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辽宁灯谜  ›  谜人谜事

省级非遗传人赵兴寿:将青林寺谜语传唱到全国

By wolf •  2016-06-03 23:37:09 •  712次点击

《三峡晚报》编者按: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宜昌非遗名录数量居全国地市州前列,非遗传承在全省、全国居重要地位。为此,本报与宜昌市群艺馆联合今起推出“宜昌非遗传承进行时”系列报道,以挖掘非遗传承的文化内涵,观照非遗传人的生活状态,打量活态传承的文化魅力,敬请关注。

顾问:林鸿 黄贞进

被采访人:赵兴寿 72岁 省级非遗传人

采访地点:青林寺赵兴寿家

采写:记者黄今 摄影:记者冯汉斌

赵兴寿,是一位地道农民,来自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中国谜语村”。他有“谜痴”之称,精通制、唱、猜和整理谜歌,潜心采录出版的《青林寺谜歌选》是我国第一部村落谜歌集。5月31日,记者来到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村,采访了这位精神矍铄、笑声爽朗的古稀老人。



1、放牛娃和谜歌结下不解之缘

青林寺村位于清江北岸,紧邻长江,距宜昌中心城区38公里。在这个仅296户不足千人的小山村里,无论男女老少,几乎都擅长猜谜语和唱谜歌,而72岁的赵兴寿更是当地无人不晓的“谜歌大王”。

1956年,赵兴寿小学毕业,加入了老人和小孩组成的“放牛大军”。青林寺村有块1000多亩的草场,叫廖家坝,人们常常聚集在此,一边放牛,一边互猜谜语、对唱谜歌。他们当中,有许多都是制谜猜谜、唱谜歌的老手,其中,有一位名叫廖悦波的老人当过私塾先生,另一位廖光照老人读过十年书,是大家公认很有文化的人,两人讲故事、唱山歌、打谜语,赵兴寿常常听入了迷。

由于赵兴寿手脚勤快,讨人喜欢,老人们无论到哪儿唱丧鼓都会带上他,赵兴寿慢慢地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一天,河对岸的柳滩村一位刘姓的老汉去世,赵兴寿跟着本村的8位歌师去打丧鼓,并与外村的一位冉姓老歌师斗唱。一开始比“唱书”(唱古书),虽然青林寺的歌师每人能熟讲一本古书(如《红楼梦》、《薛仁贵征东》等),但在冉歌师提出“只能一对一”的要求下,青林寺的8位歌手轮番败下阵来。

第二轮,转到唱“水词”(即兴演唱),青林寺的歌手廖中柱首先唱了一则谜歌:“白花有风开得快,白花无风不得开,白花开放又有谢,白花谢了还能开。”(谜底:浪花)冉歌师一时答不上来,青林寺村的另一位歌手王厚清接着唱道:“滩急水流浪花开,风起云涌白花开,静水无风花谢落,前面有景花自开。”青林寺的歌师们你一句我一句接着唱了起来,直唱到冉歌师甘拜下风。

几位歌师饶有兴致的一唱一和,让赵兴寿对谜歌着了迷,凭记忆将这首谜歌记了下来。此后,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出门放牛,都会随身带着笔和纸,哪里有人在猜谜语、唱谜歌,赵兴寿就挨到他身边,悄悄地记录下别人唱的谜歌,渐渐地,不仅他肚子里装了一肚子的谜语,就连家里记录谜歌的本子也装满了一大箩筐。

2、将青林寺谜语传唱到全国

1969年,清江突发洪水,赵兴寿家的房屋被淹。一个浪头将阁楼上他装有谜歌笔记的箩筐一下冲入了河中,“我当时发现后,赶紧冲进激流去抓,后来在一位乡邻的帮助下,才把箩筐拖回岸。”赵兴寿说,“箩筐里的部分谜歌已被水浸湿,字迹模糊不清,好可惜!”此后,他不得不跋山涉水,一次次去走访那些年迈的谜歌歌手,核对原始记录。这样边访问,边整理,仅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赵兴寿就收集整理出了清林寺谜歌2600多对,抄写誊正后的稿子厚达600多页。

此次经历,让赵兴寿萌生了将这些零散的谜歌整理在一本册子上的想法,这样既便于保存,又能传承后人。有了这个梦想,他开始不分白天黑夜的抄录整理,整整地整理出5大本谜歌,用布包着,藏在箱底。

2001年11月,一个偶然的契机,赵兴寿的谜歌引起了宜昌市文联的注意,经过当时的市文联副主席王作栋等人的努力,2002年9月,赵兴寿采录的《青林寺谜歌选》终于正式出版。拿到散发着墨香的谜歌集,赵兴寿的兴奋之情无法言表,激动之下赋诗一首“父亲写写画画,母亲烧水沏茶,终于成书一册,代替高楼大厦”,赠给自己的儿子。随后,赵兴寿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青林寺谜歌的传唱活动中,他以农民身份加入中国文艺家协会,被授予“优秀民间艺人”称号。

2005年6月25日那天,赵兴寿应邀走进了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与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一道,风趣地制谜猜迷,畅说家乡的变化,并以崔永元的姓名为题现场制谜一首。随着节目播出,青林寺谜歌一下走向了全国,让更多的人见识了这一民间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而赵兴寿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常被邀外出参加谜歌表演活动,并且先后出版了《青林寺情歌》、《青林寺礼俗》、《青林寺谜语故事》、《都官先生》等著作。目前,他的第17本著作《对联故事》也已收集整理完成,即将付梓。

3、年过古稀仍奔走传承谜语文化

如今,古稀之年的赵兴寿还在为传承谜语而奋斗,主动培养谜歌歌手,他认为,青林寺谜歌是属于全社会的,并且传承要从娃娃开始。

为了让现在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民间文化,赵兴寿潜心研究、细细琢磨,自创了三种猜谜法,并走进学校给孩子们授课,教他们多接触自然,多观察事物,如何解析谜语。

2011年6月,市文化局,高坝洲人民政府、宜都市非遗中心将高坝洲小学确定为青林寺谜语活态传习基地,并将青林寺谜语作为学校必修课程纳入课堂教学,营造了浓浓的校园谜语文化氛围。同时,该校将赵兴寿和丁开清两位青林寺谜语省级传承人确定为主讲老师,由赵兴寿讲述整理的《青林寺谜语.少儿读本》和丁开清讲述整理的《青林寺谜语赏析》都是主讲教程之一。

得知这一消息,赵兴寿非常高兴,他认为,在全体师生中开展青林寺谜语讲述大赛、组织青林寺谜语艺术节,以歌舞、相声、故事、快板、书画等文艺形式竞猜青林寺谜语,必将让孩子们从中发现青林寺谜语深厚的文化内涵,将其发扬光大。

记者5月31日采访时,正值赵老乔迁新居。他告诉记者,他的新家设计有一个月亮形的玻璃展柜,里面将会展示他所有的谜语著作、这些年荣获的一些有分量的奖杯,以及部分从先人那里传承下来的谜歌手稿。屋内每个墙角都会铺设四句民间谜语,而门外和天花板上悬挂的20多个小灯笼上,也会出一道谜题,供来访者欣赏竞猜。“我的新家装修好以后,可能更像一个以谜语为主的文化传习基地!”赵兴寿笑着说,他也希望如此,因为他对谜语有着深深的热爱,愿意倾尽一生致力于谜语文化的传承。

0 回复 | 直到 2024-03-29 22:50 添加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