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辽宁灯谜  ›  商灯絮语

论古典文化对灯谜创作的影响

By wolf •  2016-10-27 01:13:03 •  796次点击
论古典文化对灯谜创作的影响
◎张勇猛
【摘要】灯谜是中华国粹文学范畴中的一项高尚雅致的文字游戏。它是依据汉字形、音、义的特性,借助灯谜法门,把谜面、谜目、谜底微妙地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独特的艺术。本文重点研究了古典文化对灯谜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灯谜 隐语 古典文化 诗谜 典故谜

猜谜的起源很古老。大概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这类文化活动的萌芽。在当时,它的作用是很严肃、很实际的。它的参与者,大都是集体里的一般成员(包括那些法术——宗教活动的执行者)。这种情况,在中外的古代文献和现代人类学者等的记录中,大都可以找到它的痕迹。(钟敬文语)
灯谜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典文学中构思描述的故事情节,所创作的典型人物等,极大地丰富了灯谜艺术本身的创作。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因此,现代灯谜中还保留了不少传统的题材,如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元曲,喜闻乐见的《聊斋志异》故事篇目“聊目”,百听不厌的传统戏曲名目,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寓意深刻的名句格言。灯谜正是借助这些古代文化瑰宝而不断发展、成熟、创新。
一、运用典故创作灯谜具有简洁精美的特点
利用古典文化内容创作的灯谜就是所谓的典故谜。用“典”就是运用神话、传说以及历史上的故事,或者古诗文中的成句、成语。在古代诗词创作上也称“用事”,它是灯谜创作中一种很重要的表现手法。这在古近代谜人在灯谜创作上占有较大的比例,有人认为“谜必用典”,甚至要求“无一字无来历”。
典故谜的文字虽然长的不过几十字(较长的成句、诗谜、词谜)、短的只有几个字,但能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既能寓隐,又能愉目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这里的一个原因是典故谜的艺术语言,一字一句都是精雕细琢出来的。特别是引用古代诗词、文赋原句入谜,题面便有音韵流畅、声律和谐、形象生动、简洁精美、一字千金之感。谜面言简意赅,以短见长,以小胜大。这样才能简中生繁,意境奇妙,以至全谜气象纷呈,情趣横生,给猜者以美的享受。例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陈子昂五言诗)当取金人祭(成都·习双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成语) 应答如流(厦门·徐鸿基)
以上两则都是直引名诗句入谜,使谜作表现出凝炼美和诗韵美。运用熟悉的诗句,读来琅琅上口,语言音节流畅,若非声韵圆熟,焉得余声绕梁,给人无穷的语言美的享受。
二、引人入胜的艺术形象
典故谜的艺术美之所以有陶醉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动人的艺术形象,由此才能形成灯谜美的意境和感人的情思,才能再现出灯谜的艺术美。
“吾观七路之兵,如七堆腐草,何足介意!”(学校用语)算术不及格(石狮·张勇猛)
此题面取自《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谜底别解为:推算袁术不堪一击,格解释为格斗。把陈登对敌情分析准确、不畏强敌的先见之明和袁术貌似强大实际软弱无能的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
“之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六字口语)说不出所以然 游子吟谜社·刘继学
谜面是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诗句,谜底别解为:(介之推)说不出山,所以被(山火)焚身(然,燃也)。体现了介之推忧国忧民,只讲奉献,不计名利的高风亮节形象。
以上典故谜都有动人的艺术形象,它不但增加了猜谜的谜趣,也展现出灯谜形象的意境.这种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三、耐人寻味的哲理美
典故谜(特别是典故故事谜)大部分含着哲理,显得更耐人寻味。由于谜中有理,谜理交融,谜中寄寓着哲理见解和深远美好的理想,因此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有着哲理的灯谜,通过灯谜语言把宇宙规律寓于灯谜的艺术形象中,达到哲理和情感和和谐统一,在矛盾统一中显现出灯谜艺术美的哲理美,产生出独特的艺术效果。如:
“安能为五斗米折腰”(猜四书一)不令而行也(清·张起南)
作者以晋陶渊明的一段轶事为面,形象地描写也陶渊明超然世外,卑视权贵的铮铮铁骨,对现实社会上“廉政建设”起到一定教育作用。又如:
“穿杨贯虱赖功深”(猜国名二)中非、乍得(何仰之)
谜题取来“穿杨”、“贯虱”两个关于善射的典故为面,旨在劝学,言之谆谆;底句意在惜阴,语亦切切。“中/非乍得”,系平日苦功积累而来。整条谜寓哲理于娱乐之中,使人明了“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用不同的典故故事通过灯谜作品寄寓不同的哲理,给猜者以不同的哲理美的享受。
但是灯谜的创作并非要一味的、固执的追求各式各样深奥的典故,而是贵在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典故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存在着比较复杂的情况,作者必须深入分析,并通过自己艺术再创造,赋于作品新的内容。对用“典”,历来就有不同的意见,但用熟典、常典均被众人所赞许。不可用冷典、僻典,在这钟嵘《诗品》中也早已提出过,他评颜延之的诗说:“喜用古事,弥见拘束。”在评任昉的诗说:“动辄用事,所以诗不得奇。”对当时有些诗歌创作争疏僻典,侈陈古事,以炫耀学识之渊博,结果拘挛补衲、殆同抄书的不良倾向,提出激烈批评。所以当今谜坛更不能出现用冷僻入典之谜。因此典故谜的创新更是当务之急,将古为今用,赋于时代气息。
“几声清淅沥”(电信名词)114(沈阳·刘选卿)
面出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 “几声清淅沥,一簇绿檀栾”,巧妙别解为“清”、“淅”、“沥”三字之声调为第几声?答之114。此谜借用诗句入面,思路独特新颖,打破常规,反复吟咏,谜趣盎然。
“忽如一夜春风来”(三字股票用语)N华发(春风谜社·裔胜东)
谜面摘自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别解为N(口语很多的意思)花(华)开放(发)。此谜引入现代口语,别解巧妙,思路独特有趣,让人忍俊不禁。
以上谜作谜面均用成句入面,但谜底却为“114”、“N华发”等等新潮用语,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且都用大家所熟悉的古诗句与谜作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灯谜的发展正是我国古典文化并肩走过了漫长历史的过程,这些对民族文化有卓越贡献的大师,用自己的如椽巨笔,为灯谜在文学艺术殿堂中的地位奠定以坚实的基础。灯谜和古典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兄弟文体,如小说、诗词、戏曲等相依相附,交柯而生,在我国民族文化史中写下了重要一页。

【参考文献】
陆滋源、郭龙春、江更生《现代灯谜精品集》,东方出品中心1995年版,第1-3页。
邵滨军、赵首成《百年谜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刘二安《中华灯谜年鉴(2000~2004)五年鉴》,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邵滨军、赵首成《历代灯谜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纪军《<红楼梦>里的灯谜与民间谜语》,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21卷,第081-083页。
冯育栋《试论古典文学运用灯谜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晋阳文艺1984年4月第61页。
汪寿林《诗词佳句隐灯谜》,陇苗1983年10期,第56页。
高伯瑜、邱景衡、诸家瑜、陈秉才、郭龙春《中华谜书集成(一)》,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本文获石狮市第十一届(永宁)侨乡谜会优秀论文奖)
0 回复 | 直到 2024-04-24 20:33 添加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