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辽宁灯谜  ›  商灯絮语

“精、新、巧、趣”话灯谜 ——六十载制谜心得

By wolf •  2017-01-07 00:40:17 •  761次点击
“精、新、巧、趣”话灯谜
——六十载制谜心得
文 / 苏州汪寿林

我自小酷爱谜语,孩提时即从猜字谜入手,记得父亲第一次给我猜的字谜:“远看一对鸟,近看两把刀,一年来一次,一日来三朝”,猜字一,彼时小学未毕业,对此字谜几经揣摩,终于猜出了谜底“八”字。后因工作关系,五十年代初,就结识了精通诗词、书法、篆刻、灯谜的王能父先生,彼时我在宫巷学艺,他在观前街一家印社书写字样并“能父卖刻”。自1955年开始,业余时间即跟随王老探讨灯谜,学习书、印,在节日、周末便到市里悬谜处所猜射,由于我俩艺属同秆,业余爱好一样,便结下了忘年之交,彼时亦师亦友。1956年巧在一个单位同室工作,饭后余睱,谈灯论虎,兴趣愈浓。1957年初,苏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正式成立灯谜研究小组,人员有王能父、张荣铭、俞瑞元、周宗廉、孙同庆诸友,其时猜谜流行奖品一谜一糖,我每入谜会,糖必满载而归,主持人几次催促我加入谜组,逐于同年7月入伙,即开始创作灯谜。至9月21日《灯谜》第二集出版,已创作灯谜100多则,经删选47则入集,与此同时,与王能父、张荣铭、费之雄、周宗廉等人于五十年代末投稿于《新民晚报》、《游艺》、《电影故事》等上海报刊,发表甚多,记得第一条灯谜1958年1月号《电影故事》以“四邻”猜影片名《家家户户》;第一次见《新民晚报》谜为1958年8月7日以“飞跃前进”猜地名“腾冲”;第一篇谜文载《新民晚报》为1959年3月21日,谜题:《汉语拼音字母谜》。现在看来,上述仅是“处女之作”,谜文、谜条十分稚嫩。因工作调动,自1959年开始即当了合作社和几个工艺美术工厂头头,白天工作繁忙,走南闯北几十年,但灯谜作为业余爱好从未疏离,只得“早晨少睡一点,中午少歇一点,晚上少休一点”,以上“三点”,六十年如一日,坚持猜制,成了名符其实的“虎痴”!



自1957年参加苏州市灯谜小组以来,屈指已整整六十个年头,原创灯谜已达三万多则(见苏州《灯谜》、《创作谜选》、《姑苏谜林》、《新谜林》、《字谜》丛刊、《群玉集》共250期(集)左右;以及各地谜协、谜社出版几百种内刊)谜文书稿已盈数尺,记谜小本本大小积聚30多本;自1958年至今,原创灯谜已在22个省、市、自治区90多种报刊杂志、辞典发表4500余则、论文、谜文、谜品300多篇(不包括上述内刊),曾获几十次各种猜谜、制谜、论文奖。



下面略谈几十年来的制谜心得,亦算一个小小总结。

我作灯谜,最爱字谜。在我平时创作并发表谜作中,字谜可占30%以上,我之所以喜爱字谜,原因有三:其一,与职业有关,自小随父学书法、篆刻,汉许慎《说文解字》、清闵齐伋《六书通》乃书、刻必备之工具书籍,反复攻读、细细揣摩,对制作字谜触类旁通,得益匪浅;其二,与王能父先生五十年代初相识,1956年合作化高潮后同一单位,在一个工作室达三年之久,后来在艺石斋同一单位工作,工作之余,相互切磋谜艺,他对字谜有研究,文学功底深厚,作的谜人人都能懂,霎时可猜,他曾讲:“灯谜是给人猜的,切不可‘自已脚趾头动’,好的谜不一定难猜,难猜的不一定好谜”。这两句话,记忆犹新。难怪1983年王老的“省”字谜评为全国最佳灯谜榜首,其本人被评为“全国最佳谜手”第一名,因为此赛王老的谜由我一手包办,后来他曾风趣的说:“我是糊里糊涂中状元”。由此,我更对字谜有偏爱;其三,个人当时年轻气盛,好胜性强,喜欢独辟蹊径,久而久之,字谜就成了创作各种灯谜中的第一爱好,因谜人都知道:在灯谜中,唯字谜“易猜难制”,作佳谜更难!记得我作的第一条字谜是“一落千丈”猜“仗”字(刊载苏州《灯谜》1957年第二集时是“仗”猜“一落千丈”)。


我作灯谜,考虑到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主张通俗易懂,浅显含蓄,让谜人和广大群众都认可,我之所以在报刊上能发表4500多则灯谜,“普及谜”为编者、读者认可、接受。如“添个小数点,加减乘除全”猜“坟”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猜“徐”字;“多少心血得一言”猜“谧”字;“两楼两底平顶房,上上下下都有窗,四口分居各一间,左邻右舍俱姓王”猜“噩”字等等,一经猜出,谜味悠长。创作这种字谜,关键是语句要含义关联,朗朗上口,有些谜面虽长,则无闲字可剔。



我作灯谜,大多为自撰谜面,有时亦摘些古文,旧诗,两者不可偏废。自撰谜面最大优点是锻炼自身遣词造句能力,创作避免和别人“撞车”。如“齐璜名白石,继承中国画”猜收藏品“碧玉、田黄”;“会猜灯谜费心思,欲先取胜却迷离”猜宋代将相各一“狄青、丁谓”,此两谜,皆获得谜界创作一等奖。如以现成语句或古诗、古文摘句,提倡大家所熟悉的名句名言,用典须以熟典,切忌从故纸堆里挖空心思找出的生癖、暗涩之典文,使人不可捉摸。如“曹冲称象”猜艺术品“水印木刻”,不用注解,人人都懂;又如:“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诗:《江南逢李龟年》句)猜礼貌语“多谢、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猜“颔”字等谜,都得到谜人和读者的认可;还有一则早年作的谜:“王司徒巧使连环计”猜三国人名二(卷帘格),谜底:“董袭、吕蒙”,例读成“蒙吕袭董”才切合谜意。这则谜,谜面取《三国演义》回目名,猜的也是三国演义两个熟知人物,析义为“王允蒙住吕布、袭击董卓”,一个“蒙”字,一个“袭”字,道出了《三国演义》第八回的故事梗概,显示了灯谜的“雅趣”。


我作灯谜,力求在技法上有所创新,尽量不步他人后尘。八十年代初,《北京晚报》载拙谜数则,其中如:“山里处处栽塔松,山间乡乡变了样”(幽);“乡下变了样,全省面貌改”(缈);“山乡水,水乡山,处处面貌改”(绿),将“幺”“纟”偏旁构思为“乡下变样”,且指出方位,乃“乡”字之下面变样,此虽小小一技法,却显示社会主义农村,经过翻天覆地的变化。载报后得到谜界的一致认可,瞬间,“乡下变了样”猜“纟”偏旁的谜比比皆是。与时同时,又首创了“破徐妃格”谜,将原来二字或二字以上同一部首、偏旁的词语、物名有机融合在谜面里,使猜者容易,不通谜格者更善摸索。如:“用户举手赞成”猜“拥护”;“十个指头有长短”猜“排挤”;“化装品欢迎持卡消费”猜“嘻唰唰”(歌名)等。以后,又创作了不少“破卷帘格”、“破蝇头、蜓尾格”、“破上下楼格”等谜。



特别是“离合字谜”的诞生,记得1981年春节,我利用人们在萍水相逢互通姓名时,为使对方听清楚,常以:“我姓张,弓长张”、“敝姓章,立早章”等言语,便成了我创作的新谜材,作了不少“拼字姓氏谜”,投寄《北京晚报》,于1982年7月8日正式发表,限于《红色土》篇幅,只载几十字谜法说明并附例三则:1、“射箭运动员,天天练射箭”猜“弓长张”;2、“制订上班制度”猜“立早章”;3、“我住进了新公房”猜“予舍舒”。以后经不断改进、发展,已不限于姓氏,凡能拆开的汉字,且同原字能连贯成义,遂定名为“离合字谜”。经谜坛名家补正,又将此谜种的谜底几个连起来作“集锦”用,且前后离合容许倒读,如“谁能了解我之意”猜“何人可、悟吾心”;“英模捍边疆,部队添荣誉”猜“士志心、军光辉”;“买卖”猜“贝化货、货化贝”等等。经查考,古时虽有“金钟格”(乃诗钟、巧联化成),如:“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张长弓,骑奇马,单戈独;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八刀分米粉”等,但用在灯谜里“离合字谜”,在八十年代前,谜坛上绝无仅有。

我作灯谜,尤喜即时即景。每逢节日,喜庆,联欢会里,定能增添欢乐、喜悦的情趣。几十年来,写了不少“即景谜文”,作了几百条“即景灯谜”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即景谜话”。如:“《春节猜谜闹花灯》(《智力》);《佳节即景话灯谜》(《苏州报》)”;《春节话“灯”“谜”》(《新华日报》);《漫话元宵谜》(《信息与生活》);《趣谈月儿圆谜》(《中国轻工业报》);《漫话植树造林谜》(《文化娱乐》)等等。还有如:以往每逢鼠年、牛年、虎年、龙年……差不多每年有篇即景谜文章载报,以期增添节日的气氛和欢乐的景象。最令人难忘的是:曾在1981年9月25日之前,作得一谜:取日历一页,上有“1987、25日、9月小、星期五、鲁迅诞辰纪念日(1881)”字样(见图),猜成语:“百年树人”,此谜解为:一百年诞辰之周树人(鲁迅)。此谜载当日《北京晚报》,深得读者赞扬,该副刊主编誉为“即景之绝谜”!


我作灯谜,尤喜用“象形法”。六十年代初,“汉语拼音字母”国务院颁布推广后,灯谜又带来了新题材,我作的第一条此类谜是:“看着母鸡蛋,听听公鸡叫”猜字母“O”,深得中小学生与青年谜人的评赞。后又作“豈能横写”,????猜字母四:“KOIE”,将谜底横写竖直着,不是繁体“岂”字嘛!(其时报刊上简繁字通用);又如“瓜儿连着藤,藤儿连着瓜”猜“Q”字(双扣),现在有谜人以此作面猜网络词“QQ”,须知此谜我已创作近六十年矣!唐李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拈来为面,猜字母四,谜底:YOWV,谜与诗合,技法制胜,象形犹真,惟妙惟肖,曾在谜界评为佳构。


我作灯谜,尤其是离合拆字谜,须字素精确、方位端详,抱合得当,排列有序,不生搬硬拆,机械组合,反对鸡零狗碎,叫人难以捉摸。如几十年前曾作一谜:“雨点纷飞连续雨”猜“霈”字,后经揣摩,霈字部件分解为“雨氵一巾”右下部分的“市”是四画,中间一直出头,并非“市”字(五笔),故只能弃之。

近见南山樵翁写《离合谜中字素的异同和变化》一文,谈得翔实有据,与笔者观点一拍即合。如:“日与曰”、“士与土”、“隹与佳”、“艹与廾”、“夂与攵”、“巳、已、己”等,虽笔划近似,却不能通用。但有些字素在古今谜坛上早已通用,业已约定俗成,就毋须苛求了,如:“覀与西”、“罒与四”,以及“周”与“同”的外包围等等,应以宽待之。目前,笔者见到不少谜,字序排列颠三倒四,拼字拆字生搬硬凑,机械组装,鸡零狗碎,毫无含蓄的谜趣,应尽量避免为上。


我作灯谜,注重谜面健康向上,寓教于乐,还应注意底面结合,褒贬得当。如“党兴旺,国腾飞”猜物理词“共振、升华”;“年轻人莫近淫秽”猜成语“青黄不接”;“毒品,染上容易,害人,只要远离”猜“豁”字;“人人齐立四化志”猜“德”字等,将伦理道德、思想政治同灯谜的智巧艺术结合起来。特别是后二则谜,前者谜底为“豁”,义为残缺、裂开,吴语有“豁边”之说,意即染上毒品后,不但难以戒脱,还将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后者谜底为“德”,社会主义搞四个现代化,其志不仅人人树立,还应讲精神文明,一个“德”字,道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上述一“豁”一“德”,谜面激励鼓舞人心,鞭达邪恶,寓教育于娱乐之中,何乐而不为呢?我在前几年中,曾作一谜:“浦东开放就是好”猜词汇“敷衍”,在技巧上将“浦”字东面分开、“放”字明企,“行”义即好也。但谜底析义“不认真、不真诚”,与上海浦东开放的政府重大决策背道而驰,犯了“底面不投”之病垢,亦得弃之。其他拙作如“月月迎来文明月”猜“旻”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猜“徐”字;“我们都是中国人”猜“笼”字;“书法谜:‘十八大聚焦得民心’猜旧称谓二,谜底:书生、樵夫”等,都是精神文明与灯谜技巧相结合的灯谜,这种谜,愿多多问世!

我作灯谜,尤爱陶铸百家、取长补短。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灯谜应运而生,在谜坛上又增加了一支庞大的生力军,灯谜的形式、品种、场地有了崭新的呈现,我亦为之鼓与呼!特别是各地做灯谜网络公众号平台,既增添了“玩谜”的处所,又丰富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灯谜机会。但在创作上,应取其精华、学其所长;去其粗制滥造、扣谜欠准之末技。我喜欢自然、通顺,富有回味、扣词严慎、褒贬得当的佳作。如“真人已明白,佛祖未明了”猜七字口语:“道理解释不清楚”,经顿读,别解成“道理解,释不清楚”,“道”扣“真人”,“释”扣佛祖,自然浑成,佳谜天成!但亦反对无限造底,和摘取旧文、古语,以几十字长面,加引号扣短底,一旦揭晓,既要加注解,又要查僻典,使人视之头脑发胀。还有的谜,谜目以“×××描述语”,待底揭晓,闲字多多,语句难以规范,叫人如何猜呢?近年来,我亦仿网络谜法,试作了一些,如下:

闲撩日历一年过(七字体操语汇)空翻三百六十度
眼看时间一瞬过(物理词三3+2+2)可见光、阴极、速度
洋盘傻子栽跟斗(股市语带量)下跌二百五十三点
指数连创新底,黑马时攀新高(称谓冠姓二)熊市长、牛股长
起南超南读谜面(文化品冠量)两张虎皮宣
十指未捂紧,扒窃钻空子(通讯设备冠规格品牌)二手松下手机

上述几谜,除第一条外,其它都要顿读、别解,谜面均为自撰,一旦猜出谜底,谜味由然而至。


我作灯谜,除了上述点滴外,尤要注重谜的趣味性,也是“吴派”谜的特点之一。灯谜的趣味技巧,全在制谜者平时从日常生活中的丰富积累,灯谜的趣味,就象书法中的“笔意”,音乐中的“节奏”,诗歌中的“韵律”,文章中的“伏笔”,相声中的“包袱”,滑稽中的“噱头”,给人以愉快、轻松、清心、舒服的感觉,这也就是谜的吸引人之魅力所在。最令人难忘的是198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之“谜语擂台”,其中两谜是我和东北侯康林合作制成:其一是“发财发财,大家发财”(正式播出时改谜面为“共同致富”)猜货币带量,“一块多钱”,此谜在当时就有,而今网络谜做趣味元素;其二是“八戒踏过火焰山”(即物赠食品),当有人猜中谜底是“红烧猪蹄”后,一盘热气腾腾的红烧猪蹄从后台端出,赠送猜中者,全场立即掌声雷动,笑声不绝;(1991年10月,《文化娱乐》)举办“中华趣味灯谜大赛”,苏州费之雄以“双胞胎忘了做记号”猜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一句,谜底:“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获得特等奖;拙作“创伤未贴膏药,溃疡要服中药”猜八字俗语,谜底:“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获二等奖。上述两谜,一为雅趣,一为俗趣,真可谓“雅俗共赏”也。



我六十年之创作灯谜经历,逐使弱冠青年成了耋耋衰翁,喜看今日谜坛日新月异,新人辈出,传统与创新并举,网络与谜会并存,灯谜的繁荣已达到了前年未有新的高潮,怎不使人欣喜欲狂呢?据笔者制谜经历,提出了三十二字的制谜要领,务请谜坛同仁不吝指正:

谜面通顺,含义关联;
不落窠臼,技法多变;
剔尽闲字,离合清晰;
广含兼蓄,精新巧趣!
0 回复 | 直到 2024-04-20 22:53 添加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