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辽宁灯谜  ›  商灯絮语

一字一谜总关情——湖州谜人的字谜情结

By wolf •  2020-10-03 12:49:24 •  2499次点击

一字一谜总关情

——湖州谜人的字谜情结

芮旭凤 胡桦 莫志刚

摘要:湖州,一方蕴藏着丰富传统文化的风水宝地,我们应该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其优秀的部分继承并弘扬下去。湖州的灯谜艺术(尤其是字谜)亦是其中一件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纵观湖州古今谜人,谜事,谜作可发现湖州谜人对于字谜却是乐此不疲,富有情感。

关键词: 字谜 湖州谜人 字谜情结

“寻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湖州,一方蕴藏着丰富传统文化的风水宝地。所谓传统文化是在历史的发展中所保留下来的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它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包含思想、文化、语言、书法、音乐、节日等,我们应该从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其优秀的部分继承并弘扬下去,这有利于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增加人民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并且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湖颖甲天下,书中华泱泱文明史;茶香飘千年,凝海外悠悠游子情。百叶龙,蚕花节,织绫绢,羽毛扇,百鱼宴……说不尽的巧手妙作,道不完的淳朴民俗所产生的传统文化和文化艺术。在这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中,湖州的灯谜艺术亦是其中一件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一、湖州灯谜的发展

湖州灯谜源自何时,目前尚无明确年代。但据现有资料,最早出现于宋代周密的《齐东野语》所辑录的《隐语》。周密一生生活和著文大部分时间在湖州,或许记载了部分湖州地区的谜语。〔1〕1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谜家李开先《诗禅四序》称灯谜“河朔,广川,江右,山东西,无不尚者,而两浙,三吴为盛。”“三吴”之称,虽诸代所云各异,但皆有湖州依稀之地。可知明代湖州即属灯谜最为发达地区之一。〔2〕2至清初湖州出现了一位“隐居绩学,雅好廋词”的旷达雅士“苕南布衣”费源。其自编谜集《玉荷隐语》“间有谜画相兼,别施丹青,俊雅可爱”。他还“复取诸同人所作,择其言尤雅者”编选成《群珠集》。所选录之谜大多境界高远,成为传世名篇。受到近代灯谜大家张郁庭的推崇,“使天下之谜,一归雅正,厥功可伟矣”。 〔3〕3到清末有俞樾著录《隐书》,温濂著《摩莲谜语》。此外还有周学濬编辑的《三十家灯谜大成》,这部谜著除了他自己的作品外还收录了当时活跃的湖州谜人俞樾,温濂等人的作品。清代《菱湖镇志》载“正月十三上灯,丰年则有灯会,扎工精巧,四方多来观者,或为藏头诗句,任人商揣,曰灯谜。”〔4〕4近代湖州谜坛更是名家辈出。1907年,上海产生了一个声名远播的灯谜社团“萍社”,由吴兴姚洪淦,上海孙玉声等发起。还有被后人誉为“沪上虎头”的湖州人王文濡,字均卿。他负责编辑“萍社”谜家作品集《春灯大观》,其在序中所述“而我浔张君子良,蒋君山傭,亦厕其间,皆于此道三折肱者”。这里的“浔”,即湖州名镇南浔。〔5〕5“左笔大师”费新我亦精于谜道。直至现代湖州谜人也是人才济济,杨志刚、莫志刚、吴融杭之“湖州三杰”脍炙谜坛,更有谈谦、邵卫星、林金元、章健儿、林百雄、俞永源、陈天伦、柯海临、沈氏昆仲(沈国祯,沈国瑞)、黄俊慧、胡桦、陈炜等等,以谜作丰富多彩,精巧清新而享有盛名。如是观,湖州民间灯谜活动历来兴盛,历代谜人更是佳作纷呈,而作为灯谜中的大项,字谜于古今湖州谜人有着不解之缘。

二、湖州字谜的发展

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也是汉字特有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它主要根据汉字笔画繁复、偏旁相对独立,结构组合多变的特点,运用离合、增损、象形、会意等多种方式创造设制的。字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字谜,指所有的文字词语谜,如字类谜、词类谜、句类谜等。狭义的字谜,指单个汉字的谜(本文叙述指后者)。

最早的字谜大约产生在汉魏年间。《后汉书·五行志》记,汉末献帝时,董卓擅权,颠乱朝纲,鱼肉百姓,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因而京城人民编制童谣: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童谣中的“千里草”,合为“董”字; “十日卜”合为“卓”字;“何青青”、“不得生”是说董卓虽然威势赫赫,但总逃脱不了人民的惩罚。

字谜是古代文艺作品中的重要组成,谣谚、诗歌、小说、戏剧及各类文艺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魏晋两北朝的字谜初起时期,古诗歌谣就已经充分吸取了字谜的各种表现形式。清·翟灏《通俗编·识余》记,六朝乐府的子夜、读曲等民间歌谣中,就多以谐音法隐喻诗字之意。如:“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以“芙蓉”为“夫容”;以“莲”为“怜”(爱)。“朝看暮牛迹,知是宿蹄痕。”以“蹄”为“啼”。“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以“晴”为“情”。此种谜例无数,不可尽举。刘勰《文心雕龙·隐篇》说: “自魏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

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字谜就已经流行了。不少文人名士都嗜好字谜,引为雅乐。晋朝的潘岳、南朝宋国的谢灵运、谢惠连、鲍照,齐国的王融,梁国的萧巡之、陈沈炯等人,都制作了许多类似离合体字谜。

唐宋元明时期,制谜和猜谜的风气非常盛行。字谜也不再局限于文士之中,而是浸透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童谣歌赋、符瑞图谶、碑额书题、印章绘画、小说笔记、百戏技艺、酒令暗语中,都可以看到字谜留下的种种痕迹。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民百姓,皆以谜为乐,以谜为戏,竞相猜测,蔚为一时风气。宋·吴自牧《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记:"商谜者,先用鼓儿贺之。然后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本是隐语。……杭之猜谜者,且言一二,如有归和尚及马定斋,记问博洽,厥名传久矣。"正说明了当时字谜流行的盛况以及人们对能制谜、猜谜者的尊崇。而湖州灯谜自有记载起即与字谜息息相关。

宋代隐居湖州的胡仔之《苕溪渔隐丛话》记载有字谜,后集卷二十五:苕溪渔隐曰:“谜字自鲍照始以字体解释为之,《井土二字谜》云:(“土二”二字原无,今据宋本校补。)‘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二八,飞泉仰流。’‘乾之一九,从立无偶,坤之二六,宛然双宿。’故介甫《用字谜》云:‘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

同是宋代长居湖州的周密《齐东野语》第二十卷《隐语》中即录有字谜云:古之所谓廋词,即今之隐语,而俗所谓谜。《玉篇》谜字释云,隐也。人皆知其始于黄绢幼妇,而不知自汉伍举、曼倩时已有之矣。至《鲍照集》,则有井字谜。自此杂说所载,间有可喜。今择其佳者,著数篇于此,以资酒边雅谈云。用字谜云:“一月复一月,两月共半边。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六口共一室,两口不团圆。”又云:“重山复重山,重山向下悬。明月复明月,明月两相连。”日谜云:“画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又云:“东海有一鱼,无头亦无尾。除去脊梁骨,便是这个谜。”字点云:“寒则重重叠叠,热则四散分流。四个在县(縣),三个在州。村里不见在村里,市头不见在市头。”

明代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十三有猜字谜之事,以“长十八,短八十,八个女儿低处立”和“混沌看来一个字,四面看来四个不”射“楼,米”二字。

清乾隆四十五年,湖州人氏费源之《玉荷隐语》(附《群珠集》)问世。《玉荷隐语》中虽只录字谜一则“‘以羊易之’射字‘牮’”,但其所作其他谜作中多有字谜手法为之。离合者,如“‘殸’射唐文一句‘耳得之而为声(繁体)’”,又如“‘兄’射正蒙一句‘兑上缺’”,“‘吏’射西厢一句‘使人离缺’”等。会意者,如“‘猴’射古人名‘申生’”,又如“‘阿房’射古人名‘秦宫’” “‘婿’射曲调名‘一半儿’”等。而《群珠集》中亦是如此,虽字谜只录三则:“‘萤’射 字‘花’”,“‘维虺维蛇’射 字‘姚’”,“‘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射 字‘皆’”。但以字谜手法而作之谜亦不少,如,“‘士’射 诗序一句‘在心为志’”,“‘卡’射 左传一句‘上下相蒙’”,“‘梦’射四书一句‘觉后知’”等等,皆为雅正之名作。

清代湖州人氏温濂的《摩莲谜语》中载有字谜一则:“‘无尺土之封’射 字‘一’”,以“封”字损去“尺(十寸)土”而得“一”字,此离合手法于今日观之亦感清新,浑不觉亦百年矣!

至俞樾之《隐书》,其中字谜从数量上看有十三则之多,从质量上看其做谜手法多样,样样俱精,尤善会意。有运算法如“‘九十九’射 字‘白’”,又如 “‘其民三男二女’射 字‘妙’”,借代法 “‘蛇行’射 字‘起’”,用典法“‘隐桓庄闵僖文’射 字‘秦’”等等,皆是佳作。其可谓湖州谜人的字谜创作水平达至前所未有之高度。而其更是注意到了“撞车”现象,如有一谜“‘三画连中’射字‘車’”而后其有注(“按《说文》‘王’篆说解云:‘三画而连其中’。兹借用其语,又删‘而’,‘其’字。语意有别,勿猜‘王’字。”)。又如“‘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射 字‘臮’”(按:旧有此谜隐“徐”字,然“徐”字左旁实非二人也。兹用其语,别隐一字,勿猜“徐”字)。一谜如是,当知曲园老人治学之严谨,是为湖州谜人之楷模。

其后清光绪十八年周学濬编辑之《三十家灯谜大成》更收录有字谜二十条,其中“‘目字加二笔,不作貝(贝)字猜’射 字‘賀(贺)’”及“‘貝(贝)字欠二笔,不作目字猜’射 字‘資(资)’”之类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湖州人王文濡编辑之《春谜大观》自民国六年一月出版,其中录有湖州籍谜人姚劲秋,蒋山傭等人字谜作品二十余条,如“‘一半儿似僧,一半儿似官,杀的杀,走的走,分明是那个兄和弟’射字‘赏’”,又如“‘楚霸王自刎’射字‘翠’”,“‘三人共卜,二人旁观’射字‘從’”等等亦俱是构思精巧之名作,于今日观之未觉有陈腐之气。

直至当代,湖州谜人的字谜情结愈加浓厚。上世纪末,三明黄穆灿先生耗时十余载,先后编纂《中华字谜大全》和《中华字谜鉴赏大典》两书。期间,应黄穆灿先生多次专函致吴融杭、莫志刚。为此,湖州谜人数次进行专题交流、讨论,大家纷纷为之出力,献计献策,制作字谜超千则,约占总数的十二分之一,不但量大且质优,小小湖州能有如此作为乃为全国惊叹!这自然与一个个湖州谜人对灯谜,尤其是字谜的喜爱之心难以分割。

三、当代湖州字谜的特色

当代湖州谜人的字谜创作不单集前人创作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又各臻其妙,“如杨志刚的雍容,与其精书法篆刻有关;邵卫星的整肃,与其精数理工艺有关;章健儿的工确,与其熟通音律有关;谈谦的挥洒,与其诗学浪漫有关;林百雄的坚毅,与其艰辛创业有关;莫志刚的紧缜,与其医疗诊切有关;林金元的绵丽,与其研古琢玉有关”〔6〕,并在传承南派灯谜和北派字谜的过程中共同勇于探索,不断发展创新。“所制之谜立意高格,于人益智教化。先文理,诗理,然后通谜理,谜面通达顺畅.语句优美清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7〕6

如:池边残月,柳丝常伴钓丝悬(字一)沸

了却空山入雨中(字一)函

梦里夜残灯未烬(字一)焚

枕石为床松边卧(字一)磨

环山落雁临川斜(字一)畛              (以上杨志刚作)

“折得柳条穿白鱼”(字一)卜

梅花正谢隐无声(字一)麝

“草径入荒园”(字一)曲

如来万古同(字一)藕

“今日得宽余”(字一)曰             (以上莫志刚作)

独数流萤晚晴初(字一)猖

凡心难解红丝断(字一)恐

芳草迷离接六桥(字一)旁

履印双双立美人(字一)雈

孤鹜斜飞天上下,长虹倒卧水中央(字一)态     (以上吴融杭作)

心心相印图改革(字一)洛

心系画堂深深处(字一)思

日落西湖映六桥(字一)溟

遥看芳草近却无(字一)方 

“会当凌绝顶”(字一)云           (以上邵卫星作)

丹心一点血凝成(字一)盘 

休自志短任消沉(字一)想 

牵肠挂肚空对月(字一)场

“竿头日进古人言”(字一)申 

孤兰一茎若含羞(字一)丑       (以上林百雄作)

秋云无私傍日来(字一)烜

鼙鼓声声壮志存(字一)士

卧看日已侵半帘(字一)幔

夕照未央春暗消(字一)殃 

木石前盟今世了(字一)碟          (以上林金元作)

思儿念女泪双垂(字一)姚

似玉无瑕半含苞(字一)葭

梨香院十二女伶(字一)管

堞下春泥尺不盈(字一)屉

沉舟侧畔任游弋(字一)忒              (以上章健儿作)

开弓射千里(字一)马

宛若一川水倒出(字一)滞

自友分离春已尽(字一)夏

洋务运动风云起(字一)痒

岁末年尾,梅花点点枝头放(字一)麟         (以上柯海临作)

断桥曲径人迹疏(字一)极

书寄行人凭鱼传(字一)衡

隔江衰草掩落红(字一)络

轻舟点点浮天际(字一)送

横川日落送离人(字一)春            (以上黄俊慧作)

安得淑女人作偶(字一)寓

求人挑刺严约束(字一)制

云卷云舒乱众山(字一)帚

日又消沉旧梦中(字一)曼

云将销魂是别离(字一)魑    (以上胡桦作)

花香散后早别理(字一)莉

“乘月期招寻”(字一)其

牵牛待日银河畔(字一)星

李落庭前夜半时(字一)床

涛起天倾心悸动(字一)添 (以上陈炜作)

近几年来,湖州谜人又在此基础上积极开拓,勇于发展,提出了有画面,有故事,有内涵的“三有”观念,使之具有动感,富有感染力和生命力。7〔8〕

如;月照浮梁江水溅(字一)腔

作者:莫志刚

“月照”自然有月在旁,而一个秃宝盖恰似浮梁一座。最妙处在于“江水溅”三字,惊涛拍岸,江水四溅,“江”字的三点水飞溅而出,溅的浮梁上下处处皆是,即形象的成了一个“穴”字头,再加上已失去水之“工”,一个“腔”字跃然而出,一幅动感跳跃之画面亦呈于眼前。

“泉眼无声惜细流”(英文字母一)Q

作者:莫志刚

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此番意境虽曰无声却具灵动,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燕剪半舒马蹄前(字一)煎

作者:林金元

此谜双扣“燕剪半舒”得“煎”,“ 马蹄前”亦得“煎”。见斯面,如见国宝“马踏飞燕”,一幅奇妙的画面跃然纸上。骏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底字“煎”亦延续此画面,四点若马蹄,剪尾燕子飞之于前。极富有动感,美感。

于创作方法而言,现代湖州谜人亦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有了诸多心得。

(一)总结了“十六字法”(生字熟用,熟字生用;实字虚用,虚字实用)

例1:占卜三回保乌纱(字一)宝

作者:莫志刚

是谜萝卜的“卜”本为熟字。于谜则借用一字多用,为熟字生用的用法。一个“保”字将“卜”字藏于 “三”与“宀”之中,与之巧妙结合而成。

例2:一行遗迹前后留(字一)煎

作者:莫志刚

拙作以“....”象形“一行遗迹”;原同属方位字的“前、后”现却一分二,“前”并非虚指方向而直接作为实字使用,“后”指示“一行遗迹”所在的方位,致使“前”成了虚字实用。

例3:疑似小桥云上架(字一)尝

作者:柯海临

“小”字本只是来修饰“桥”而已,是个虚字,而在此谜中“小”直接参与了谜底“尝”字的架构,这就是“虚字实用”。

例4:欲裁征衣剪又难(字一)截

作者:林金元

此谜曾在谜坛一时传为佳话。除面句儒雅,情景交融,“三有”齐备外,构思亦巧妙。巧妙就在于“熟字生用,虚字实用”。“ 裁”字一般作为减损字在字谜创作中屡有用到,而在此谜中它的用途是谜眼,此即“熟字生用”。而“征”字原只是于“衣”字组成偏正式词语来特指其为“征衣”,一般只虚化处理,与成谜无关。而在此谜中它却另有任务,它变为一个动词,起“征用”之意而成了减损字,减损去了“ 裁”字中的“衣”。是为“虚字实用”。

(二)创新方位字

字谜中的方位字根据汉字结构指示方位,如东、西、南、北、中、内、边,高,低、上、下、左、右、心、里、畔、顶、底等代表方向,又如前、后、先、始、终、首、头、尾、起、初、末、端等代表次序,在使用离合法创作字谜时常会使用到。而湖州谜人不断探索,创新,发掘了许多新的方位字和使用手法。

(1)开发新字

开发新字是从汉语、特别是古汉语中汲取营养,寻找新的带有方位指向含义的汉字来拓展字谜方位字的来源,如峰、谷、天、面等等。

例1:春山峰谷分外明(字一)八

作者:莫志刚

此谜以 “峰”为方位字,故“峰谷”乃是“谷”最上部“八”,并与“春山(象形双眉)”、“分外”形成三重扣。

例2:战机蓝天破云端(字一)茉

作者:莫志刚

此谜以“天”为方位字,故“蓝天”为“蓝”最上部“卄”,“小”象形战机,“端”仍指示方向,“云端”即为“二”。

(2)创新运用

创新运用是在作品中灵活使用传统方位字,特别是结合“十六字法”,以词性变化赋予字谜新的面貌。

例1:西北翻身样变新(字一)比

作者:莫志刚

原同为方位字的“西北”分开使用,其中“西”仍是方位字,“北”则是虚字实用,故“西北”实为“北”的西侧,一旦“翻身”便是新字“比”。

例2:左右拼得战死归(字一)摒

作者:莫志刚

原方位字“左右”指示结构而非单纯的方位,实指“拼”的左右结构,又以“战死”会意“尸”,用“归”将各个部分整合。

例3:高山东南是齐鲁(字一)岽

                                              作者:章健儿

此谜双扣,后半部分意扣“齐鲁”即山东。而前半部分将同是方位字的“东南”分开使用,“东” 虚字实用,“南”作方位字,将“东”置于高处的“山”之“南”,而成本字。

例4:欻忽南去翔鸥鸟(字一)欧

                                                作者:吴融杭

此谜中有一明显方位字“南”,而此“南”非彼南,在此并不作为方位字用,而是以五行借代的方法,熟字生用,以南扣火,用以代示“欻”字中的“火”。如此用法,跳出了方位字的藩篱,可谓新颖。

以上均为湖州谜人在字谜创作中关于离合方法的运用,而字谜除离合外,尚有会意,谐音,象形等多种方式,现代湖州谜人对此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三)会意

会意法是灯谜中传统的技法,与离合法一同被称为灯谜猜制的两大法门。由于汉字存在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的现象,在字谜创作时以会意解底容易造成一谜多底的弊病,故谜人较少使用。但只要严格把握诗、文的原意,准确传达必要的信息,会意法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甚至能起到枯木逢春的效果。〔9〕湖州谜人恰恰精于此道。

例1:“只愁今夜里,少一个麻姑搔背眠”(字一)爬

                                          作者:莫志刚

此谜面句出自清代戏剧作家孔尚任所作《桃花扇》中《会狱》一折里的唱词。用的是“麻姑搔背”的典故。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云:“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句中所云剧中人身处牢狱之中,周身的不自在,入夜又如何睡得安稳,此时他就巴望着有仙人麻姑用纤长似鸟爪的手来为其搔背,使他可以安然入眠。其句精炼出两个字“巴”和“爪”,将此二字结合起来,一个“爬”字,稳稳当当的出现眼前。

例2:“邻家鞭笋过墙来”(字一)筵

                                             作者:杨志刚

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春日》。“鞭笋”, 是指竹鞭的先端部分。邻家之竹过墙而来,非竹之延伸而何,“筵”字正其事也。

例3:羊续悬鱼世所稀(字一)鲜 

                                                        作者:黄俊慧

典出《后汉书·羊续传》: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形容为官清廉,拒受贿赂。本字双扣,一乃“羊”续之“羊”与所悬之“鱼”应典而成。二乃赞羊续,区区一鱼耳,清廉如此,世间稀少鲜有。此谜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四)谐音

例1:峰岭有松朗读功(字一)肱

作者:莫志刚

此谜以“厶”象形“峰岭”,“松”从名词变为动词,将“有”从上下结构变为左右结构扣底,根据“功”与“肱”同音,用“朗读”加以提示。

例2:竹木桥头入厕声(字一)策

作者:莫志刚

此作以“冖”象形桥,与“竹”(“”)、“木”结合,根据“厕”与“策”同音,用“声”提示谐音而成谜。

例3:北庄星移鸦声起(字一)压

作者:章健儿

根据“鸦”与“压”同音,用“声”提示谐音,“星” 象形“、”,通过“移”将“庄”从字形上加以改变。

(五)象形

湖州谜人对于象形手法尤为喜爱。象形本是我国古代造字六法中最原始的一种方法。东汉郑玄《周礼注》有载: “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这种用笔画结构,描摹实物形状以表达文义,有固定读音的象形文字,惟妙惟肖的用笔画勾勒出了客体的视觉形象。而在制谜中却反其道而行之,用底字既定的字素去表示客体的形状,这就是灯谜特有的“象形制谜法”。〔10〕经从古至今谜人的不断摸索实践,有了许多约定俗成又形态生动逼真的字素。如以“人,亻”比雁阵,“干”比“蜻蜓”,“亦”比蝴蝶,“之”比舟船,“八”比愁眉,“介”比亭,另有四点底比马蹄,点比星珠瓜豆等等,不胜枚举。而湖州谜人不满足俗套用现成的象形字素,刻意求新,又推出一批构思新颖,形神兼备的象形字谜。并认为象形谜的创作,是形象思维的发散,艺术同宗共源,象形是国画技巧在字谜中的渗透和再现。字谜作品中借用工笔、写意技法创作象形谜,不仅能提升字谜内涵,更能使字谜作品展现艺术美感,是审美情趣的独特体现。〔11〕10故将象形字谜细分为写意、工笔和兼工带写三类:

(1)写意

写意艺术的创作状态相对于写实艺术、工笔画的创作状态而显示出来,它更洒脱,更自由,更随意;怀抱更疏散、倾吐更直接、性情更透明——一种解衣盘礴,不为法束的状态。

例1:“鱼虾泼泼初出网”(字一)心

作者:莫志刚

面句出自元代萨都刺诗《初夏淮安道中》“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采用写意手法,“心”中下方呈弧形的一“乚”犹如起水的渔网,其旁三“丶”分列左、上、右三个方向分别象形“泼泼”之“鱼虾”。

例2:“枯松倒挂倚绝壁”(字一)卜

作者:吴融杭

面句出自李白《蜀道难》,那一“丨”恰似如削的悬崖绝壁,而那一“丶”则更是神乎其笔,倒挂之枯松老枝。寥寥两笔,仿似一幅气势不凡的写意山水,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之境跃然纸上。

例3:“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字一)一

作者:莫志刚

面句出自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登高远眺除了隐约横在眼前的长城之外,“内”与“外”惟余莽莽,乃是运用写意象形。

(2)工笔

工笔以细致的刻画、准确的造型和精微的色彩进行严谨的创作,其作品呈现工整、工细与工丽,作为一个绘画术语,在清代才得以出现。

例1:“响当当铜豌豆,铁铮铮石磨盘”(字一)点

作者:莫志刚

“点”,看似简简单单,上下结构,寥寥九笔,然经妙手施为即呈现出一幅别开生面、颇不简单的景象。下面四点恰如散落在盘上的“响当当铜豌豆”,其上部分绝似那“铁铮铮石磨盘”,磨石和木把立现眼前。其工笔手法可谓工整契合。

例2:“山外青山楼外楼”(字一)赑

作者:莫志刚

此谜运用工笔手法以“人”描摹青山,然青山更显错落有致。又以三个高低不同的“冂”喻“楼外楼”,颇切诗意。整个画面极为生动,极具气势。

例3:点点流莺藏柳树(字一)卵

                                                   作者:吴融杭

“卯”不单是“柳”字的一部分,且酷似一棵亭亭玉立的柳树,中间一“丿”和一“丨”即为树干,而两侧之笔画又如同枝桠垂丝。中间两点正是藏于其中的点点流莺。此字每笔每画皆为构图所用,其工笔手法何其妙哉!

(3)兼工带写

一幅画中的形象,有笔法工整细致的部分,亦有较放纵写意的部份,兼工带写是用工、写二种笔法,表现出物象的形与神。

例1:身段三围髀肉生(字一)韦

作者:莫志刚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有云:“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笔者自撰面句,底字虽只四笔,但在运用兼工带写的手法作用下,较为形象地刻画了想要传达给读者的画面。

例2:权柄连着铁交椅(字一)片

作者:莫志刚

当官谋位,不思百姓,无过为功,坐享其成,亦示警喻。运兼工带写,以“丄”形其“权柄”;取“h”象作铁交椅,合成谜底“片”字,是为一则佳构。

例3:柳枝竹叶荫蓬船(字一)监

                                                        作者:吴融杭

两“丨”若长短不一之柳枝,有诗云“月映竹叶千个字”,以“个”象形“竹叶”自是相得益彰。而“皿”字正恰如江南水乡间飘忽来去的乌篷船。而一个“荫”字,即将一艘乌篷小船停泊柳枝竹叶遮荫下兼工带写的画作呈现眼前。

以上几则字谜可看出千姿百态的象形字素一旦融入字谜,便觉灵通运活,趣味盎然。它之所以能达到如此艺术效果,择其要旨,唯求其形之“神似,即摹物的“似与不似之间”。神似则脱俗,形似则显板滞,正是中国写意画之笔意,虽著墨不多,恰巧能用汉字较简单的字素来体现。湖州谜人巧用点睛一笔,即可摆脱单纯离合的雕琢而显得灵动,又能避免会意的空泛而达传神的佳境。〔12〕11

谜界戏言“字谜难制易猜”,立意、情景、境界、格调、字素、结构、平仄、创新,方方面面很难驾驭自如,一个字谜佳作的诞生,是谜人多年心血的积累,一朝灵感的迸发,虽只一字却千金难换。正如深圳赵首成先生所云:“盖字谜易猜而不易制,欲成无垩无膜,巧出天然之佳构,更是谈何容易。”〔13〕12而纵观湖州古今谜人,谜事,谜作。可发现湖州谜人对于字谜却是乐此不疲,并创作出如此数量丰富而又质量上乘的佳作。作为文化艺术创作,它势必会受到当地的文明程度、风俗礼仪、地域环境、历史名人诸多因素熏陶和影。以笔者浅见湖州谜人的创作趋向原因有三:

一是深厚文化底蕴影响。湖州自春秋战国建城以来,抚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风流人物,吸纳了无数的名流学者,高士闻人。西晋“八王之乱”之际,湖州相对较为稳定,中原士族和民众纷纷南下避祸。其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谢安和谢琰父子均先后任湖州郡守。至晋末混战,长兴任陈霸先灭梁而建陈朝,湖州还一度成为南方政治中心。随着经济,文化的日趋兴旺,出现了沈约,陆静修,吴均等文化名流,唐代出孟郊,皎然,陆羽,张志和……宋代有张先,叶梦得等诗文名家,并有胡瑗应范仲淹举荐来湖执教,首创“因材施教,明体达用”的“湖学”。至元代更是出了赵孟頫,管道升夫妇及其子赵雍,外甥王蒙(元四家之一)。明代有小说家凌濛初,戏曲家臧懋循。清代则出现了“朴学大师”俞樾,“书画大师”吴昌硕,沈尹默,诸乐三等诸多名家。历代文人的文化趋向、艺术风格深深体现着“崇雅”,“雅”是至高的格致,是君子修养、节操、情趣、风范的标志。这“雅”则表现属于自然,归于自然,返朴归真,天然情趣的意境,而这天然情趣的意境势必是流畅。凡此种种影响着湖州谜人,令包括字谜在内湖州灯谜总自然的流露出儒雅之气,书卷之气。

二是舒适地理环境影响。地处太湖南岸的湖州,西倚天目,双苕蜿蜒,历来以山水清远著称。境内田陌交通,河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湖笔的潇洒自如,紫笋的明澈清香,丝绸的绚丽典雅,丝竹的悠扬流畅,垂柳的袅袅多姿,苕溪水的委婉灵动,〔14〕均给与了湖州谜人独一无二的深情感触,并将之融入了作品中,使之又带有了一股大家之气,高远之气。

三是新时代的追求。湖州虽是千年古城,但也在新时代焕发着勃勃生机。长江中下游平原,环太湖地区,大杭州湾,上海自贸区等等都与湖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湖州一直以来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湖州人一直跟随时代的脉搏,锐意进取,积极向上。处于其间的湖州谜人们也秉着一种不断专研、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精神,进一步丰富优化灯谜艺术。这又使湖州字谜带有一番鲜活之气,锐勇之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传统文化时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

当今,湖州字谜的理论探讨和创作实践,在不断地践行中,萌生出新的发展活力和态势,无论是在文化理念,还是内容形式,以及传播手段,正经历着继承中的开拓,发展中的创新,成为湖州灯谜发展的亮点。

参考文献:

[1]吴融杭.湖州灯谜之主体风格[M].《湖州灯谜》,2014

[2]闻春桂.湖州灯谜序二[M].《湖州灯谜》,2014

[3]吴融杭.湖州灯谜之主体风格[M].《湖州灯谜》,2014

[4]杨志刚.试论湖州灯谜之现状与发展趋向[M].《湖州灯谜》,2014

[5]吴融杭.湖州灯谜之主体风格[M].《湖州灯谜》,2014

[6] 吴融杭.湖州灯谜之主体风格[M].《湖州灯谜》,2014

[7] 胡桦、陈炜.花自长春蜡不封——读莫志刚字谜有感[J].《中华谜艺》,2015

[8]胡桦、陈炜.只说形模已珍美——再读莫志刚老师字谜有感[J].《中华谜艺》,2017

[9]莫志刚、胡桦、陈炜.试论字谜创作的开拓和发展[J].《中华谜艺》,2016

[10]杨志刚.千姿百态,灵活多变•谈象形字谜[M].《湖州灯谜》,2014

[11]莫志刚、胡桦、陈炜.试论字谜创作的开拓和发展[J].《中华谜艺》,2016

[12]杨志刚.千姿百态,灵活多变•谈象形字谜[M].《湖州灯谜》,2014

[13]胡桦、陈炜.花自长春蜡不封——读莫志刚字谜有感[J].《中华谜艺》,2015

[14]杨志刚.试论湖州灯谜之现状与发展趋向[M].《湖州灯谜》,2014

 

0 回复 | 直到 2024-04-25 16:43 添加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