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轻轻吹

辽宁灯谜  ›  商灯絮语

灯谜底材边缘化现象之研究

By 风轻轻吹 •  2009-11-13 22:05:20 •  875次点击
灯谜底材边缘化现象之研究

江苏
孙胜利
翻开灯谜史,就会发现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灯谜的发展速度、灯谜的参与广度、灯谜的创作、传播、交流乃至于理论探索等都无法与网络时代的今天相比拟,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包融和谐的时代,更是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灯谜艺术青春焕发、充满希望,灯谜事业生机蓬勃、蒸蒸日上当是历史的必然。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大环境、大形势下,灯谜底材边缘化有所发端,出现了一些底材边缘化的灯谜作品,其中有代表性的如:
例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冠姓职务带公文用语)焦处长起草/缪建金;
例2:隔户垂杨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商业称谓冠商标)飘柔形象小姐/郭少敏;
例3:“公子亲到孙富船中,回复依允”(七字小食品进货原则)话李要卖相好的/黄冬妮
例4:枯肠不禁搅(模仿秀称谓冠量,共六字)三个小胡杨林/胡永久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特别是一部分谜人借助网络的推波助澜,灯谜底材边缘化在眼下俨然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现象,包括笔者也禁不住一试,跟风制了些类似的习作。如:
例5:年底闲无聊,行窃喜得手(7字网络娱乐行为,首字少笔)下载没事偷着乐;
例6:资深警察都罩不住(夫妻间遗憾语,末字少笔)老公安全套漏了;
例7:敢将十指夸针巧(电影冠奖项)特别奖手机;
对这种现象,谜界起初称之为“造底”现象,并对其展开了持续的议论、讨论甚至是争论,最近一段时期,以厦门郭少敏为代表的谜人认为:“造底”这个叫法虽然得到很多谜友的认可,但却也有不少谜友产生误解,以为“造底”完全等于“生造谜底”。而“造底”这个词本身,确实也容易引起“生造谜底”的误会,因此不再沿用“造底”的叫法,而称之为“底材延伸艺术”。
一、灯谜底材边缘化辨义。
正如部分谜友所说,称此类谜为“造底”谜不妥,不过理由并非上文所引述的那么简单,因为“造底”一词是灯谜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专门名词术语,是指谜作者对灯谜底材进行改造,是为底材谋面必须经历的创作步骤或创作过程,《中国灯谜知识》“第三章灯谜的结构
第二节 造底方法”中说:“造底”即改造谜底,使其生发出第二层意思来。主要有别解、异读、顿读、拆字、用格等方法。例如:脚手架(杂志二)建筑、时装。《中华谜语大辞典》第102页有词目“造底方法”:灯谜之所以能通过变异文字形、音、义,收到回互其辞的效果,其关键在于改造谜底。改造谜底的方法,一般可归纳为别解法、异读法、顿读法、拆字法、用格法等五种。
由此可见“造底”并非“制造谜底”,更不是指别出心材“生编硬造”出一些词句作为灯谜底材来使用,所以,将一个专门名词移作他用,称此类谜为“造底”谜的确不妥。
那么,称之为“底材延伸艺术”又如可呢?愚以为也有失偏颇,因为这一类谜的谜底往往是不同属性的若干个底材的组合,或者说是隶属于不同谜目的若干个底材的组合,如:例1的“焦处长起草”是姓氏+职务+公文用语;例2 的“飘柔形象小姐”是商标+商业称谓;例3的“话李要卖相好的”是小食品名+表意动词+市场用语;例4的“三个小胡杨林”是数量词+模仿秀称谓;例5的“下载没事偷着乐”是电脑名词+电影名;例6的“老公安全套漏了”是称谓+成人保健品+表性状用词;例7的“特别奖手机”是奖项+电影名。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例1、例2、例3、例5、例6的谜底组合是客观存在的,在一定的情况下或特定的场合中被相关的人群使用着,并非谜作者主观的延伸或臆造,如果说这类底材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主要是因为此前的谜人还没有足够地注意到或没有发现它们的存在,亦或没有以其为底材的意识和行为,此类谜作者所做的是善于发现并敢于将其作为灯谜底材进行创作使用,正是《橐园春灯话》中“谜虽小道,然扩而充之,宇宙间一名一物,无所不包”的进一步诠释。而“底材延伸艺术”所强调的灯谜作者对底材延伸、搭配、组合的主观性显然过分了,淡化了此类底材的客观性。与之相反,例4的 “三个小胡杨林”或是作者心中之事;例6的“特别奖手机”就是纯属主观延伸编造,因为影片《手机》根本没有获得过什么“特别奖”,把“特别奖”与《手机》组合是不符实际的。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了若干包含不同学科内容、涉及不同研究领域的所谓“边缘学科”,《现代汉语词典》对的“边缘”解释:“靠近界线的,同两方面或多方面有关系的”。根据笔者的理解和判断,此类谜的底材常分属不同类目,在某种程度上有“边缘”的特点,因此大胆借鉴“边缘”一词,将此类谜统一称为“底材边缘化灯谜”,将这一现象称为“灯谜底材边缘化现象” 是相对客观合理的,其中的“化”是指此类灯谜从萌发到兴起的过程、从众说纷纭到统一认识的过程。
二、灯谜底材边缘化探源。
如果追溯“底材边缘化灯谜”的起源,不妨看一看常说常见的“集锦谜”,《谜语知识手册》在“谜语的结构—谜底—③集锦谜”中说:它的谜底由两个以上内容连缀而成。集锦谜的谜底以“属于同一内容,通顺自然”为佳,如属不同范围,其难免有拼凑痕迹。例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影片四)枫、桥、子夜、钟声。其中还说:孟母迁居其意何为(昆曲一、京剧一、俗语一)搬场、教子、看好样学好样,谜底虽能连贯统一,但谜目不同,五花八门,令人顾此失彼,谜趣顿减。《中华谜语大辞典》第65页有词目“一串念珠法”:亦称“集锦法”,此法多以运典措词布面,谜底则选择同一谜目三个以上的词组成,一经组合,融成一体,前后呼应,脉络贯通。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字典部首四)山、高、水、长。第179页有词目“集锦格”:谜底句子限在同一类目内,把各句按照次序读成有意义的句子。例如:门(《四子》二)有马者、自成也。此格同“不连格”。第124页有词目“不连格”:谜底在同一书目中但句子不连,《增广隐格释例》:“(谜底)上下下不相连也”。例如:解俗作觧(《四子》二)以羊易之,焉用牛刀。底两句各在不同的章句中。又如:清代著名学者俞樾的灯谜专集《隐书》中有二条谜:曰(论语二句,不连)若由也,直在其中矣;铜(孟子二句,不连)去其金,是则同。另外,《中国谜语大辞典》第36页有词目“集锦格”:①属句读类谜格,又名连锁,规则:谜底不少于两个,连成一气读,以改变原意。例如;关心集体(影片二)正是为了爱、大家庭,按格扣面为“正是为了爱大家庭”。《橐园春灯话》载:…乃创一新法,为集锦格以难之。竟有极佳者,如以赖简,射书痴、张不量、崔猛、于去恶。则空灵不滞。…集锦格,即今人称为分见格者,亦余所不取。大抵增损、离合两体为多。如古谜之
,射城郭不完,为其不成享也。囗,射无或乎则國空虚之类。已为此格中之佳者。
不论是“集锦谜、一串念珠法、集锦法”,还是“集锦格、 不连格、分见格”,此类灯谜的共同点是谜底由同一类目下的两个或更多的内容连缀而成,因而可统称为“集锦类灯谜”,这类谜在明清乃至更早的谜刊中已经比比皆是,如:17世纪末,明代黄周星的《廋词》中:触藩之羝,进退可悯,东园小侯,红花似锦(战国人二,各二字)羊角哀、左伯桃;鸣金收队后,不禁往来人(战国人二,各二字)毕战、许行;子美致书退之,别来幸俱无恙,有人附报平安,却在山阴道上(汉人一、六朝人二,各二字)杜康、韩康、嵇康。1880年刊行,清代赋笋斋主人的《龙山谜社》中:五百索直袐阁(唐人二)上官资、员半千;猴拳(聊斋目二)齐天大圣、武技。谜圣张起南“尝以天子呼来不上船,射聊目,李伯言、酒狂、成仙。又以撤金莲烛送东坡归院,射聊目,天宫、双灯、夜明、一员官、苏仙”。薛凤昌在《邃汉斋谜话》中说:今夏,里人叶君谓余曰,曾于某处见一谜,面为“阳货”二字,射《四书》人名三,无人射得。逾数日,忽有老者揭其纸曰:“此 ‘象、公冶长、丈人’也,然否?”曰:“然!”…吾试仿制一谜,以博一粲可乎?以谚语之“卵皮面孔”为面,射《四书》人名三,叶君思索移时,跃然起曰:“得之矣!盖为‘颜路、有若、阳肤’也。”在座者咸掩口葫卢,大笑不止。
上个世纪后半页,“集锦类灯谜”层出不穷,如1979年江苏“南京谜会”的“千古兴亡多少事(学科三)历史、几何、代数”;“严监生临终伸指(红楼梦人二)云光、大了”;1982年山东“青岛之夏谜会”的“老莱戏彩(影片三)教父、母亲、笑”;1982年江西九江“匡庐谜会”的“薤(成语二)一念之差、为非作歹”;1983年福建晋江“蚶江侨乡谜会”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药二)炙草、过冬青”;1983江苏扬州“竹西谜会”的“嬴政蓬莱求不老(地名三)秦皇岛、上思、长寿”;1994年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隋晶编著《郑百川灯谜选注》中的“七八个星天外(数学名词二)空集、小数点”;“山寺桃花始盛开(法律名词二)释放、缓期”;“鲁子敬力排众议(新词语二)肃反、和谈”;1994年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关德安编著《苏温才先生灯谜选注》中的“伯俞泣杖(中药名二)知母、苍耳”;“严监生临终伸指(成语二)油然而生、光明正大”;“士甘焚死不公侯(新词语二)推行火葬、弃权”等等。
“集锦类灯谜”多为同一谜目内的谜材的排列,各部分之间联系松散,但也偶有出现底材各部分之间存在有机的合理的能产生谜趣的联系,并非简单的排列,如荣膺20世纪百佳谜作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民族四)高山、水、景颇、壮/朱育珉”,在扣合上谜底通过合理联系,被改造为“高/山水景/颇壮”,上文中的“建筑时/装”、“秦皇/岛上/思长寿”、“教/父母亲/笑”等等都通过“顿读”的存在使底材各部分之间建立起合理联系。
若把“底材边缘化灯谜”与上述“集锦类灯谜”相比较,不难发现“底材边缘化灯谜”有“集锦类灯谜”的影子,据此笔者认为“底材边缘化灯谜”是脱胎于“集锦类灯谜”,更加让笔者坚信这一点的是,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一些由“集锦类灯谜”向“底材边缘化灯谜”发展的过渡型灯谜作品。比如450年前的十六世纪中页,明代李开先的《诗禅》共载谜320条,有“集锦类灯谜”超过40条,其中“红楼解汗愁天晓(古人名字)诸葛亮孔明(朱阁凉恐明)”的底材连缀组合和“一枝红杏出墙来(官名)探花、员(园)外”谜底顿读是何等的似曾相识。再如《谜语知识手册》在“谜语的结构—谜底—④灯谜谜底的附加成分”中说:有一些灯谜谜底不仅有完整的内容,还带有附加成分,这些附加成分在谜目中没有任何提示,要从谜面含义中去领会。如谜底无附加成分,与谜面扣合也算工稳,但总不如有附加成分扣合严谨,神气十足。如:
例8: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影片一)永恒的爱情上下集;
例9:凑足十二打(京剧一)全部罗成;

例10:花名册(京剧一)全本群英会。

例8的“上下集”、例9的“全部”和例10的“全本”就是谜底的附加成分,其扣合是从谜面含义中去领会的,在谜目中没有任何提示,如果用现行的观点来评判,谜目有“不厚道”之嫌,但是从这里我们能够清析地看出“底材边缘化灯谜”的雏形,“永恒的爱情+上下集、全部+罗成、全本+群英会”不正是不同类目下的内容组合吗?这些谜作为过渡类型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由此可见,“灯谜底材边缘化现象”是灯谜发展到当今时代继承传统与创新求变的阶段性产物,是传统思想与创新理念在灯谜创作实践中的折射,是当代谜人师古而不泥古、刻意求新的表现,是当代谜人灯谜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的个性化张扬,是当代谜人应对强大网络搜索功能的生存竞争,是当代谜人“造底”手法、技巧的大胆突破。
综上所述“底材边缘化灯谜”有以下四个方面突出的特点,一是谜底组合式,往往是由不同属性的隶属于不同谜目的若干个内容组合而成,各内容之间又有着某种合理的内在联系,其合理的内在联系通常是用“顿读法”来表现的。二是谜底用“顿读法”将原组合重组,形成了包括核心词、附属词、辅助词等在内的新组合,并别解产生谜趣,扣合谜面。如:
例11:总难割弃青面兽(作家连人生状态,5字)老舍不得志/凤凰对对碰
这个组合式谜底是由作家“老舍”和表达人生状态常用词“不得志”组合而成,谜作者用两处顿读对其改造转为“老/舍不得/志”,“舍不得”为核心词扣合“难割弃”,“志”为附属词代指“青面兽”杨志,“老”为辅助词会意“总”字,起到圆通顺畅的作用。三是谜目标写突破常规,有的谜目中有“冠、连、带、含”等字样,和以指明谜底是组合式的,如例1、例2、例4、例7、例11;有的组合式谜底一经组合便具有新的属性,隶属新的范围,并且这种属性、范围往往超出现有的谜目体系,因此有的谜目是试图对组合式谜底的属性或范围的描述,力求告诉读者准确的猜射方向和范围,如:例3、例5、例6。四是此类谜通常属会意体,如例1、例2、例3、例5、例6、例7、例11;少有离合体,如例4。
三、灯谜底材边缘化现状。
近几年来,“灯谜底材边缘化现象”十分突出,特别在网络灯谜活动和年轻谜人群体中犹为明显,诸如华清杯、风云杯、省际网络灯谜邀请赛、凤凰杯等谜赛,幽趣、游子吟、春风谜社等论坛,还有许多灯谜QQ群,在这些载体或平台上“底材边缘化灯谜”露脸的频率相对较高,出现了一些佳作,如郭少敏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冯小刚电影报道用语)天下无贼热”、李文升的“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已故学者连研究领域)朱光潜 心理学”、郑百川的“忽寝寐而梦想兮(歌名连歌手)自君别后
陈思思”、姜海的“朝廷匆忙禁鸦片,虎门之举起战事(商业用语连商品,4+2)清仓促销烟斗”、黄冬妮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纸业品牌连企业名)心相印 恒安集团”和“郎君之譬喻恰当(六字电脑品牌比较语)LG比方正好”等等。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数量繁多的“底材边缘化灯谜” 良莠不齐,更多的是鱼目混珠,存在诸多问题,既使是目前被部分谜友认可的一些佳谜也在所难免,现简要罗列如下:
1、谜底存在生编硬造。
这一问题是“底材边缘化灯谜”引起大家议论、争论的最核心的问题,因为猜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所谓的谜底,是没有出路的。由于“底材边缘化”是新的探索和尝试,没有一定的规程,不同的谜人在创作实践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个体化的差异或分歧;再加上有些谜人的类显摆的创作心态,为展示独家功夫,“别出心材”生编硬造出一些谜底来,表面看似合乎情理,其实生活中难有其形;还有就是强大的网络搜谜功能也逼着部分谜人用自己硬造的底来应付。如例4的“三个小胡杨林”、例7的“特别奖手机”以及例11的“老舍不得志”等。
2、谜目存在指向不清。
这一问题是“底材边缘化灯谜”引起大家议论、争论的最直观的问题,对读者而言,能猜一条谜首先掌握的信息就是谜面和谜目,而谜目就是有效地指引读者猜测的方向和限定猜测的范围,没有谜目或谜目不准确的谜是难以想象的。
在灯谜底材边缘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谜目如“四字过激行为”、“冯小刚电影报道用语”、“8字底层人群抱怨语”、“四字北京人行程用语”、“8字古波斯军队行为”、“8字怂恿别人承包某事用语”、“询问女孩子情感用语”、“对某些领导评价语”、“6字事故报道语”、“四字近代书法家落款,末字8笔”、“职务升迁经历用语”、“前锋未能最终突破懊悔语”等等,表面上看是不限于陈规,尽显超脱,其实是指向太泛,范围不定,容易让读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云。闽西虎说:看了你晕不晕?小李探花说:网络上所有的谜材仓库都可以关闭了,谜目和谜底自己捏造就行了。竹隐说:再加僻目,猜这个不只一个“累”字,简直是在谋杀灯谜。菊花插馒头说:什么乱七八糟的谜目,问一问现在猜谜到底是猜底还是猜目?
有趣的是巾帼一灯谜友以自己的方式,拟谜几则来表达对类似谜目的态度,比如“一(天气及家庭状况描述语,7字)春雨绵绵妻独宿”、“今非昔比(爱情倾诉语,2+2+2+5+3+7)念你,悲你,惜你,不见你踪影,心全碎、唯剩残花还相依”以及“未来得及第一时间通知(古代科举现象,5+5)他日登金榜,须臾天下闻”等等,并且还特别说明“不大严肃,而且面熟(倒车撞车是否不算撞),师友见谅”。燕子谜友说:这算是灯谜发展的新方向么?我是难以理解了。
3、扣合存在松散多底。
从历次网络灯谜活动来看,大家对这一问题议论、争论倒不是很多,也没有很深入。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谜目、谜底相关问题解决之后必须面对的,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事关“底材边缘化灯谜”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目前,扣合松散多底的问题比较普遍,即使在一些佳谜中也时有表现。如:例1是“2006年度报刊十佳谜”并高居榜首,在谜界知名度颇高。谜底被改造为“焦处/长起/草”,别解成“烧焦的地方重新长起青草”,与谜面会意扣合。但是“烧焦”仅仅是谜面传达给读者的多种表象之一,况且百家姓中还有“原、干、满、年”等姓,职务中还有“部长、区长、段长、场长、连长”等等,大家是否想过“原处长起草、干处长起草、焦部长起草、焦区长起草、焦段长起草、原场长起草、满场长起草、年连长起草……”这些都能说得过去吧?再如:
例12:“的卢,的卢,今日妨吾”(国际称谓)马累人/郭少敏;
面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玄德乃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言毕,那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由原文可知刘备之所以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那是因为他身处危险境地十分担心,其实在他大呼之后,不但没有被拖累,反而得救了。那么另一个国际称谓“危地马拉人”用来做谜底不是更惬意吗?
例13:“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根扁担抱着走”(前锋未能最终突破懊悔语)过了门将就好了/郭少敏;
此谜在“猜灯谜互动谜社社庆”比赛活动中被选为佳谜。谜底本意是指:要是能过了门将就好了,于谜则读作“过了门/将就/好了”,“过了门”系民间说法,指女子结婚嫁到了婆家,整个谜底经过别解就成了劝慰某女孩子的话,“过了门以后,就将就着过日子好了”。若依此思路,民间还有“过过门”之说,这与“过了门”是同一个意思,比如人们在挽留客人时有的说“吃了饭再走”,有的会说“吃过饭再走”,都是一个意思,同样的道理用“行了”、“得了”可替代“好了”,所以 “过了门将就行了”、“过了门将就得了”、“过过门将就好了”、“过过门将就行了”、“过过门将就得了”等皆能列中。
例14:“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饮料冠不确定量)若干杯可乐/郭少敏;

本谜在石狮蚶江举办的“人口计生”灯谜邀请赛上,入围自荐十佳。谜底“若干杯可乐”经顿读为“若/干杯/可乐”之后,可以认定“干杯”是核心词,“若”为辅助词,“可乐”为附属词,其中辅助词“可乐”以别解意“可以快乐”呼应谜面的“何以解忧”,如此说来另一种饮料“爽歪歪”似乎也能与“何以解忧”相响应,“若干杯爽歪歪”是不是更有趣味?
例15:“人面不知何处去”(扑克用语)只剩一门红桃/林海滨
若把“只”换成“仅”或“空”,把“剩”换成“留”、“余”或“有”等字词,然后再分别与“一门红桃”重新组合,恐怕能做谜底的不会只有三个两个吧?
例1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前国足连比赛用词)李铁受伤/郭少敏;
这条是某期“风云谜擂”当月佳作,也是作者个人比较满意的作品。谜底曲解为“李清照肯定要受到忧伤的困扰”。按照作者成谜思路,“李铁有伤”或“李铁带伤”如何?似乎“有伤”或“带伤”与谜面意境扣合更确切。
例17:“吾将上下而求索”(任命时委婉语)屈就当探长/郭少敏;
面出自屈原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此谜底“屈就当探长”经顿读和异读成为“屈/就当/探长(cháng)”扣合谜面,其中“屈”是附属词,“就当”是辅助词,“探长”是核心词,若把辅助词“就当”换成“就做”,“屈就做探长”是不是对谜面本意扣合更帖切?因为谜面中“应当”的语意成份不明显。
四、灯谜底材边缘化对策。
“灯谜底材边缘化”对灯谜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有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灯谜底材边缘化”是对传统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有利于完善灯谜理论体系的构建;②充分体现新时代灯谜群体的创造精神,激发灯谜创新的热情与活力,探索积累了一系列灯谜创作的新思维、新路径、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谜材制谜难的问题;③拓宽了灯谜底材的范围,使一些理论上存在的隐性底材浮上台面;④扩大了谜底的容量,丰富了谜底的内涵,给灯谜作者更大的创作空间;⑤灵活使用顿读法改造谜底,彰显顿读特征,增加谜味谜趣,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喜爱灯谜。不利的影响主要有①诱发生编硬造谜底谜目,干扰谜目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人本化建设;②影响正确灯谜价值观的确立,模糊灯谜创作的价值取向;③误导新人对灯谜的认知、判断、认同和信念。
既然“灯谜底材边缘化”对灯谜的影响是两方面的,那么我们就要树立正确的态度,既不能迷信它什么都好,也不能盲目地全盘否定,要冷静地分析、友善地处理,要能包融不同的意见、听得进不同的声音,要客观地认识其影响的两面性,努力放大有利的影响,尽力消减不利的影响。笔者认为谜人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传统理论学习,使理论基础更扎实。“灯谜底材边缘化现象”是灯谜继承传统与创新求变的阶段性产物,这就需要当代谜人必须有扎实的过得硬的传统理论基础,只有如此才能把握住“灯谜底材边缘化现象”的本质和发展方向。
2、加强专题交流研讨,使探究氛围更浓厚。“灯谜底材边缘化现象”是新时期灯谜发展过程中的新课题,相关灯谜组织、社团、谜刊、网络论坛、灯谜群、热心的谜人都应积极参与研究、探讨,特别是相关灯谜组织、有影响的谜赛、谜刊都要有计划地策划课题,组织课题组,开展研究活动,通过研讨交流发现规律、形成规程、达成共识,最终促进“灯谜底材边缘化现象”健康发展。比如针对容易多底的问题,通过前文举例分析,不难发现导致多底的症结就是由于此类谜多属会意体,在扣合上起到圆通顺畅作用的“辅助词”往往有替代品,如何减少和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就是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3、加强主体自我约束,使灯谜空间更和谐。由于“底材边缘化灯谜”尚处在逐步发展完善的初级阶段,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容易引起争议,因此在这个时期,包括灯谜组织、社团、谜刊、网络论坛、灯谜群、谜人在内的灯谜活动主体都要严格自我约束,本着严肃负责的态度和奉献灯谜事业的使命感,严谨地进行相关研究或创作,提倡有节制使用“底材边缘化灯谜”,特别是在影响较大的谜事活动中尤其要谨慎,不能为此而影响灯谜活动的公平公正,提倡在谜艺交流、研究的时候对其多关心、多关注、多参与、多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灯谜空间。



参考文献和资料:
1、《橐园春灯话》清 张起南 著;
2、《邃汉斋谜话》清 薛凤昌 著

3、《谜语知识手册》马念慈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12月;

4、《中华谜语大辞典》王学勤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9月;

5、《中国谜语大辞典》杨佛章、林佑琰主编,重庆出版社,1991年11月;

6、《中华谜书集成》高伯瑜、邱景衡等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年5月;

7、《郑百川灯谜选注》隋晶编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6月;

8、《苏温才先生灯谜选注》关德安编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6月;

9、《文虎摘锦》总94,朱墨兮主编,2008年3月;

10、《文虎摘锦》总95,朱墨兮主编,2008年6月;

11、郭少敏(老鹰)《刍议成句灯谜的底材延伸艺术》;

12、郭少敏(老鹰)《由“造底”现象谈新世纪灯谜创作的创新》;
13、郭少敏(老鹰)《多字顿读初探》;

14、王得道(巾帼一灯)《逆向思维•造底谜金庸化》;

15、《中华谜艺》14期孙胜利《网络无限 活力多多---玩谜印象之网络谜人》。
0 回复 | 直到 2024-03-28 21:39 添加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