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辽宁灯谜  ›  谜人谜事

老当益壮:痴心入谜的大学教授—李国安

By wolf •  2017-09-21 01:38:22 •  1022次点击
人物简介:
  李国安,男,1945年生,河南新郑人。1969年大学毕业后,调干入伍分配在总参某部计算技术研究所,自此从事计算机科研,兼职培训教学。1984年转业郑州,继续计算机科研和技术开发。2001年内退,应聘郑州华信学院,先后任职计算机工程系主任、校教师党总支书记、校党委宣传部长、校公共艺术教学部主任、校教学督导办副主任等职。
  李国安先生道德高尚、业务精湛,曾荣获信息产业部IT培训中心颁发“全国信息技术培训先进个人”、“全国信息技术先进工作者”、“河南省高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李国安教授爱好广泛、学识渊博,他是国学和灯谜国粹践行者,从1969年入伍后担任革命军人委员会主任起,开始主持谜事。1984年转业郑州后,参与郑州市、河南省以及中国民协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并任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民协灯谜学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市灯谜学会主席等职。先生入谜数十载,多次参与、发起、组织郑州、河南乃至国家级多项大型谜赛,荣获省级团体冠亚季军十多次、国家级团体冠亚军四次,及个人猜制十佳二十余次。制谜上万则,散见多种报刊。主编参编谜书十多部。1994年荣获郑州市总工会颁发“郑州谜王”称号,2008年、2009年相继荣获省民协颁发“河南省灯谜艺术家”和“河南省灯谜艺术大师”证书。
  李国安教授关爱学生、善俭修德,十多年来在校内外举办各种讲座上百场,题材涉及思想、道德、人生、养生、公艺、写作、诗词、灯谜等多方面,受到广大师生敬仰,是校园内最受欢迎的老师。
  访谈纪闻:在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校园里,有这样一位老教授,他年愈古稀却依然精神矍铄;老骥伏枥仍志在千里。他是尽职尽责的人民教师、痴心入谜的文化名人。满头斑斑白发和一辆破旧自行车,还有那总是匆匆忙碌的身影,是他留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在本该退休享受福分的年纪,却依然在默默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他就是李国安教授。今天,让我们跟随中原网校园记者,走进这位可亲可敬的长者,感受先生人生中鲜为人知的魅力故事。
  记者:李老师好!听说前段时间在您的努力下,郑州首届高校灯谜赛成功举办。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当初您为什么要举办这样一场灯谜赛,办这样的谜赛您的初衷又是什么呢?
  李:你们好!关于举办这次灯谜赛是早有此想法的。去年暑期,河南卫视推出“汉字英雄”,当时我就萌发搞“成语英雄”、“灯谜英雄”,梦想三英荟萃。于是去年就在华信学院,配合校团委举办了“华信学院首届成语大赛”。这学期又配合“河南国学院”和“和风校园网”举办了“郑州高校首届灯谜大赛”。
  灯谜具有几大特征。第一是它的文学性。它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而且是在汉字、成语、诗词等文学基础上再度加工,是更为精妙的文学小品;第二是它的趣味性。人们不管文化深浅、男女老少,上至国家伟人,下到平民百姓,都喜爱谜语;第三是它的哲学性。通过猜谜,能够提高辐射思维、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当你为一条谜苦思冥想、“山穷水尽”之时,脑际析虑所学,谜底影绰出窍,忽然“柳暗花明”,你想那该是多么地大快朵颐!所以在大学校园里推广灯谜,不仅繁荣了校园文化建设,更让大学生们感受到灯谜国粹的文化魅力。这便是我的初衷了,谢谢!
  记者:李教授果真是对灯谜有着自己独特见解,我们有一个好奇的问题:李教授大半生搞计算机科研教学,似乎和灯谜沾不上边,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您对灯谜产生热爱,并为之坚持了数十年呢?
  李:我从小生长在诗书传家环境。我祖爷就是晚清秀才,在我四五岁时,他还在世。每逢到祖爷家里,他就常跟我们这群重孙辈讲些口语谜如:“一点一横,两眼一瞪”什么字?“六”;“一口锅,炒芝麻,炒了仨,蹦出来俩”,什么字?“心”。那时我们还没上学,但在无形中已经接收到了这种关于谜语的启蒙。等到后来真的接触到灯谜时,就深感自己文化底蕴甚浅,于是便敦促自己努力学习国学三百千弟。有的谜面、谜底都是一句诗,那就更加诱导我的好奇心,去背诵唐诗宋词。就这样边学灯谜边扩大了知识量。学谜——读书,读书——学谜,渐渐使我爱上灯谜。好,谢谢!
  记者:原来李教授这么痴爱灯谜,是从小就埋下了种子啊。知道了这些我们便不难理解李教授缘何为灯谜付出心血和汗水了。作为中原网的一名校园记者,在我的印象中,从去年8月份您自费举办第3届中华古都谜会,到这次郑州首届高校灯谜大赛,我们一直看到了您忙碌的身影。说实话,这种为灯谜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而努力的奉献精神,确实让人敬佩。那么我想问一下李教授:面对现在的文化现状,您在推广传统灯谜文化的过程中遇到过困难吗?
  李:肯定会的,文化是和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连的。人们的价值观不同,自然对文化的接受和传播也存在差异。传播文化与价值观取向的意识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记者:那么,让您感觉特别困难的是什么呢?
  李:困难很多。比方说,现在一些青年人难以避免地会接受一些负能量影响,被社会各种各样诱惑所左右,对于国学缺乏兴趣,这就造成了推广国学的困难。但作为一个长期受党培养的教育工作者,全力弘扬国学文化义不容辞。
  记者:嗯,我们也为李教授的这种精神所感动。在李教授身上我们总能看出一种与常人不一样的精气神,您总在焕发出一种青春活力,感染着我们,那您是怎样一直保持着这种精神头的呢?仅仅是灯谜的魅力吗?
  李:影响人活着的因素有三:一是物质条件,人活着得吃饭,不吃饭就不能活着;二是精神条件,即得有崇高的理想、目标、观念、习惯,这才能充满正气、精神焕发。当人们沾染上一些不正确东西,那样活着简直是受罪;三是健康条件,要以平常心、健康心、进取心去生活,这叫心理健康。而平常心、健康心、进取心靠的是意志强身和锻炼强身,所以我不断地学习文化如养生、健身等,并风雨无阻地坚持锻炼身体。我自信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意志坚强的人,所以我的身心保持基本健康。我每天骑破自行车上班,吃清茶淡饭,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生身上,给学生讲知识、讲养生、讲人生规划,我清贫,但快乐,这是一种信念。
  记者:听说李教授有段部队经历,很想问一下,这段经历对您有什么样的影响?
  李:这对我影响太大了,我20岁到北京上大学,使我大开眼界和胸怀。毕业时,军宣队把我推荐保送到部队工作。军旅生涯是我从小就梦寐以求的。小时看连环画、看电影、看地下党、看情报侦察,我曾将当兵参军作为人生首选。所以我总是心存感激党和国家培养我上大学,又保送我到总参做科研工作(李教授说这句话时,眼眶充满泪水,令人动容)!
  记者:李教授这种意识和意志,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李教授的这种奉献精神令我们感动。算起来您工作有四十多年了吧?
  李:我们上大学那时候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40年”,这点我已经做到了。若能再干4年,我就为党和祖国工作50年了(李教授说这句话时,满脸灿烂,令人感慨)!
  记者:50年半个世纪,50年心存奉献令人景仰,您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您令我们肃然起敬。谢谢李教授接受我们的访谈,祝您身体健康,谢谢!
  李:也祝你们学业有成、都能成才,谢谢!(作者 陈朋辉)
0 回复 | 直到 2024-04-20 15:10 添加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