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辽宁灯谜  ›  谜人谜事

痴谜者——吴家宏印象小记(王贤友)

By wolf •  2021-01-27 21:36:21 •  655次点击

 我不以为吴家宏是一位灯谜界大伽,但是,他能够把自己的弟子送到“央视”普及“庐州灯谜”,且是“梅开二度”,我只能“改造”自己,讴歌这样从合肥杏花村走出来的痴谜者。

      他说,他是正宗的合肥市人,杏花村人,是唯一在杏花村种过菜的人,但是,这个人的骨子里确实有点傲气,因为,我们都以为他是“吴王”后裔,他却说“我是地道的合肥人,我和王侯将相不是一个血脉”。你看看,这样的“人物”,能升官发财吗?

     还是几年前,我到老合肥的老城区大东门的合肥市工人文化宫八楼“合肥市灯谜协会”取经,邂逅了这位灯谜界的痴谜者。那时,他的头上是浓密的黑发,卷着,给我出其不意的印象, 我以为是“外族人”,这恰恰昭示着这位眼前的灯谜专家的与众不同。

      后来,一来二往,我真的知道,他的“出类拔萃”,他忠心耿耿为所在的单位呕心沥血,却因单位“大势所趋”,关门大吉,他的“饭票”也只好“到此为止”,然而,从他卷着的黑发上,看出他的性格,不屈不挠。于是,他安心地从中学时代的兴趣“灯谜”走出别样的人生。

      在读初中时,由于瞎猫碰到死老鼠,在班级的联欢会上“猜到灯谜,获了一等奖”,随后又在首届“庐州灯会”上,猜中数则灯谜而兴趣大增。我对于他的“履历”,也是“一塌糊涂”,就借用“百度”,真好,可见他“正大光明”的“谜路人生”:1985年的春节在合肥市工人文化宫参加猜谜活动,有幸结识范淑敏老师,1987年8月经范淑敏老师介绍加入合肥市灯谜协会。自加入谜协后师从吴仁泰先生学习灯谜创作。在合肥市第一、第二届保险储蓄杯职工灯谜竞赛中获最佳射手称号。1991年在《文化娱乐》杂志举办的“中华趣味灯谜创作赛”中以“快逃还得鞭抽急——(四字口语)溜须拍马”一谜的获作或创作一等奖,从谜事迹亦载入该杂志《虎将佳谜录》专栏。

      我是灯谜的外行,所用之语,未必准确,而吴家宏说“什么是准确?这些‘荣誉’,对我而言,都是‘新衣’,保不了暖,我只在乎,灯谜的普及与传承,其他都只是‘工具’”。

       我更加敬重这种轻视“工具”的人,那些“屁股插芦苇——以为自己会飞”的人,迟早会“摔得粉碎”!

      记得在一次全省性的灯谜普及会议的间隙,吴家宏“加班”为我们普及灯谜,他慢条斯理地说:灯谜,古称“隐语”“廋辞”,又称“文虎”、“灯虎”。灯谜是民俗文化中具有鲜明特质的一种文明高雅、益智娱乐的文字游戏,它曲折别致,变化多端,寓意奥妙,耐人寻味,猜灯谜可启发思维,锻炼智力,增长知识,增加生活的情趣。所以深受群众喜爱。灯谜与民间谜语一样,最早起源于古代的“隐语”。南北朝时南梁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说:“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

图片

      吴家宏先生还是善解人意的,见我一脸“糊涂”,又是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以例说谜:袭人之子(农作物)——花生。见我“一塌糊涂”,便笑道:“袭人”为《红楼梦》人名,姓“花”,其子必为其所生,故曰“花生”。 可见,灯谜虽是小制作,却蕴含着大智慧,被称为解密汉字基因的艺术。

      这时,我惊诧了他的“早谢”——聪明绝顶的那种,那些卷发,黑色的卷发,都不见了,所见的是“闪着亮光的脑门”,这是岁月的胜利,是他为灯谜操劳的见证。

      如此,看来,灯谜确实是一门学问,吴家宏确实是灯谜大家。

     又有一次 ,我们相遇在安徽灯谜文化专委会的“迎春年会”上,他正精神抖擞地在“搞自己的事情”,我见他,几乎忘我,似乎就是那种“我是谁?我为谁?”的“物我两忘”的境地,看来,吴家宏不愧为“非遗传人”!

吴家宏是安徽灯谜界的魅力男子,是万人迷?还是真谜人?

0 回复 | 直到 2024-04-29 11:31 添加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