据胡寄云手抄本评注油印的《灯谜二谈》、郑百川主编的《商余隐语泰国卢一雄先生谜存》和张哲源、刘二安主编的《泰国灯谜选萃》。

报刊中的灯谜栏目有两种,一种是卢山夫主持的《亚洲文虎,泰国亚洲日报副刊》,每周六大半版,从1993年8月28日至1996年4月6日,共出刊126期。另一种是1959年泰国如意珠药房在当地华文报纸《新中原报》开辟的“海迫灯谜”专栏,历时半年余,刊出88期。

这些灯谜书籍和报纸灯谜专栏,作为纸质媒体为广大谜友登载灯谜作品、发表灯谜见解、进行谜艺争鸣提供了载体。也为更广泛的民众参与灯谜活动、学习灯谜艺术提供了资料。为学习和研究泰国灯谜艺术成就、研究灯谜在泰国传播的历史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3、泰国灯谜艺术基础培训

泰国正式的灯谜培训活动过去少见报道记载。

近在2013年04月09日 中国新闻网见到一条报道特别喜人。据国家汉办网站消息,自2013年初,泰国曼松德孔子学院对泰国社区民众推出“打灯谜”活动以来,吸引了成百上千的泰国人加入其中,乐此不疲。尤其是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将曼松德孔院已有的谜语资料被他们搜罗一空,把“打灯谜”学汉语的形式带到泰国中小学学生中。近日,曼松德孔院在汉语俱乐部活动中再次推出“猜谜语学汉语”活动,同样受到热烈欢迎。参加本次活动的62名来宾,有的是在曼松德孔院学习过的高年级和已毕业的大学生,有的是在曼松德孔院培训过的曼谷市教育局本土汉语教师和泰国基教委的本土汉语教师。温象羽院长表示,“打灯谜”活动具备趣味性和大众性,参加的人群范围更广,中国元素更加丰富,非常适合孔子学院向所在国使用汉语教学和文化的周边社区传播。今后曼松德孔院还将对这项活动做深度开发,使其在汉推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泰国灯谜交流活动

上世纪60年代,经马灿士先生介绍,泰国谜坛开始与台湾谜坛接触。1967年泰方首次参加台湾第8期函部投稿,并稍后接手主办了数期函部,分任词宗、评选谜作。并和台北阳明山图书馆合作收集了台、泰谜作,出版了《中国灯谜选》。1978年马灿士组织泰国谜学界代表团一行21人访问台湾地区谜界,在台湾三个地方主持灯谜晚会。泰国谜友与中国大陆的灯谜交流则到了1987年,9月以林宝才为团长泰国潮州会馆灯谜组赴华访问团一行29人抵达汕头市,进行谜艺交流活动,与汕头市职工灯谜协会举办了国庆联猜,到潮汕各市县参观、访问、联猜。访问结束后,将此行资料编印成《侨乡灯影》一书。上世纪90年代以后泰国对外灯谜活动较为频繁。1991年6月潮州会馆灯谜组以林炎炮为团长一行5人,赴北京参加“全国灯谜艺术研讨会”暨“中华灯谜国手赛”。1993年元旦潮州会馆举办“庆祝潮馆成立55周年国际谜艺交流会”,邀请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加。1993年1月潮州会馆灯谜组组团参加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举办的“潮州周”元宵灯谜晚会。1995年11月潮州会馆灯谜组泰华谜学访问团赴中国南京参加“新世纪重阳谜会”,接着参加了上海浦东举办的“爱我中华爱我浦东‘广洋杯’灯谜精英赛”。2005年5月林仲杰、郑侨南应邀参加福建晋江举办的“品牌之都”谜会,会后与其她谜友访问了潮汕谜界。2010年12月林仲杰参加了中国深圳·新客家风采国际谜会。2012年11月底林仲杰作为荣誉顾问参加了中国深圳举办的居佳杯首届中华灯谜文化节。
2 回复 | 直到 2024-03-29 04:26 添加回复
      #1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7-10-28
    (二)新加坡的灯谜传播样式

    新加坡的灯谜传播样式,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做了适应性改变和创新,灯谜传播的样式很完整。不但有传统的传播内容,还有当代的竞技式谜会和网络灯谜活动,甚至有与域外国家和地区“走出去请进来”的灯谜交流,再加上英语国家的地域灯谜特色,以及因地制宜细致的灯谜培训活动,使该国的灯谜传播活动更显得生机勃勃。

    1、新加坡的群众性灯谜活动

    早期,“潮安联谊社”是新加坡的灯谜发源地。进入20世纪80年代,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直接指导谜事活动。在新加坡没有灯谜组织之前,“春到河畔迎新年”是新加坡早期的群众性灯谜活动。1992年,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联络所灯谜俱乐部成立后,除了做定期聚会活动外,每年还举办几场大型灯谜晚会。

    当代新加坡的灯谜传播活动丰富多样,除了中国传统的和当代的灯谜活动方式外,还融入了众多新加坡元素。新加坡的灯谜活动有纯中国味的,也有带点“洋气”的。如每年搭台聚猜、谜人角慧斗智、潮汕人或厦泉漳人主桴的“华族文化节”,就是纯粹的“华族文化节”。而在每年圣诞节,天主教会邀请潮州会馆谜友主持的“欢度圣诞节”谜会,则多少沾上了“洋气”。

    2004年5月新加坡灯谜协会的成立,揭开了新加坡灯谜的新篇章,协会以新的理念和管理方式,按照“推广、培训、交流”的宗旨,开展灯谜活动。接办了多场现场击鼓排队报猜展猜谜会,其中有延续早期的“春到河畔迎新年”大型谜会,每年的展猜9天至16天不等。中秋节期间的展猜,有时则分散在联络所、居民委员会、庙宇、社团、商场多处举行。其中与滨海艺术中心联办的“滨海中秋谜韵”,展猜期3到5天不等,到2010年已经办了5届。还接办个别团体不定时举办的展猜,例如书局的周年庆或书展的特备节目。大概新加坡谜协平均每年要办20场以上的展猜。

    新加坡谜协除了对公众的展猜活动外,还有协会内部每月两次(第2与第4个星期五)的会员谜艺交流活动,每次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灯谜例会或专题猜谜,或百科题猜谜,或交流各类灯谜信息,平均到会人数20人。谜协内部每年有两项较大活动,一是常年大会,一是年底会员聚餐。常年大会个人自由猜谜,不设奖品。年终聚餐会,分组竞赛为主,还搞过一次电控抢答。从2009年开始,新加坡谜协举办内部有奖“与虎谋皮”竞赛,参赛谜作由海外顾问老师评审,提升了会员谜艺,收到显著效果。

    2004至2010年期间,新加坡谜协先后与裕廊初级学院联合主办3届全国学生灯谜赛、3届的国际学生灯谜观摩赛,为本地的学生及亚洲多国的学生提供了学习与交流谜艺的平台。这种现场谜会,在世界其他灯谜传播国是没有过的。

    2、新加坡灯谜载体——谜书、报刊、电视、电台

    新加坡出版编印的灯谜书刊共计有10本:《并生阁谜话》(黄叔麟)、《狮城春灯录》(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文教委员会出版组编印,郑泽生编选)、《新加坡灯谜集锦》(郑泽生、黄俊琪)、《新加坡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联络所灯谜俱乐部庆祝成立五十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联络所灯谜俱乐部)、《墨泽生风(书法灯谜作品集)》(郑泽生)、《潮人灯谜雅辑》(郑泽生、潘昭雁)、《谜岛众生(新家坡灯谜协会丛书第Ⅰ辑)》(郑景祥)、《谜岛众生Ⅱ》(黄玉兰)、《谜岛众生Ⅲ》(邱建忠)、《谜岛众生Ⅳ》(黄玉兰)。另有福建诏安谜人杨炎木著《南国谜鼓》在新加坡并生轩出版社出版。

    新加坡谜协还与石狮市灯谜协会联合刊印半年刊《双狮谜苑》,截至2010年出版了4期,协会还编印了内部刊物《谜岛小辑》截至2010年也出版了4 期。为会员们学习灯谜知识、提高谜艺提供了宝贵材料。

    新加坡在报纸上也有过灯谜的传播,黄叔麟著的《并生阁谜话》最早是以《灯谜趣谈》为题,分期在新加坡《南洋商报》发表,连载了100期。1986年先由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文教委员会结集刊行,2000年由新加坡新亚出版社出版。《联合早报》与《晚报》还有春秋二季灯谜展猜的报导。

    新加坡谜协还多次借助电视媒体传播灯谜,其中包括2007年U频道的《温故知新年》节目,2010年亚洲新闻台的《华言巧语》节目,另外春节、中秋节时,多次接受新传媒《早安,您好!》节目的访谈。在电台近年来也有定期播出的958城市频道《空中射虎》和电台1003《谜岛众生》栏目。

    新加坡谜协最时尚的灯谜传播,应该是2006年开始的网络灯谜传播。新加坡谜协还在新浪网建立了官方博客网页,作为公布消息,发表谜作与灯谜文章的重要载体。谜协成员也尝试网络猜谜,通过交友网站脸书作为平台,以浅易的谜题,轻松留言等方式,把猜谜的乐趣传达给谜界外的朋友。在猜友进行谜题解析,向谜界外朋友传授灯谜知识。

    3、新加坡“务实有效”的灯谜培训

    新加坡灯谜培训工作是各国灯谜培训工作中做得极好、成效显著的。他们充分认识到培训工作对于灯谜传承的重要意义,灯谜培训尽量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实践,学以致用,并且根据该国具体情况不断对培训内容和方法加以改进。

    早先,培训工作是由潮州八邑会馆文教组进行,1991年文教组主办了为期6个月的“灯谜讲习班”,培训学员30多名。1992年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联络所灯谜俱乐部成立,也开办灯谜学习班,招收学员,由郑泽生等主讲,传授灯谜知识与猜谜方法,毕业者可以成为灯谜俱乐部成员。经过十年努力,灯谜俱乐部已拥有200多位会员。

    进入新加坡灯谜协会时代后,谜协的成人灯谜培训地点和时间的选择灵活多样,凡是公众集聚的场所都可以成为培训的课堂,培训的时间也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谜协2004年到2010年的6年里,在联络所、庙宇、会馆等处不定期开办为期8周到10周不等的初阶课程,每周一课,在夜间或周末上课。

    新加坡谜协成员也经常受邀到各个社团做灯谜专题演讲,并穿插有奖猜谜内容,激发新接触灯谜人士者的猜谜兴趣。比如碧山图书馆乐龄读书会,已经连续3年举办了该会每年年庆定时的灯谜讲座。

    新加坡谜协更注重在青少年的灯谜培训工作。2010年谜协与滨海艺术中心开办了小学生灯谜学习班。中小学校假期,谜协执委们根据学校的需要,也不定期举办半天或全天的灯谜学习坊。培训过程中,除教授灯谜基础知识外,也进行展猜游戏,让学生体验猜谜的乐趣。为了准备全国及国际学生灯谜比赛,谜协先对参赛学校老师进行训练,再由受训练老师回校训练参赛学生。

    4、新加坡“走出去请进来”的灯谜交流活动

    新加坡十分重视学习灯谜之乡中国开展灯谜活动的经验,也重视与世界各国的灯谜艺术交流。他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办法,走出去到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参加谜事活动“取经”,也在举办谜事活动时,将中国和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谜人请进来到新加坡来“送宝”。

    新加坡谜协顾问、部分执委与成员,在谜协成立之前便已多次前往中国参加现场大型谜会,交流灯谜活动经验。新谜协成立之后,参加中国谜会的次数与人次更多。除观摩各项比赛外,也积极参与谜会的笔猜、电控竞猜与展猜,零距离体验各项传统与创新项目,与各地谜人进行谜艺、谜谊交流。除现场谜会外,谜协也参与函猜比赛。个别成员还参与网上灯谜搏客的各种猜谜栏目。新加坡谜协博客及微云博客,与中国数个博客群保持着网上联系与交流。谜协注意在中国现场谜会交换或受赠谜刊,还有十几人订阅了《中华谜艺》季刊,作为谜艺交流的重要读物。

    2004年,新加坡谜协与中国福建石狮市谜协缔结为友好谜协后,双方多次联合主持网络猜谜与函猜,联合编辑刊物,多次互访交流。中国谜家郑百川、张奕虎、刘雁云、方炳良、田鸿牛、郑育斌等也多次莅临新加坡讲学、或担任谜赛评审、举办展猜。各国、各地区也在新加坡“国际学生灯谜观摩赛”期间,派出队伍参赛观摩,中国福建、广东、浙江、江苏、辽宁、云南等省都派出队伍参加过新加坡的国际学生灯谜观摩赛。

    新加坡与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以及马来西亚和泰国都有灯谜交流活动。与台湾地区的交流是深度交流,新加坡谜协成员20世纪九十年代参与《谜汇》月刊的猜谜栏目,后来继续订阅及参与《谜萃》的猜谜。2010年11月开始,谜协在《谜萃》开设《新圃薰风》猜谜栏目,深化了与台湾谜界的交流。2006年,谜协代表初次出席台湾澎湖举办的第一届“菊岛杯灯谜大赛”。2009年徐添河莅临新加坡担任全国中学生灯谜赛评审。谜协成员还参与了台湾灯谜网页《猜谜射虎》的灯谜活动。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因地域接近,谜人间常有往来,马国谜人邓凤鸣女士多次受邀为国际与全国学生灯谜赛担任评审。马国其他谜人也时常与新加坡谜人保持着灯谜联系。

    三、泰国和新加坡灯谜精华——灯谜作品和灯谜理论研

    泰国和新加坡谜人的谜作和论著是灯谜文化在这两个国家传播的精华,谜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谜人的精神、学识和巧思妙想如果融入了他们的灯谜作品,将传播到永远。我们试着将泰新两国的优秀灯谜作品和论著做一浅陋分析。

    (一)泰国灯谜作品和灯谜理论研究

    1、泰国灯谜作品

    泰国老一代的谜人不少,灯谜作品和很多,仅《文虎丛谈(次版)》就精选了20位谜人1065则谜作,《湄江春灯录》也登载了70位谜人910则谜作。本文仅举一些有代表性的著名谜家为例,试对泰国谜人的灯谜作品加以评述。

    泰华老一代谜人受的是旧式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功底深厚,也受到原籍潮汕和厦泉漳等地区优秀灯谜文化的影响,保留着祖籍地区的灯谜习惯和风格。张哲源先生有一篇文章《泰国华人社区灯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泰华谜人李君玉的灯谜作品进行分析。李君玉的灯谜作品面材多用古文名句、唐宋诗词佳句、《西厢记》曲文,还有人名、成语、古文篇名。底材多取自《幼学琼林》、五言唐诗、《四书》《西厢记》曲文类、《三字经》和其他古典文学作品,底材都是蒙学读物和熟知的古典文学读物。后来的谜作者底材逐渐加入了好多现代题材的新东西。泰国老一辈谜人的灯谜成谜技法总体上是义扣类法门,也有用增损的,但为数不是很多。有时一谜兼用几种技法。

    笔者阅读过载有泰华谜人灯谜作品的谜书,如,张哲源主编的《薰南谜萃》、卢一雄主编的《侨乡灯影》、郑百川主编的《商余隐语》、张红雄著的《海外潮人灯谜精品评注》等,得到的印象是,泰华谜人灯谜作品整体整体上谜风典雅、谜法多变、追求意韵、理趣、机趣。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和国际灯谜的广泛交流,泰国灯谜除保留原有崇尚典雅追求意韵的风格外,灯谜创作的取材更是与时俱进,尤其是底材,加入了许多新元素。

    发展到卢一雄、马维克时代,入谜的底材有了较前时代有了更大的拓展,新题材的谜作更多,如:时人、国际人物、国际新闻简称、国名、环保名词、医学名词、科技名词、机械、文化用品、股市用语、行政名词、歌名、常言、俗语、口语,等等,一派新气象。面材也加入了毛泽东诗词句等内容。如卢一雄的“久有凌云志(时人)龙永图”,面目底俱新,是三新的清新谜作,时代感很强。卢一雄还对传统制谜技法进行改革,比如他的谜作“落花人独立(字一)仿”,面为宋代晏几道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词句,面句的“花”取别义,《百家姓》“苗凤花方”“花”姓后为“方”姓,加立人(亻)得出谜底。另一谜“冠百里之首(字一)茼”,面为南北朝孔稚珪

    《北山移文》句,《左传》有“列国一同”句,意即列国只有百里的地方。及“冠”,是古代男子“二十”岁时的成人礼仪。“同”与“艹”组成谜底“茼”。这两例字谜放在普通谜作者,可能会自撰谜面,方位增损拼合了事。卢一雄却引文据实,个个字素有出处,丰富了字谜创作手法,充实了字谜内涵,实属不易。

    林中杰是典谜的理论家和践行者,他的谜作许多运典成谜。“昔孟母,择邻处(成语一)退避三舍”,用孟母三迁典,字字踏实底句。“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成语)有备无患”,用陶谦三让徐州故事典,踏实人物刘“备”,备字别解。“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不与人方便(成语)面壁思过”,用西厢典,底句“过”字一经别解趣味横生。“孔步亦步,孔趋亦趋(泰国学府)崇圣大学”,面出《庄子·田子方》,底句“崇圣大学”是位于泰国北榄府的一所华侨大学,深深地接着地气。林仲杰深谙典谜三昧,他的典谜多是“信、达、雅”范谜,代表了泰国典谜创作水平。

    诗歌美学中有句名言叫“诗言志,歌咏言”,泰国灯谜作品不单是巧妙有趣的“文字游戏”,也有壮志言情的好作品。如马维克的谜作“天地男儿(潮汕俗语)三才无半才”,谜底用了潮汕俗语,加入了些许乡愁,让中国谜友尤其是潮汕谜友,感到亲切无间。林建华的谜作“铅华不足贵(中药)轻粉”,表达的是拒绝粉饰,求真、天然。蔡一馀的谜作“翡翠衾寒谁与共(用物)被单”,说的是离苦,另一谜“替人垂泪到天明(古人)戚继光”,把悲伤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些壮志言情谜是旅居海外华人华侨的普遍情致,也是中华灯谜得以沿丝路传播的精神动力。

    2、泰国灯谜理论研究

    泰国的灯谜理论研究走在各灯谜传播国的前列,泰华谜人思想活跃,乐于并且善于谜艺争鸣。李文宾有《谈灯谜七忌三可取》《灯谜二谈》两谈,庄明伟亦有《盛典中的泰诗谜》《泰文诗谜的创作领域》两论,庄笑生有《谜格例释》之辨。而马维克先生1995年参加中国南京“新世纪重阳谜会”时,在谜会发表的论文《灯谜创作的时代性和文学性》,让到会者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卢一雄虽未见有大块系统的灯谜理论文章,亦在他的随笔以及撰写的序文中,对一些灯谜理论问题进行过探讨,如对运典谜、自制面、叱字谜、谜面和谜底自销、灯谜审美、漫画谜等问题进行过有见地的讨论。

    林仲杰的重量级谜著《典谜谭薮》,先在台湾《谜汇》上分期连载,后于2006年7月整理印行,是一本有建树的灯谜理论著作, 深得谜界重视嘉许。林仲杰在《典谜谭薮》中引经据典,摆明观点,讲足谜理,举出大量典谜做分类讲述,边讲典中故事,边举谜例,边释谜法,引人入胜。行文顺序基本是按照历史朝代顺序。整个编著体例,大有其私淑之师张起南《橐园春灯话》风范。林仲杰在书中对典谜的诸多问题鲜明地提出了独到见解,如:典故谜的概念,典谜制作法门、典谜的典雅风格、典谜素材的取舍、 典谜悬射不便透露出处;所谓僻典,本无一定界限;谜眼是灵魂,陪衬文字是躯体,有灵魂,具整体,才能生机活现,神气十足;承启法应扣合紧密,切中题旨,故亦称为章旨法;谜贵别解,典故谜扣合,只要不犯当头用典,底句定是别解;典谜底句能具备人物名字及其事迹者,最具神韵与气魄;传统典扣题面不能别解,别解生歧义,典意荡然无存;运典采用成句属天工,自撰面则属人工,能以人工之长,补天工不足,定可二者相辅相成,等等。在本书结束时,林中杰告诫有志于典谜创作者:“传统典谜制作法门简单,通常均用成句,会意扣合,自撰谜面者,亦应根据史实结撰,不能凭空捏造。故有志于运典成谜者,惟多事阅读,余无捷径。盖以灯谜艺术,顾名思义,其间有艺有术。艺者,能也,腹笥所有,工拙立判。术者,法也,法门繁多,花样层出。因艺者难精,术者易学,是以初涉谜途者,孜孜不倦,常汲汲于谜法之研习,入门后,始循序渐进,寓谜于学,勤攻书史,充实内蕴,则艺与术兼修,计日可待矣”。他还在《跋》提及自己的灯谜美学追求“余一生嗜謎,癖好运典,私淑味鲈,亦步亦趋,锲而不舍,芸窗作苦,倏忽数十星霜。其间涉及成谜疑忌,每患于借鉴无门,惟本诸通、达、雅为准尺,揣摩再四,求其合乎情理而后已。”

    泰国谜家在灯谜体裁研究方面也有“发明创造”,著名的有两个:一是蔡醉红的“叱字谜”,一是庄明伟的泰文诗谜。新加坡谜家黄叔麟《并生阁谜话》第七十四篇中记载,“昔时潮人不称作‘猜一字’,而名之曰‘叱一字’,或曰‘叱字’”。“听说这是泰国潮人蔡醉红先生首创的。”文中还述及蔡醉红临终时所制的“落叶添薪仰古槐(叱一字)”一谜,后人认为此谜谜底为“(无火烧)尧”。这则谜典雅并具传奇色彩,成为蔡醉红的传世名作。庄明伟是侨生二代华侨,受泰文教育,自学中国古代文化典籍,醉心灯谜创作。通过多年摸索实践创造出泰文诗谜,并将泰文诗谜从理论上加以规范,使泰文诗体和中华灯谜理论技法有机结合,成为泰华地区独特的灯谜样式。庄明伟所著《春灯墨痕》收录自己的泰文诗谜49则。

    (一)新加坡灯谜作品和论著

    1、新加坡灯谜作品

    新加坡灯谜作品的取材和灯谜风格,如果选取某一时间节点来分析呈现出出多元化特点,如果做时间纵向观察,又表现出适应性求变的趋势。笔者选择2006年“新加坡灯谜协会的博客

    ”“狮岛众生谜作

    ”栏目,观察了7位有代表性谜家(郑泽生、黄叔麟、黄俊琪、刘淑香、黄玉兰、林月英、陈秀云)的各30则灯谜作品谜作试做分析。

    1924年出生的新加坡著名谜家郑泽生的30则谜作(2006-08-09 13:30:47),布面用成句的22则,占谜作的73.3%。分别取材于唐诗、宋诗、宋词、古文、鲁迅诗、列国故事、成语(含半句)。底材含古典题材13则,占43.3%,题材分别为 五唐、七言千家诗、朱子家训、三字经、千字文、诗品、词牌、古文。1939年出生的黄叔麟,年龄小郑泽生15岁,他的谜作 (2006-07-31 19:20:16)成句布面的12则,占40%,包括三国诗、唐诗(唐诗化裁句)、宋诗、元曲、清诗、古文、清文、清座右铭、典故。谜底为古典题材的13则,占43.3%。如果算上5个古人名号就占到60%,包括:宋诗、宋词、清词、南北朝诗、古文、西厢。年龄更小一点的陈秀云的谜作(2006-07-30 21:02:13),谜面基本上是自撰句,无成句挂面,有两条接近成句或用故事典。谜底取材有4条用了古典成句,分别是辛弃疾词句、柳永词句、千字文句、诗品句,还有1条是古籍、1条是毛泽东词句。其余24个谜底分别为:字、新名词、成语、人名、地名、国名、旅游景点、节日、演出组合、乐器、京剧目、食品、饮料、中药,几乎全部为熟底。其他的4位新加坡谜家的谜作取材内容基本上介于黄叔麟和陈秀云之间。笔者还观察了新加坡谜家的成谜手法,义扣类法门占比最多,形扣类法门占比很少,音扣类极少,也有个别谜作用格。

    灯谜创作谜材的取舍,往往反映着谜作者的灯谜审美取向,关联着谜作者审美理想。纵观新加坡灯谜作品的总体风格,大致是一种变化的趋势,由最早欣赏型典雅意趣的样式,向现在竞赛型清新谐趣的样式转变。这其中的原因笔者在下文试做分析,此处不赘述。

    2、新加坡灯谜理论研究

    笔者所知道的新加坡灯谜理论研究总量还不是很多。但是,有的新加坡谜人在灯谜研究上下了功夫,比如陈秀云。陈秀云大学时学的物理专业,上世纪80年代初,偶然接触灯谜,1997年上新加坡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联络所灯谜俱乐部灯谜学习班,接受郑泽生、黄俊琪等老师的正式灯谜培训,后来开始制谜。2002年10月,她自学北京师范大学与新加坡管理学院开放大学,她的学士毕业论文《新加坡灯谜的地方色彩》发表,被多家网站转载并收入《中华灯谜年鉴2000-2004五年鉴》。2009年9月她在石狮“第四届中华灯谜艺术节”发表灯谜论文《谈网络灯谜的运用》。她的论文《大陆台湾灯谜比较》获得“苏剑谜学奖”有奖征文(第8期)提名奖。论文《中华灯谜在新加坡的传承与发展现况》获深圳“中华灯谜2010 深圳高峰论坛”特别荣誉奖。陈秀云发表于《中华谜艺》第10期上的谜文《谜人三鼓》,从体裁上看是一篇记叙文,但详细记载了潮汕闽南一带击鼓开猜谜会模式,以及新加坡灯谜协会谜会用鼓的许多细节,具有灯谜史料价值。陈秀云的灯谜论文据实论述,不夸张不缩小,论点明确、事实清楚、层次分明、说理透彻,论文的最大亮点在于结合了当时当地的灯谜活动实践,具有很高的采信度。

    作家兼谜家黄叔麟对新加坡灯谜理论研究贡献很大。1995年他在马来西亚学术团体和机构的3场题为《灯谜与中国文化》的演讲,应视为灯谜文化的大范围传播。他的《六十年目睹狮城谜事》是一篇新加坡灯谜发展史的研究。他陆续出版了20多部著作,其中第9部著作就是兼有普及和提高作用的灯谜理论著作《并生阁谜话》。

    1974年前后,黄叔麟应新加坡《南洋商报》之约在专辟栏目,以“黄为一”笔名,将100篇谜话每周3期分期连载于该报。1986年,黄叔麟的这100篇谜文汇编成《并生阁谜话》,由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文教委员会出版,2000年由新亚出版社出第二版。《并生阁谜话》一篇谜话通常1000字左右,一篇谜话释义一两个谜作,第七十八篇因讲述高低先生的5则谜作篇幅为1300字左右。谜话中所讲的含谜故事一篇一到两个,也有列外:“王大儒供状”的故事,先是第六十篇作为引子提起,而后在第八十九篇至第七十二连篇叙述,篇幅约5000多字。这是由于“王大儒供状”诙谐的骈体文广泛流传于广东地区,后又被改编成粤曲,著名演员陈笑风、蒋文端、梁筠菱,甚至新马师曾和刘德华都演过,家喻户晓,常被粤籍谜人作为谜材使用的缘故。这本书的开篇是一则英语谜,“ t (诗经一句)宛在水中央”。英语“水(water)”字, 5 个字母居中的是“ t ”。黄叔麟还在谜话多处话及英文谜或与灯谜有关的英语,如在二十八篇至三十二篇、第三十五篇。尤其是第九十六篇谈回文格时列举的一句讲拿破仑英语名言“Abie was I ere I saw Eiba”,是英语的文字游戏,很类似灯谜的回文格,黄叔麟以此对中西文化从灯谜的角度进行了比较。这些英文谜或英文涉谜情节,是符合新加坡国情灯谜方式。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书中得到一些谜界的史实轶闻,如福建晋江籍谜家林遮利在新加坡的灯谜活动,黄叔麟先生师从福建南安籍谜家谢云声,叱字谜为蔡醉红所创造,等等。这些谜话开始是发表在公众媒体,他考虑到了读者面,没有刻意去讲灯谜大道理和专门的灯谜术语,把许多灯谜原理、技法,融化在谜话中,潜移默化的给人以灯谜教益,对谜人有启迪,而一般读者也会从读这本书开始,或多或少对灯谜产生兴趣。因此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兼顾普与兼提高的灯谜读物。

    《并生阁谜话》中的文章,以流畅的笔触、幽默的语言,旁征博引,谈谜论艺。说唐诗宋词,释灯谜道理,讲一个故事,解一条灯谜。整个谜话像章回小说一般,每篇谜话结尾留有“关子”,对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让读者有非得一期一期看下去不可的欲望。黄叔麟在这本论著中,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灯谜见解,如:“后人的作品一定要比前人更加高级”,方能显示出灯谜的进步。并说“灯谜除了妙造自然之外,还要在可能的情况下曲解原意,才有趣味”。

    在灯谜书刊编辑的研究和实践方面,黄玉兰是有成绩的。她有感于新加坡“许多事物用ABC命名,大家习惯记‘洋名’”的现实,深入观察和研究,用心编辑了《谜岛众生Ⅱ》一书。将新加坡的地名、街名、校名、人名,娱乐、交通、饮食、场所谜,连同灯谜基础知识和猜谜方法编入了这本书。该书所载的许多谜作除了一般灯谜注释外,还有新旧名称和中英名称注释对照,有的章节后面还附有1至3篇灯谜赏析小文。使《谜岛众生Ⅱ》成为一本浓郁新加坡灯谜特色的谜书。笔者理解这样编纂的一个含义,就是通过读谜让人不要忘了过去,不要忘了先民创业的艰辛。

      #2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7-10-28
    四、泰国和新加坡灯谜传播现象的比较

    灯谜在泰国和新加坡传播的基本事实,上文已有较多的观察与评述,本节就上文的重点内容做一复习总结和扼要比较,试在灯谜传播的人口条件(包括华人的数量,讲汉语的华人数量,华人的汉文教育和熟练程度),灯谜活动的社会、文化环境,灯谜载体(书、刊、报,电视,电台,网络),灯谜知识培训,与中国的交流,灯谜创作取材、谜法及风格,灯谜研究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1、灯谜传播的人口条件比较

    在灯谜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从事灯谜的人和他们从事灯谜所具备的条件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灯谜的汉语言艺术性质,所以受过汉语文化教育并说汉语的人(尤其是华人),是一个国家灯谜传播发展的基本条件。

    2015年泰国人口数量67681723人,华族占14%,绝大部分华人来自广东与福建。泰国 官方语言是泰语,通用语言是英语,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近年来,上至皇室成员,下至平民百姓都充满了学习汉语的热情。很多大学开设了汉语专业,民间也开办了很多汉语学习班、培训学校。 并且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力量越来越重视,和中国的学习交流越来越多。泰国的汉语教学展现出了一片生机与活力。

    2014年6月底新加坡总人口为547万,华人占74.1%,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主要来自广东、福建、海南等沿海省份。闽南人占新加坡华人的41%,潮州人占新加坡华人的21%,其次为潮汕人、广府人、客家人、海南人和福州人等。新加坡有4种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马来语为国语,英语是工作语言。

    自1979年由新加坡政府主导进行“讲华语运动” (类似于中国的“推广普通话”)之后,华语成为另一个广泛使用的语言,有超过七成的新加坡人能说华语。1987年起,新加坡已经没有华、英校之分,所有学生不分种族都以英语为“第一语文”,所有新加坡华人都需要学习华语,为所谓的“第二语言”,一般的新加坡华人都能够讲或阅读中文书籍。新加坡有11所特选的早期传统华校,将华文和英文同时并列为第一语文授课。

    从谜人员的年龄构成来看,泰国的谜人年龄总体上较新加坡的年长。泰国的灯谜组织形式较为松散。新加坡的谜人年龄相对稍微年轻一些,年龄最小的会员只有十几岁,可惜这样年轻不多。新加坡的灯谜组织相对较为严密。

    比较而言泰国的华族人口绝对数较新加坡多,新加坡的华族人口占比较泰国的多。总体上讲,新加坡的灯谜人口条件和灯谜语言环境较好于泰国。 2、灯谜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比较

    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灯谜文化的社会氛围,有时也会对灯谜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发生在1997年7月至10月的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7月2日首先从泰国开始,泰铢

    贬值;之后进一步影响了邻近的亚洲国家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的货币、股票市场和其它的资产价值,打破了亚洲经济

    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

    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而泰国许多谜人从商,明显受到经济环境的严重影响。卢一雄逝世前几年,已经为出版自己的灯谜专集做了充分准备,把过去的谜作整理了一遍。不巧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泰国首当其冲。经济上的损失坏了卢先生的心情,遂将已见规模的结集停了下来,不再提结集出专辑之事。后来几年,卢一雄先生虽然也参加灯谜活动,但精力和热情亦不及以往。

    新加坡的谜人职业似乎较为分散,未见受到这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

    汉语文化氛围和灯谜文化氛围,经常性的灯谜活动,灯谜活动的平台(如谜会、展猜,报刊的灯谜栏目,灯谜书刊),是谜人和灯谜爱好者从谜的灯谜文化环境,也成为评价这一地区灯谜传播活动的显性标准。我们经常说灯谜活动是灯谜组织生命,就是这个道理。由于灯谜自身能给人以心理愉悦的趣味属性,和吸引有兴趣的人参与其中的特质,再加上展猜的互动性、谜赛的竞争性,各种灯谜艺术展示平台可欣赏性,会让亲历现场的人受到感染,并相互感染,向外传播扩散,使灯谜活动造成的灯谜文化氛围越来越浓烈。泰国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甚至80年代的灯谜氛围,就是先由泰京地区发轫,在天华医院搞起一连10晚灯猜晚会,感染到泰北,成立了11个灯谜组织,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型灯猜大会。再接着泰京又被泰北感染,潮州会馆灯谜组举办第一届春灯联欢大会,并与泰北春灯大会轮番活动,形成了泰国“处处虎帐、年年春灯”的黄金时期。

    而新加坡灯谜活动,如果说在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联络所灯谜俱乐部成立之前,是细水长流绵绵不断,灯谜俱乐部成立后郑泽生、黄俊琪等老师的灯谜培训活动是一种聚势储能的准备,那么,2004年新加坡灯谜协会成立后的一系列等活动则可称为汹涌的大河瀑布。新的协会领导改变管理理念,创新活动方式,连续举办了好多有特色的灯谜活动,特别是与裕廊初级学院联合主办几届全国学生灯谜赛和国际学生灯谜观摩赛,把新加坡的灯谜活动推向高潮。

    泰新两国的灯谜活动形势和灯谜文化氛围,真好比两句成语——此起彼伏,各有千秋。

    3、灯谜教育培训比较

    灯谜知识培训是指点灯谜爱好者走进灯谜门庭,为灯谜创造未来的重要工作,属于短期教育传承的范畴。泰国未见有灯谜培训班、学习班之类的记载,也可能有入室传承,或是个人间的交流切磋。泰国灯谜培训的缺憾,成了后来该国灯谜形势“式微”的伏笔。林仲杰先生搞了一辈子灯谜,对灯谜爱深情切,曾在一篇文章中喟叹,泰国灯谜“老的一辈逐年‘物化’,新的一代逐年‘泰化’。通晓华文的人越来越少,阅读尚且困难,更遑论乎制作灯谜”。他感叹未免有些悲观,但作为一位负责任的大谜家这种危机感身份难得。笔者也在前文通过一则关于泰国自2013年起开展灯谜培训的新闻报道,想必林仲杰先生看到了,也会重新燃起泰国灯谜的希望。

    新加坡的灯谜培训,自1992年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联络所灯谜俱乐部郑泽生、黄叔麟、黄俊琪等老师开展培训班后,一期接着一期,因此为灯谜队伍吸收了不少新生力量。2004年新加坡灯谜协会时代,改变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培训思路,培训地点、方式十分灵活,可以说是灯谜培训的“供给侧改革”,适应了各单位、团体,成人的、学生的,上班的、退休的各方面不同的灯谜培训需求。新加坡锲而不舍的灯谜培训工作,成效显著,无形中创造了该国灯谜的未来。

    4、灯谜交流方式比较

    泰国灯谜的灯谜交流,先是从台湾地区开始。1967年起泰国谜友先后参加和主持台湾地区的函部灯谜活动,共同编辑谜书。1978年泰国谜学界代表团访问台湾谜界。与中国大陆的灯谜交流则到了1987年9月,先是泰国潮州会馆灯谜组赴华访问团对汕头市的谜艺交流活动。接着从1991年6月到2012年11月,泰国谜友先后赴北京、南京、上海、晋江、潮汕、深圳(连续两次)等中国各地和新加坡国,参加那里的谜会和谜事活动。1993年元旦,泰国潮州会馆举办馆庆谜艺交流活动,又邀请了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谜友参加。这一时期,虽然泰国国内的灯谜活动安静了下来,对外灯谜交流活动显得活跃,特别是林仲杰先生几乎参加了每一次的外出交流活动,让人深感钦佩。泰国的灯谜交流活动,交流谜艺和交结乡谊并重,常在交流活动结束后,将所见所闻和取得的经验记录下来借鉴参考。

    新加坡灯谜协会时代,他们和中国石狮灯谜学会缔结了友好协会的关系,她们和中国大陆福建、广东、江苏、陕西等省份的谜界有过广泛的交流,交流也较频繁。直到今年晋江举办的第三届中华灯谜文化节,派出裕廊中学灯谜代表队参赛,使新加坡外出灯谜交流达到高潮。新加坡的灯谜交流方式实际上是一种“请进来走出去”的交流方式,一方面到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其他国家进行灯谜交流,参加那里的大型谜会、赛事,或做一般的谜事谜艺交流。另一方面新加坡交流取得的经验消化吸收,根据自己的国情举办大型竞技型谜会,或举办谜艺传授讲课活动,邀请中国和其他国家谜人到新加坡传经送宝。这种一出一进的有效方式,促进了新加坡灯谜事业的长足进步。

    相比而言,泰国的对外谜艺交流开始得早于新加坡,但出去的多,进来到泰国的交流活动较少。而新加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出去的多,进来到新加坡的也多,较为平衡,交流的效果跟好些。

    5、灯谜作品灯谜理论研究比较

    泰国谜人的灯谜作品数量多质量高,他们制谜常以成句布面,善用典实,多以义扣类法门成谜,追求典雅、意韵和理趣、机趣的美学效果。他们的谜作总是意韵深远,余味盎然。好多谜作注入以情感,给人以情绪的感染,让读谜者感同身受。新加坡的灯谜作品风格多元而应“变”,有郑泽生为代表的老谜家们的典雅和韵味,也有年轻一代谜人适应当代国情、不离灯谜真谛所做的“元、白”式新变。新加坡迷人的成谜技法也是义扣类法门为主。泰、新两国的灯谜制作总体上一守一变、一浓一淡。

    泰国谜人好多继承了潮汕谜人善于思考长于著书立说的优势,出了25本谜书,立了像像林仲杰先生的典谜说,还有蔡醉红的叱字谜和庄明伟的泰文诗谜那样的创新成果。新加坡谜人也不甘人后,出了10本谜书,还有黄叔麟将灯谜理、法、欣赏融于一体的谜话。

    总体上讲,泰国的灯谜作品和灯谜研究走在了东南亚地区乃至其他国家的前列。

    结语

    最后笔者想用14个泰华谜友的身份、郑泽生先生一个故事和黄叔麟先生的一段演讲结束这篇文章。

    泰国潮州会馆灯谜组访华团访问团团员表中有29名成员,13名持中国国籍,1人未填国籍,另据张伯人先生讲,卢一雄“先生祖国情长,桑梓谊深,侨泰五十余年,仍持华籍,离家数万余里无改乡音。”也就是说(《商灯隐语》“缅怀卢一雄先生”)访华团中旅泰谜人共有一半人(14人)保留着中国国籍。

    新加坡谜家郑泽生先生讲过一段趣事,一次他主桴开猜挂出一谜,谜面是“月是故乡明”,猜四字常言,一位潮籍谜友报底“我潮之光”,郑先生立刻击鼓示中。这时,另一位非潮籍谜友提出异议,报出另底“我族之光”,郑先生又击鼓示中。郑泽生先生解释,“在新加坡华人社会,‘我潮之光’和‘我族之光’的使用率很高”。

    1999年,黄先生应邀参加福建漳州灯谜艺术馆开幕典礼,黄先生在欢迎晚宴上,满怀深情地对着与会的海内外嘉宾说:“今天我们如果不是在漳州见面,我们总有一天,是要在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有灯谜的角落见面的。因为我们都是华人,我们都热爱灯谜。”一席话,表露了海外赤子拳拳的爱国热忱,给在座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件事说明了一个问题,泰、新灯谜不只是汉语言艺术,更不是单纯的文字游戏,泰国新加坡的灯谜和谜人,都或浓或淡地含着炎黄情愫,灯谜文化沿海丝传播的意义,已不单单是最具中国味的单一灯谜文化的传播,还传播着精神、寄托者乡愁、编织着情感丝带。相信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一代一路构想的逐步实现,海丝谜路也会越走越宽、兴旺发展,盼望灯谜传播的这个美好未来。

    本文可能还存在着诸多错误、疏漏,还望方家和亲历者批评指正。



    鸣谢: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许多谜界老师和朋友的著作和文章,为了行文方便,未在文中一一标注,仅将主要引用论著列目于后,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要参考资料:

    卢一雄:侨乡灯影,泰国潮州会馆灯谜组访华团编印,1990年12月

    郑泽生、黄俊琪主编:新加坡灯谜集锦,新加坡直落亚逸芳林公园联络所灯谜俱乐部出版,2001年9月

    黄玉兰编:谜岛众生Ⅱ,新加坡玲子传媒私人有限公司,2008年6月

    林仲杰:灯谜在泰国//侨乡灯影57-59

    黄建民:泰北春灯忆旧录//侨乡灯影123

    潘炯铭:序//新加坡灯谜集锦,2001年

    张奕虎:《南国谜风自悠扬——闽南语系地区灯谜发展历史和艺术特色浅析》//张哲源主编:薰南谜萃,2002年10月

    林仲杰:典谜谭薮,2006年7月

    黄叔麟著:并生阁谜话,新亚出版社,2000年

    陈秀云:中华灯谜在新加坡的传承与发展现况//赵首成主编:大鹏风采2010年第2期48-54

    张哲源主编:薰南谜萃,起南文库编委会编印,2002年10月

    张哲源著:阿源谜谭,高雄漳州文虎基金会编印,2006年10月

    魏育涛著:潮汕灯谜史,第一版,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4月

    郑百川:序//庄明伟著:《春灯墨痕》

    郑百川编:商余隐语,2010年

    柳忠良编撰:中华谜书大观,菜根香出版社,2015年8月

    张哲源主编:澄海谜书志略,汕头市澄海区文化馆,澄海区图书馆编,2011年11月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