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辽宁灯谜  ›  商灯絮语

郑百川:病谜例话

By wolf •  2019-07-18 23:40:29 •  2918次点击

郑百川:《病谜例话》
   索引

  
  谜病例话——引子 
  谜病例话——面底相犯 
  谜病例话——一字二用 
  谜病例话——歇后非谜 
  谜病例话——定目不确 
  谜病例话——一谜多目 
  谜病例话——用错谜格 
  谜病例话——滥用谜格 
  谜病例话——弄错谜底 
  谜病例话——鄙俗江湖 
  谜病例话——倒置扣合 
  谜病例话——重门扣合 
  谜病例话——扣合空泛 
  谜病例话——扣合呆直 
  谜病例话--------以偏概全
  谜病例话——当头用典 
  谜病例话——晦涩艰僻 
  谜病例话——支离杂凑 
  谜病例话——穿凿牵合 
  谜病例话——藏头露尾
  谜病例话——扣意未尽 
  谜病例话——神气不即 
  谜病例话——褒贬失当 
  谜病例话——通假相犯 
  谜病例话——用格相犯 
  谜病例话——认错字形 
  谜病例话——一谜多底
  谜病例话——一谜多格 
  谜病例话——一谜多病 

25 回复 | 直到 2024-04-17 05:48 添加回复
      #1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引子 
      
       灯谜也和人体一样,可能有各种疾病,有病的人,不能算是完美的人,有病的谜,也不能算是完美的谜。我们所说的病谜,是指那些在扣合上违背灯谜创作规律,音、形、义出现残缺的谜作。这类谜作自有灯谜出现就有,而且几乎处处有,时时有,人人有。随着灯谜实践的积久发展,灯谜理论的逐步完善,谜病渐为人觉察,指谪,诊治,从而引起更多人的重视、防避。但谜的毛病又如人的疾病一样,这病矫治了,那病会新生,自己康复了别人会重患,况且灯谜是文字玩意,文字的音、形、义变化微妙,谜作者的学、识、见差异万千,在创作上有见仁见智的借口,有古已有之的盾牌,或生病而不自觉察,或知觉而以为有趣.所以虽不乏指谪、诊治者,但病谜还是处处有、时时有、人人有,防不胜防,治不胜治,成为灯谜创作的一大妨害。 
      
       对于谜病,觉察人多,系统论述人少,更乏救治良方,有之,是零星的涉及,笼统的评击,号称中国第一部谜话(邃汉斋谜话》(1913)作者薛凤昌在是书中对制谜鄙俚、呆滞、隐晦、江湖气、冷僻等毛病加以评击时,着重指出:“谜之最忌者二,一曰俗,如乡人所猜之谜是也,一曰呆,如苏沪各地茶肆间,丐者所书之谜是也。”杨汝泉《谜语之研究》(1934)也列出制谜四忌:忌艰僻,忌穿凿,忌轻率,忌固执。著名作家徐枕亚《谈虎偶录》中借出谜有十忌:厥、呆、混、脱、割裂、艰涩、杂凑、直率、意义未尽、神气不足。潮人谢会心《辍耕谈虎录》更定十忌—一庸、俗、泛、僻、板、浅、支离、破碎、牵强、旁通。上述各家所提出来的制谜所忌,触犯了即成病谜。总观这些忌,或二或四或十,均以象征性的字眼来标示,用抽象的词句来说明,绝少具体的阐述,至于何谓直率、怎样就呆、什么是脱……更少或未具体举例证实,使人读了贸然于可解不可解之间,问题是提出来了,但对谜病的防治,未能起实际的作用。 
      
       泰国潮侨李文宾先生有感于此,特在其谜论《灯谜二谈》中专辟章节,归结七忌,这七忌是:倒置,多格,多猜,当头典,用错典,剩字欠义,藏头露尾。逐类举出谜例,指出患病的所在,填补了系统论述的空白。这书,初学谜者读了,会明白很多道理,省走歧途,少犯弊病,但惜乎其中所举谜例无多,尚存在不具代表性,病症不明显甚至错诊等缺点,而且所开列的七忌,远远未能概括现有谜作中所存在的弊病,只能说是个草创之举。 
      
       近时,各地谜刊,不少开设谜病诊所,开展评劣活动。对各种谜病的诊治。不乏真知灼见,但限于刊物的篇幅,或流于点缀摆设,也只零敲碎打,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憾,而在刊物上评劣,也有得罪人之嫌,所以也终于开展不起来。 
      
       这几年,随着政治形势与经济生活的稳定发展,灯谜无论在活动上或创作上都经历着突飞猛进的过程,灯谜理论也向纵深迈进,特别是诸多“佳谜鉴赏”的专著、词典相继面世,使灯谜作者和爱好者从这些精湛的评释与提示中,得到了美的享受。但我们认为,所谓“鉴赏”其实应该包括评佳与诊病两部分,评佳与诊病,无论对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欣赏,其启发借鉴同样重要。然而,现时的灯谜鉴赏工作偏向评佳而忽略了对谜病的系统研究与论述。这对蓬勃发展的灯谜学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缺陷! 
      
       鲁迅先生在《不该那么写》中说:“凡是有志于创作的青年,第一个想到的问题,大概总是‘应该怎样写?’……在不难推想的种种答案中,大概总该有一个是‘多看大家的作品’。这恐怕也很不能满足文学青年的,因为太宽泛,茫无边际—一然而倒是切实的。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灯谜创作的“应该怎样写”?灯谜鉴赏家们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志于创作的青年可以免去茫无边际、不能领悟的烦恼。而“这‘不应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这就是我们编写《谜病例话》的用意。 
      
       这里,我们试图将现今灯谜创作中存在的常见病,包括带普遍性的和典型性的弊病,尽量加以分门别类,逐一指出其症结听在,且尽量多举例剖释。所举病例,或前人的或今人的,均从多年来出版的内外谜籍上征取,绝不凭空臆造,亦不自我讳疾,选例更是对病不对人。论述时参合前人的评说,注意今人的论断,提出编著者的见解,希企对患病者、未患病者的矫治防患有所稗益。


      #2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面底相犯 
      
      谜面和谜底含有相同的字,这就叫做面底相犯。 
      
      南朝顾野王的字书《玉篇》中说:“隐者,即后世之谜也。”宋代程大昌笔记《演繁露》阐发说:“隐者藏匿事情,不使暴露也。”所以用“回互其辞”为手段,以达藏匿事情的目的的文义谜,绝不容许面底有相同的字出现,出现了,无疑会暴露你想藏匿的事情,这谜就不成为其谜了。因此,底面相犯向来被视为灯谜创作的第一大病,清代著名谜家张起南先生就明确的说过:“谜之面底字最忌相犯。” 
      
      面底字不得相犯成了制谜的一大原则,几乎每个作者都知晓,都在极力的回避,但古往今来,犯这一毛病的谜作还是不少,归结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三:一、初学者不知此忌,不晓回避。二、一般作者创作时疏忽,以致无意相犯。三、有些作者意在出新,故意冲规突法。 
      
      面底相犯的病谜,出自外行(包括作者和编者)之手的,当以非谜视之,不在病例论述之列,这里着重举些无意相犯的谜例。 
      
      例1 不死还能见太平(猜新词语) 活而不乱 
      
      评释:谜面用陆游诗句,谜底以“活”扣面上的“不死”属反面击射;以“不乱”扣面上的“太平”属正面会意。全谜扣合紧贴,而以反击切题,更见生动,但其间面底都有一个“不”字,这就犯了制谜大忌。这个谜出现于《文化娱乐》的一次谜赛上,作者觉察后急改面作“身经两世太平日”,但已刊登出来,更改不及,遂成病谜。 
      
      例2 疑是地上霜(猜剧场用语) 本月上映 
      
      评释:谜面是李白诗,其上句是“床前明月光”,谜底用“月”字扣实诗意,将“本”字作原来解,使谜底从“这个月份上映(的影片)”变成“原来是天上映下来的月光”,面底审辨释疑,呼应得体,且本谜底在当时尚属初见。然而“上”字面底均有,明显地患了相犯之病。这条谜初刊于一油印小谜报,原作者旋于下一期声明相犯,更面为“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变成了问答体,避免了面底根犯。 
      
      类似的例子甚多,经常碰到的一条是“悬崖勒马”(猜外国地名)危地马拉。《新时期灯谜佳作集》卷首就有二则,一是两岸桃花夹古津(猜诗词学名词)花间派。一是万户萧疏鬼唱歌(猜五言唐诗句)多病故人疏。前者“花”字犯同,后者“疏”字触忌。 
      
      从以上几个病例的产生与刊登,可看出属一般通晓制谜法则的作者,谜作出现面底相犯的毛病,大都于创作时因底觅面,只从意义的替贴下功夫,一时迷于别解变意,忽略了个别字的两见,读来不易觉察。且可发现,这些谜大都扣合较紧切,别解有神气,这些好处象肺结核病人的面泛潮红,艳色一时掩盖了疾患,迷住了作者,瞒过了编者,骗过了读者,被制出来,登出去。 
      
      前人大概有感于此,以为“有时虚字万不能避,亦不妨相犯。”“舍此别无佳面……则实字也不必避。”(《橐园春灯话》)所以有“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猜左传)“微子则不及”等谜作堂而皇之留传后世。后人也有“吾闻其声矣未见其人也”射成语“其貌不扬”之作。然而面底相犯总惹人嫌,所以热衷用格者玩魔术似地创出个“露面格”来,想用它作救命稻草,使触犯制谜大忌的相犯谜得以名正言顺地存在。 
      
      如“投闲置散,乃份之宜”(猜黄冈竹楼记句)“公退之暇”。(以韩愈《进学解》文句为面,别解谜底使“退之”成为人名扣合题意。)此谜在报纸征射,居然有多人命中,但揭晓之日,主持者说明漏标“露面格”,一语泄漏了作者疏忽犯规的天机。为使面底相犯的谜作合法化,创格者还挖空心思地美其名为“偷香格”,或更以谜底犯面的字的位置分出:露头、露尾、露胫、露颈、露腰、露腹……等一大串谜格来。 
      
      但是露面谜毕竟有悖制谜法则,作者未能于创作时主动避让,偷懒取便听任相犯,乃竟借助谜格招摇挂出,无异于自我暴“露”其无能!所以很多人不愿采用,现代作者更少此类谜作,“露面格”成了淘汰的对象,这说明面底根犯的问题已得到普遍的重视,人人都在谨慎回避。 
      
      末了,顺便举一举明知故犯,冲规突法的例子。 
      
      例1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猜古文)二之中四之下 
      例2 似花还似非花(猜电影二) 小花 象不象 
      例3 颂罢青词花含笑(猜词牌二) 解语花 花犯 
      
      例1是古谜,故意以谜底来指出谜面“之”字的数量和位置,却不管面句的词意,纯粹是为相犯而相犯。例2故犯谜面,去除它的二个“花”字,存下“似还似非”来引出谜底的“象不象”。例3以第一底正面扣合题意,以第二底指出相犯的所在。以上数例,规亦冲了,法亦突了,但能否冲突出新意来,还是很成问题的。因为,“面底相犯”实在是灯谜创作的第一大病,这病一般人是生不起的,写过《打灯谜》的余真先生在《灯谜之我见》中就曾举例说过:“一跃渡檀溪扣象棋术语二‘跳马,过河’用《三国演义》刘玄德跃马过檀溪故事。近乎本义,不算佳谜,但为了追求谜目之新,故存之。初稿谜面作‘一跃过檀溪’,过字露面,可见落笔之不可不慎。”所以对于此一弊病,还是避之为好


      #3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一字二用 
      灯谜是文义谜,谜面与谜底的扣合,全仗字义间的替贴对释,讲究面无赘意,底无余义,虽作别解也须注意每个字在谜解中的作用,交代分明。故无论谜面还是谜底,其间个别字眼,若在对释时须起两种解意,这就犯了一字二用的毛病。 
      
      《评注灯虎辨类·格式·鸳鸯格》中有一谜:青莲子(猜白居易诗)紫薇花对紫薇郎。谢会心居士以为“恰巧底句对字适在中间,又可顿作两句读,一读‘紫薇花对’,一读‘对 限 郎”。妙在题面子字。既可对得花,又可对得郎,工巧异常。”?则谜妙在将谜底的“对”字用了二次,这是作者对谜材优势的充分利用,但具有这般可作一字二用的底材毕竟甚少,可遇而不可求,故会心先生于赞叹其“心思特巧,花样翻新”之余,又说:“得未曾有制谜如斯神乎其技矣!” 
      
      今人还有一谜:胡服(猜《卖炭翁》句)身上衣服口中食。这一则谜的成功,则在将谜面的“服”字作二次解释,面上似乎是“胡服骑射”中的“胡服”——胡人的服装,而实则以“什么是服”设问,谜底不怪其问的无凭,不厌其烦地作字义解答:服如果作衣服解,则是身上的衣裳;如果指吃药,那就是口中食了。“服”字有二音十六义,由于底材条件的限制,只能择要而举其二,读者于释谜解义,寻味畅快之际,是不暇以面上一字二用为病的。 
      
      制谜本无定法,所谓谜法是后人总结前人创作实践而分辨出来的。“一字二用”因作谜成功的机会不多,《辨类》终究未能定之为法,后人偶一用之,成谜于有意无意之间,未能细作审究,对于因之而滋生出来的毛病,更未引起注意,所以历来论谜者尚未触及。这里试举一些因“一字二用”(包括在面和在底)而成病的谜例: 
      
      例1 僧推月下门(猜离合字) 尚手掌撑 
      
      评释:这个谜曾在《灯谜指南》上讨论过,原作者以为“略有小恙”,但又敝帚自珍“舍不得放弃”,拿出来求“一个好的补救方案”。然而见仁见智,却有谜友认为这谜“完好无病,不需要什么诊断”。这条谜真的“完好无病”么?我想,这是不必评谜家也不会同意的判断!这谜除了以尚代和尚,犯了以偏扣全外(以章旨会意出和尚,故“月下”不算无着落),其间谜底拆释,还犯了小结构一字(部)二用的毛病。正如兰金谜友所说的:“所谓离合字谜,应该是由一个母字分拆成若干子字,然后将分拆的子字与原母字排列组成谜底,以扣合谜面。拿‘撑’字来说,可以分拆成‘手’和‘掌’两个子字,与母字‘撑’组成‘手掌撑’;也可分拆成‘手、尚、手’三个子字,与‘撑’组成‘尚手手撑’等,但绝不能组成‘尚手掌撑’,因为‘尚’作为子字分离出来后,就不应再有‘掌’字了。”经此缜密的分析,其间“尚”字用了二次就显而易见了!这是极不符离合字离合的规范的。 
      
      例2 斩草除根(诗品) 如日之曙 
      
      评释:这个谜属拆面就底之法,所谓“拆面就底”,《评注灯虎辨类》给下的定义是:“须先审定谜底,然后措词挂面,于题面之调遣,或分开字部,或拆散字画……使之表里关映,确切不移。”这个谜就是先从谜底“如日之曙”会意出“旦”的义,再以成语挂面,面句入谜立意是斩掉“草”字的草部,再除去它的根部(象形),只存下“旦”部,“旦”就“如日之曙”了。对于谜法的运用,是无阂可击的,但问题就出在那个借以拆的“草”字,既言斩草,很可能就连整个“草”字都斩去了,若从整句会意,充其量也只能除去“草”的直划,要既斩草又除根使存下“旦”部,整个谜面非做成“斩草草除根”是解释不通的,而作谜者正是按“斩草草除根”的解释方法成谜的,所以说他的毛病在于“一字二用”。 
      
      例3 荷戟独旁徨(猜离合字) 一丁彳亍行 
      
      评释:“两间余一卒,荷戟独旁徨”是鲁迅先生的诗句,用其下句为谜面,是说天地之间,这会儿只存下一个兵丁(卒)在 茇 (旁徨不前之状)行了。谜底将个“行”字,按字划拆成短语,很能传达题意,也拆得巧妙,然而这谜的毛病,也如“尚手掌撑”一样,将行字拆成“彳、亍”,又将“亍”拆成“一丁”而同时用于谜底,这个“亍”部被用了二次,而其成谜扣面,正正有赖于这有毛病的两用,所以此谜宜作病谜看。 
       
      
      例4 一心学口技(猜成语) 志在四方 
      
      评释:这谜的毛病在谜底“方”字两用,既欲与“四”字连词为“四方”来扣面上的“口”,又要单独去解释面上的“技”,这是较为明显的失误。 
      
      例5 江水暴涨(猜民间音郑? 西河大鼓 
      
      评释:以“大鼓”来扣合“暴涨”,虽不接亦不离,从整个谜的串解来说,还是可以通过的。但欲以面上的“江水”来笼谜底的“西河”,初看似乎是以泛入实,难以解释,但仔细推敲起来,可以发现,作者是企图以“江”字的“水”部是在字体之“西”(地图方位),而又以“江”来释河笼底,这么一来,“江”字就非用两次不可了,成谜就显得极其勉强。 
      
      例6 十日约会在花前(医疗名词) 草药 
      
      评释:这是一则拆合字谜,谜底的笔划都在谜面间显露着。这种以字部明作拆合的字谜,谜界有“半露面”之责,其实大凡字谜(尽管谜底多字),都离不开笔划的增损离合。单纯以文义会意,暗企字部来离合,固然也可成谜,毕竟路子过狭,难免晦涩多底,故也只是制作字谜之一法而已,未能顶替也不能排斥以字部明作拆合之法,就是“半露面”的立论者,除非他不作字谜,作多了,终难免明作拆合。所以,尽管这谜的字部过显露,以至悬猜之时可以不索而破,我们也不必过于责备,以此点为病,有病者,在于“花”字须用两次,因为要并成“草药”,按面上提供的一个“花前”是不够用的。 
      
      例7 阳光四射泊水流(猜地名) 甘泉 
      
      评释:读谜面,或许有人会对他的造句、意景加以批评,但制谜者水平高低,各凭天赋,作为一则普通谜作,不必过于求全。其中可取之处,在于将“甘”字看成一个发光的“日”头,以“阳光四射”设面,始作俑者是个聪明人。但是用“泊水流”来射“泉”字,就差劲了,按制谜惯用手法,一个“泊”字就可另行组装成“泉”了,现在用“泊水流”也是按制谜的惯解,将“泊”的水部流失,但这一流失,“泊”就只剩下“白”了,要它成“泉”,想必是作者又将已经“流”去的“水”再流了回来,这就难免“一字二用”之嫌了! 
      
      例8 东南西北造良田(猜朱德诗) 四面山相连 
      
      评释:“东南西北”是四个方面,而“田”字无论从四个方面看,都是由山字组成的,作者造面立意想必如此。而以底释面,“四面”对贴“东南西北”是确切不移的,“四面山相连”而成“田”字也很巧妙,而且在谜界已是用老了的方法,当无疑义。但经这么一释,就释出了“四面”用了两次的毛病。 
      
      制谜重灵感,更重因材施用,恰当地运用谜材,能化腐朽为神奇,应用不当,即成谜病。一如古之西施,姿质殊美,然天下美人何可胜数,西施能独魁其首者,据说是她有心痛之疾,每发作,捧心颦眉,神气间有一种难以言表笔述之韵态,这大概是后来研究者所说的“病态美”,说明她病得恰到好处,这病换个人来生恐怕就不行,学学样更不行,天下因效颦而出丑的总还会有,这正是庄子所说的:“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制谜的道理与此绝无二致,特别是像“一字二用”这样几乎是凭机缘方能制出的谜作,若不着意追求,只是随便摹仿,是很容易弄出毛


      #4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歇后非谜 
      有些谜作,谜面与谜底扣合,类乎歇后语,虽很谐趣,但没有别解,缺乏谜味,灯谜行家称之为“歇后非谜”。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在民间口头流传,为群众所熟悉乐用,大多是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隐去后文,以前文示义,使人联想会意,产生共鸣,达到隐喻指事,或折讥讽的目的,比如要说用不了多久,就说“兔子尾巴”,听者就知道他是说“长不了”;要驱赶不欢迎的客人,就说“二山相叠”,它的潜台词就是“出”!要说情况逐渐好起来,就用“芝麻开花——节节高”来比喻。“歇后语”说出来的前文是比喻语,用形象的语言来引出后文,而后文是前文的解说语,揭示出前文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歇后语在人们的口头创造、流传、成形,大多有固定的说法,所以可以只说前文而不必带出后文,听者自然心领神会。而我们所说的“歇后非谜”的谜,也用后文解释前文的方法来表达,只是未经流传、成形而固定下来的歇后语而已,所以说它非谜。 
      
      歇后语在很大程度上与“回互其辞”的隐语相似,而灯谜是从隐语发展而来的,专以文义的替贴和字形的拆合来供人猜射,灯谜还注重别解,而且讲究别解在底。如果把灯谜的谜面也称作前文,谜底称作后文的话,那么灯谜的后文就不单单是前文的解说或引申而已,它还把前文所示的义,通过文字字义的转移,解释到别种意思上去。扣合得好的灯谜,因别解而具谜味,灯谜的趣味与歇后语的谐趣不同,这点不同,是很微妙的,但对于一个已人谜道者来说,还是不难加以分辨的。 
      
      这里举一个歇后语,及据此歇后语创作的灯谜,以见两者之区别: 
      
      歇后语:围棋盘里摆象棋——不对路数 
      灯 谜:围棋盘里摆象棋(论语) 子路不对 
      
      评释:民俗间如果要说某人某事“不对路数”,说的人会用“围棋盘里摆象棋”来引喻,因为围棋和象棋是两种不同的棋,围棋棋局纵横各十九道,共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棋子分黑白二色,下子没有固定的路数;象棋棋盘由九根直线和十根横线组成,中间划定界河,一方十六子,子各有名称。各子走法不同。所以听他说“围棋盘里摆象棋”,你就会知道那是“不对路数”了。通过形象的语言,隐示出所要说的真正意思,所以这被说话者隐去的后文,是不作别种解释的。 
      
      灯谜就不同,用这个歇后语的前文来作谜面,要求猜出的是《论语》中的句子,它的后文先就受到这个谜目的限制,而猜出来的谜底“子路不对”,乍看与歇后语的后文意思一样,只是字面略有不同而已,可是,这“子路不对”原来却不是指行棋的棋子的路数不对,它那“子路”是人名,这个人也叫仲由,是春秋时大教育家孔丘的得意学生;“不对”也并非错的意思,它的原意是“没有回答”。用“子路不对”来射谜面,就变成棋子下的路数不对了,这就叫别解,这就是灯谜与歇后语本质上不同之处。 
      
      “歇后非谜”,本是个很浅显的问题,大凡作谜者都不会将两者混淆的,但初学者就保不住会弄不清爽,而要制出歇后式的非谜来,何况《中国谜语大观》之类皇皇巨著,就将此类“歇后”的东西,当成谜作而大量收集在册。因之将它列为谜病,予以揭露就很有必要了。这里附录这类“谜”作一撮,以见大概。 
      
      ①盲人摸象(猜成语) 不识大体 
      ②孙大圣的筋头(猜成语) 一步登天 
      ③苍蝇护狗屎(猜成语) 臭味相投 
      ④木偶人坐轿(猜成语) 不识抬举 
      ⑤娄阿鼠算命(猜成语) 作贼心虚 
      ⑥张飞钻进树洞里(猜成语) 英雄无用武之地 
      ⑦糖果广告(猜成语) 甜言蜜语 
      ⑧娱乐场剪彩(猜口语) 开玩笑 
      
      “歇后语”还有一种是引用成语或前人成句,字面上只用前面部分,歇却其后面部分的词语,而本意实在于后面部分,例如:唐代唐彦谦《长陵诗》:“耳闻英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抔”:三尺指的是剑,用《史记·高祖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语;一抔指的是土,用《史记·张释之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语。诗文引用,常见的还有如:“友于”指兄弟,用《书经·君陈》:“惟孝友于兄弟”等,又如“下马威”原是“下马威风”歇却“风”字而成的词语。这些歇却后文的词语,应用久了就固定下来,不过写作时喜欢应用者,亦会引来“文章似歇后”(明杨慎《丹铅杂录》语)的讥评的。 
      
      这类歇后,在灯谜中亦多见应用,应用得不当,就有“藏头露尾”之病,“藏头露尾”已专节论述了,这里不再重复。 


      #5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定目不确 
      谜目在整个谜作中是个关键,它限定了猜射的范围,定目确切,使入有所依循,探骊得珠。如果谜目定得不确切,使猜者空费心思误入歧途。“定目不确”包括定错谜目,定目过宽,巧立名目等。 
      
      定目不确的谜作时有所见,特别是诸多报刊上公开征射的谜题,其中多人未能命中的占很大部分就是定目不确的,最使人反感。这是作者制谜定目时,对谜底归属的无知或疏忽,亦有一部分出于怕定目范围过小容易被猜破,而故意将谜目定宽。作谜者若能设身处地为猜者着想,又不满足于一知半解,把定目看成制谜挂猜成败的关键,认真定好谜目,是个可以避免的毛病。 
      
      谜病例话——一谜多目 
      一谜多目,虽串底释面分毫不爽,但因它凑成的谜底分属于不同的类目,这样的谜挂出求猜,使人费心搜索,最令人望而生厌。赏释之间因其谜底性质不同,支离杂凑,而抵销它的韵味。这是制谜者因面觅底,强行成谜的产物。这种为制谜而制谜的一谜多目现象,古谜多见,现在谜界对此抨击者多,已相对地减少,一谜虽集多底,也必于相同谜目中求之。若以杂目凑底,虽扣合紧切,亦必被视为病。 
      
      谜病例话——用错谜格 
      使用谜格是用来改造谜底,使之就范配面,每个谜格有各自的格规,对猜者揭示谜底的特点,使之“知格通变”(柯国臻先生语),便于射获。所以杨汝泉在《谜语之研究》中说:“盖谜之用格,所以启示猜者,俾有迹象可寻,警歧途之路针也。”如果这个改造谜底,启示猜射的谜格用错了,必将使猜者循格规而入歧途,不复得路。而这谜作本身也就失去了猎射与欣赏的价值。用错谜格,也如标错谜目一样,都原子作者对谜格格规的无知和疏忽,能及时矫正,对谜作本身就不造成病患了。 
       
      
      谜病例话——滥用谜格 
      谜格既然用于改造谜底,若于用格之后,谜底结构或意义未有变化,这格就是滥用,如果用格之后,面底扣合反而差劲,那这格就更是滥用了。为便于辨别,光举个用格正例: 
      
      例1 日落川上寒(猜市名二 卷帘格) 冷水江 沈阳 
      
      评释:谜面诗意是说,太阳下山了(气温下降)江上就觉得寒冷了。合二个市名为谜底,如不挂格,词意是:在那寒冷的江水中,沈下了夕阳。那江水就不是因日落而冷了。所以只有在用了卷帘格之后,读底成“阳沈江水冷”,才明确了因果关系而切合题意,这谜用格是很必要的。 
      
      例2 江头望夜照清晖(猜千家诗句 卷帘格) 明月满前川 
      
      评释:谜面作“江水前头十五的月亮照耀着光辉”解,谜底按格卷读作:“川前满月明”,是很切合面意的,但“月满”和“满月”并无二意,都是十五夜月之称,用格之后底意并无变意。像这样用格而意义未变,就有了“终嫌造作”之弊,因此这格是可不用的。 
      
      同样毛病的如: 
      
      例3 偷龙转凤(猜三字经 卷帘格) 性乃迁 
      例4 保险喜欢看(猜画家 卷帘格) 张乐平 
      例5 康老子(猜电视演员 下楼格) 李长安 
      例6 何处着我(猜港艺员 下楼格) 余安安 
      
      用格之后扣合反而差劲的如: 
      
      例7 一封朝奏九重天(猜成语 卷帘格) 虚有其表 
      
      评释:面用韩愈诗句,他是说自己把《谏迎佛骨》的表章呈上皇帝(九重天)驾前。扣底用白描手法,只从面上的九重天着眼,用“虚”(指天空)来扣合它,卷帘就读成“表其有虚”,勉强成了“那表章就有了那天空”的意思,读起来佶屈聱牙,几乎文理不通。这个谜底如果不用格,按面意释成“天空之上有了那表章”,不是很顺畅可解吗?这谜不能“格用谜活”,反而弄坏了谜材。 
      
      例8 归来每日斜(猜论语句 下楼格) 夕死可矣 
      
      评释:本谜先在面上别解,将通常的回归的“归”附会为死。作者更为使谜底的宇序吻合谜面而用下楼格,改造谜底为“死可矣夕”,字序是恰合了,但那“矣”字无端梗在中间,读来十分拗口,比起不用格而将底直释扣面差劲多了。从这谜的用格,可揣知本者单纯注重字字扣死而忽略了笼意传神,动辄借助谜格;谜格之用,在这里就不单是“究失天然”了。 
      
      谜格是用来改造谜底,限制猜法的,一些谜如果在谜面上已对谜底的改造与限制作出提示,猜者读面即可会意,一般是不另标格的。比如:作者于谜面上先把字写反了,挂出来猜,猜者自会从反面着想,倘同时标格要人从反面猜,这谜格就属多余的。而且因为他滥用谜格,无异“此地无银三百两”,自我暴露其所隐,而自丧谜味。


      #6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弄错谜底 
      无下万物,皆可作为谜底,一个谜人,一生制谜无数,采作谜底的事物名称包罗万象,人们因此称谜人为“杂家”,谜人亦以博识自许,其实谜人的知识虽博而多浅,很多事物,只需知其名目,无需弄清内容,只求扣合确切,不求谜底实用。这么一来,就难免因见闻所限,使作谜的事物名称差错还不自觉,制成谜,挂猜刊登,贻误后人而见笑方家。 
      
      例1 离天三尺三(化工原料) 高岭 
      
      评释:“高岭”是“高岭土”(即日垩)的行业习惯简称,作填料用的。标目化工原料,就该用其学名或全称入底,只用“高岭”是不行的,不然“天那水”就称“天那”,“石炭酸”就称“石炭”,是足令行家膛目的。 
      
      例2 颠狂柳絮随风舞(猜中药) 闹杨花 
      
      评释:以“杨花”扣“柳絮”,是常见而确切的,以底击面,“闹”字也很生动,但可惜中药只有“闹羊花”而无“闹杨花”,闹羊花是杜鹃花科的“羊踯躅”花的药用名,这是音读造成的差错。弄错谜底,以中药名为底的谜作占数不少,如“续断”冠以产地称“川续断”,行业简称为“川断”,以此不规范的药名入谜,就可能拟出“东为巴,西为蜀”(猜川断二分)来。还有“泽泻”误作“一舍”,“郁金”讹为“乙金”等等,不一而足。中药名谜往往被列入科技名词谜类,以科技属目的中药名,入谜,还是用其规范化的正名为好。 
      
      例3 莲实(猜花名) 花不假 
      
      评释:以“花”射“莲”,以“不假”扣“实”,若勿嫌其呆滞白直,类乎童谜,以字对释倒还无懈可击,但就是花卉学专家也未必知道有花名叫“花不假”的。“花不假”成为花名,是抄录谜底者,由欧阳修《花品叙》:“(牡丹)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人直名曰花,不假曰牡丹。”(古文无标点)断句作“洛阳人直名曰花不假,曰牡丹。”作为牡丹别名而抄入的,这个弄错了的花名,因带谜意,惹得多人竞制,制出很多谜面来,那些谜,成了无益的劳动,而这个谬误还在大流其毒呢!可知以讹传讹为害之烈。 
      
      弄错谜底成谜,这谜作本身是不成立的,本不存在有病无病的问题,但刊登出来就易造成不良影响,贻误他人,特别是号称灯谜工具书的谜目大全之类,如将错误的谜底印集供人使用,那为害就更深远了,所以将弄错谜底的谜列入病谜之中,以期引起重视,使大家制谜用底之时,对生疏的底材,先考究而后用。 


      #7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鄙俗江湖 
       灯谜活动是高尚的文娱活动。现代灯谜提倡通俗大众化,但必须反对粗制滥造的庸俗之作,更须杜绝低级趣味和无聊黄色的东西。所以“鄙俗江湖”也应列为灯谜创作的一个毛病,引起灯谜作者们的警惕。
       《邃汉斋谜话》认为,“谜之最忌者二,一曰俗”。《辍耕谈虎录》把忌俗列为“十忌”之一。前人指摘的“俗”,是与典雅相对而言;他们还把“鄙俗”与“江湖”作为制谜的忌病相提并论。如《辍耕谈虎录》中说:“谜有时纯用俗语描写,然必须烂熟之句,并要俗不伤雅,方为可观。若用俗语,而加以撰作,则派别江湖,斯为下矣!”至于何谓“江湖”,民初谜家韩振轩等人是指不以经典成句入谜,随意杂凑的制谜手法。韩振轩还指出所谓“江湖”手法在当时的具体表现,就是自拟七字为面的北派谜。他在《小琅环仙馆谜话初集》中说:“北派呼南派为墨客,南派呼北派为江湖。谜尚典雅,若一入流俗,则非文人吐属,令人不耐。”
       北派谜中确有败笔。现举《丁嘤社谜选第一集》中两例:
       杨梅上鼻知后怕(猜泊号) 青眼虎
       开花馒头正四十(猜泊号) 笑面虎
       前谜中,“杨梅”指性病,取其色青;“上鼻”指眼;因俗语有“前怕狼,后怕虎”,故用“后怕”扣虎。后谜中,用馒头蒸开了花喻笑面;因旧有女子的性欲“三十如狼,四十似虎”之说,故以“四十”扣虎。这样的谜,的确有强拉硬凑、粗俗鄙俚的毛病。但北派谜中也有佳构。一概否定,则难免有流派歧见之嫌。
      
      前人指谪的鄙俗,是与典雅相对而言的,在讲究“谜面尤须确有来历,更不可随意杂凑”(韩振轩语)者看来,大凡未出经入典之作,皆称入俗。我们现在论谜,也以鄙俗为病,但时代不同,俗的涵义亦不同,我们非但不排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谜作,而且在一定场合还加以提倡。但必须反对粗造滥制,追求低级趣味、无聊黄色的谜作。前面说过,现在的灯谜是面向大众的,这就要注意她的社会影响,鄙俗的谜作理当摒斥。但对“俗”的认识人各有异,我们未能强定标准,只大略提出,留与灯谜作者自作鉴别取舍。 
      
      前人论谜,对“江湖派”每有微词,薛凤昌以为“一染此习,便失文人身份,故谜虽游戏,必非胸无点墨者所能从事。”谢会心在《辍耕谈虎录·十忌·忌俗》中说:“谜固有时纯用俗语描写,然必须烂熟之句,并要俗不伤雅,方为可观,若用俗语,而加以撰作,则派别江湖,斯为下矣!”可知所谓:“江湖”,还是针对作谜文字鄙俗而言的。韩振轩《小琅嬛仙馆谜话初集》对“江湖”说的较为具体:“至清末,废止科举,输入西学,国人皆以新学是尚,典籍等于废纸,隐语已流入江湖派,典雅之谜,已同广陵之绝响……”,“北派呼南派为墨客,南派呼北派为江湖。谜尚典雅,若一入流俗则非文人吐属,令人不耐……”,“自吴半村出,以七字为面,空疏浅陋,谬长坛坫,适为老妪所嗤笑,浅学之士,喜其易学,相率效之,风靡一时,制谜愈多,谜语愈不可问,此谜语之一大厄也。”韩子所指江湖谜派,因乏实例,未能确知,但从稍晚的北平《丁嘤社谜选》(第一集)中的大批此类谜作,可见大概,这里随便抄录几个,以作奇文共赏: 
      
      ①弄后半截吃大爷(志目) 念秧 
      ②爱斗口舌竟抓啃(石人) 鸡谈 
      ③猜谜粉面脸皮厚(戏目) 打花鼓 
      ④教子成人去磕头(泊号) 母大虫 
      ⑤短小下轇竟吃油(泊号) 矮脚虎 
      ⑥开花馒头正四十(泊号) 笑面虎 
      
      这些谜作,大概是用当时北京俗语杂凑成面,暗企顶替歇后,一个作者入集几十条,现在的外地人,很难理解其扣合谜意,而面多鄙俗不堪,这就无怪当时以“大半底面浑成,决无拉扯扭捏之作”标榜的《北平射虎社》中人以“江湖”而鄙薄之! 
      
      现在用如此语言手法制谜者虽少,但还有,而大部分表现于以底谋面时,截搭牵合,现炒现卖,不惜将谜面弄得文不文通不通。我们虽不必将这些派入何派而加以菲薄,但这些东西显然与灯谜的通俗化是两码事,更与灯谜的文学化背道而驰,多制而有损作者谜品,更玷污了称为“文艺”的灯谜自身!


      #8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倒置扣合 
      谜面和谜底用事物的性质或名称相扣合的,其小概念(种概念)应在谜面,大概念(属概念)须在谜底,如果种属关系被颠倒了,这就犯了“倒置扣合”病,谜界也称此毛病为“倒吊葫芦”。 
      
      泰侨李文宾先生将这一毛病列为制谜七忌之首,他以为“若是一个问题而得到多方面的答案,就是制法之‘倒置’,最为犯忌。” 
      
      事物的名称有大有小,大的包括若干小的,小的从属于特定的一个大的,众所周知,梅兰莲菊是花,花却不能只是梅兰莲菊中的任何一种。鹰隼鸦雀是鸟,但不能说鸟是鹰隼或是鸦雀。又如人的姓名,姓是很多人共有的,名字则是某个人独有的。所以制谜时必须用具体的花名鸟名人名等小概念挂面,谜底以花、鸟、姓等大概念扣合,理顺它们的种属关系,猜者才有所适从,以底纳面。不然就会违情悖理,廓泛难猜,勉强射破,也会索然乏味。 
      
      有一条很有名的古谜: 
      
      草色遥看近却无(猜《左传》句) 王孙满尚幼 
      
      作者是清代谜家薛凤昌,他自以为“有此底乃不负此面矣”,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有谜圣之誉的张起南先生也以为此谜乃《邃汉斋谜话》所收诸谜中最为“平正无疵”的一条。但李文宾却指出“其实此谜已犯‘倒置’之忌,王孙固然是草名,但草类繁多,不可指数;以少数着多数,此昔人制谜未能王意到也。”这是很具见地的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已为不少作者所“注意到”,《心向往斋谜话》中有一谜: 
      
      七十子(猜《蒙经》句) 及老庄 
      
      《礼记》:“大夫七十而致仕……自称曰老夫”。“子”为古代男子的美称或尊称,也犹今之先生。谜底“老庄”指老子和庄子,入谜则以老扣七十,而以庄反扣子。 
      
      谜话作者孔剑秋对此有“以母求子,似觉差以毫厘,失之千里”的评语,对“倒置”已有所指谪。现时,南京白生样先生就更为明确的指出“倒吊葫芦”谜作的症结“乃是对事物的内涵关系不明确。” 
      
      然而,发现病源不等于就能消灭这病,犯“倒吊葫芦”的谜作从来就来少见过,若信手拈来,定可编成一大册,足见此病之顽,根治之难。所以在这里分其门类,取其典型,评释几条,必非无益之劳。 
      
      例1 凄以其风(猜古人名) 羊角哀 
      
      评释:空气流动成风,而风以其季节、成因、大小等而有各种名称,如台风、飓风、热带风、贸易风……。我国古代还给各种不同的风以命名,南风调之凯风,东风谓之谷风,北风谓之凉风,西风谓之泰风。还有少女风、郑公风、黄雀风、石尤风,更有飞康、石燕代风之称,扶摇、羊角则均为旋风之号。可知“风”是各种风的总称,是大概念,“羊角”只是众多风的一种,是小概念。本谜以风扣羊角,无异于要人将大缸装人小罐,所以犯了“倒置”之病。 
      
      例2 代代宫娥冶艳容(猜中药名) 元明粉 
      
      评释:姑且勿论以“冶艳容”扣“粉”是否确当,面以“代代”来扣“元明”,就是明显的倒置。虽然元和明是两个朝代的名称,但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又岂只“元明”二代,以泛称的“代代”落实到具体的“元明”头上,无异于被窝里点头,自己首肯了!大小概念不容颠倒,这是制谜的法则,无论你以面扣底,还是以底说面,不管什么派,谁也未能逍遥法外的。 
      
      例3 蒙城(猜《西厢记》句) 瞒过夫人 
      
      评释:“夫人城”在湖北襄阳西北,东晋太元初,前秦兵围襄阳,守将朱序之母率城中妇女筑新城以御之,当地人民为纪念她的功绩,称其城为夫人城。可知“夫入城”是一个小城的专有名称。而“城”原指旧时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是天下州县市区的统称,“城”实在是不可胜数的,怎可用它们的统称来认定就是那个小小的“夫人城”呢?所以尽管本谜以“蒙”扣“瞒过”,近义替贴无可厚非,但作为一条谜,还是典型的“倒置”例子。 
      
      例4 两组反义词(猜成语) 成败利钝 
      
      评释:成与败意反,利与钝义背,“成败利钝”诚然是两组意义相反而并列的成语,但成语中同此类型的知有多少,请看:利害得失,是非曲直,生死存亡,喜怒哀乐,贤愚忠奸,轻重缓急,吉凶祸福,荣辱盛衰……可举出一串来,愿意查查成语词典的可能还不止于此。制谜者为什么单单以为有两组反义词的成语只是“成败利钝”呢?这不是对事物的内涵关系不明确吗? 
      
      例5 当归(猜《桃花源记》句) 仿佛若有光 
      
      评释:面是中药名,按“回互其词”的原则,先在面上作别解,权“当”以为是阿“归”吧,所以这“当”就有点“仿佛若”的意思了。明朝有个名叫“有光”的散文家,刚好姓“归”,但谜面提供一个姓“归”,人们就一定会想到千万个姓归中的一个“归有光”吗?若是以姓扣名行得通的话,清代不里还有个很有名的文学家“归庄”吗?《桃花源记》中还有一句“屋舍俨然”,可否更用这句为底?但人们又怎能猜得出来呢?所以游移难猜,实也“倒置”所致。 
      
      例6 二二(猜外国人名) 宋双 
      
      评释:初看此谜,如堕五里雾中,谜底的“双”好象针对谜面的“二”而言,但“宋”又作何解,宋是朝代名,历史上虽有前宋后宋之分,但单凭一个二字怎能知道就是宋呢?宋又是姓,姓宋而又排行第二的何只千万,而排行第二的岂能都姓宋?但当你想起诗韵韵目去声是一送,二宋,三绛……,问题就释然了,原来宋在第二,谜面的“二二”作双个宋解也好,而用一个二扣宋,一个二扣双也行,真是玲珑乖巧。可是怎能以二知宋呢?!就是用“韵目字扣数乃谜界约定俗成”来搪塞也不成,因为还有上平的二冬,下平的二萧.上声的二肿和入声的二沃呢?韵目字在面,扣数在底,偶一为之,现今且视为冷僻,更何况倒置运用呢? 
      
      相似的谜例再举几个: 
      
      ①杀虫灵(猜三字口词)断蝇飞 
      ②字字双(猜成药)妈妈多 
      ③重温旧梦(猜聊目)续黄粱 
      ④太阳帽(猜天文名词)日冕 
      ⑤草木春秋(猜清代人)蒲松龄 
      ⑥花斗(猜《西厢记》句)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儿抓住茶蘪架 
      
      以上诸例,读者参合上述评释,仔细分辨其面底的概念种属,不难明白为什么要将它们列入“倒置扣合”病例之中。 
      


      #9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重门扣合 
      
      “重门扣合”是灯谜常见病之一,是指谜面谜底扣合要经过多层转折,隐之又隐,使人无法窥其门径。谜格中有叫“重门格”的,因相类似,故用来为此病命名。 
      
      这里先介绍“重门格”的运格方法,杨汝泉《谜语之研究·重门格》定义是:“用其他谜格双扣之,意多一转者。”书中有一谜例: 
      
      例1 要离(猜聊斋目) 庚娘 
      
      要离是列国时有名刺客,这里不作人名用,按格规,先用折字格(法)将“要”宇离开,看作西女,再用会意格(法)因西方属庚,女为娘而猜出谜底来。谢会心《评注灯虎辨类》中亦有“重门格”,但他只用来限定谜面带有谜格名而按格释底扣面的谜作,而将“意多一转”的称为“剥蕉格”,取剥皮见肉之意,中有一例: 
      
      例2 大渊献(猜词牌名) 十二时 
      
      这个谜的猜射过程须明了“大渊献”的意义,《尔雅》“岁在亥日大渊献”,先猜出个“亥”字,再以十二时辰中的“亥”恰在十二而猜出符合谜目要求的谜底来。从以上二例可见“重门”“剥蕉”名异实同,皆是“意多一转者”。 
      
      “重门格”谜因须“意多一转”,要制作得转折合理很难,因汉字一字多义,要转到什么地方去,这个中心环节未能明确限制,只凭作者一厢情愿,而猜者又不是作者肚里的蛔虫,知他的肠子几个弯,要与作者同步运转实为难事,使这个格式的谜的可猜性大成问题,因此宁波葛志全先生在《百家谜会》中说:“重门格谜已不受猜众欢迎,但有些迷人为追求‘曲折’,干脆将本来属于重门格的谜连格也不标了,这是不可取的。” 
      
      我们所说的“重门相扣”的毛病,就是葛先生指出的这种,而且大多不止“意多一转”,而是转之又转,这是一种只跟着感觉走的毛病,正如鲁迅先生所讥讽的:看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那样。正常的人是不会跟着他作三级跳远式的联想的,用这样的思路作谜,不管根据的是什么“体”什么“法”,只能算是自我作病的手法,因为井非凡是法定的东西都会是好东西。 
      
      例1 钟期既遇(猜唐诗目) 春望 
      
      评释:用王勃《滕王阁序》句子为面,“钟期”是春秋时楚人钟子期的习惯简称,但这里只从“钟、期”二字着眼,“钟”是古代盛器,用来盛酒浆的,晋时汝南王就曾“以琉璃钟行酒”,后人把酒杯也称“钟”。“期”有希望的意思,这是谜面的解法。谜底的“春”也有解,它不是时令的春,而是酒名,杜甫与苏东坡诗中就有“曲米春”或“洞庭春”之类,所以陈酒也叫“老春”,据说以春称酒是从唐朝沿用至今的。本谜底面对照,其创作思路是沿着“钟”——酒杯——杯中物——酒——春,连续跃进而成的,以春代酒,在谜界可谓约定俗成,其来有自,但这般从“钟”到“春”的多层转折,是不可取的。 
      
      例2 芒(猜中药二) 使君子、独活 
      
      评释:单字挂面的谜,不外以其本字字义,或字部开拆二途人扣,本谜属后者,“芒”字拆开为“草”为“亡”,以底拢面,是用反面击射之法,以君子反击草,用活反射亡,其间“使”与“独”起着连结词汇与调整语气的作用,整个谜底于是有了“致令君子独自活着”的意思。但是为什么能用“君子”反击“草”呢?这就不得不转折以求之了。远自春秋之时,社会阶级已经形成,统治阶级自称为“君子”,被统治的劳动生产者被称为“小人”,到后来“君子”与“小人”又被用来分别有德者与无德者,有名的诗人屈原又好将“兰花”来比君子,于是“恶草”就成了小人的徽号,所谓“小人之德草”。这个谜是以“草”来代称小人,从而拉出了它的对立面“君子”来,草亡了,不就是“使君子独活”了嘛!只是取义古僻,“而里面相扣,犹间一层”(《评注灯虎辨类·剥蕉》中语)用的就是“重门相扣”之法。 
      
      例3 畏大人(猜中医学名词) 惊风 
      
      评释:要解此谜,需从面底双方字义入手,先弄清楚了,方能明白它扣合的层次关系。 
       
      
      《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谜面出自这里,所谓“畏大人”就是对尊长(包括德行高的人,长官与长辈。)应有所惧怕的意思。但出处与谜无关,不必管他,因他已将“大人”转到别的地方去了,《易经·革》:“大人虎变,象日,其文彪炳。”《易经》是部很不好懂的书,好在历来注疏的多,请看孔颗达的解释吧:“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虎身花纹的变化),其文彪炳。”但这释义也与谜解关系不大,总之,就只取“大人虎变”吧。寻出了“虎变”,谜底这个“风”就好解得多了。《易经》不是还有“云从龙,风从虎”吗,于是一拍即合,“畏大人”非“惊风”而何!但是细看一下,这扣合中间,又经历了几个层次呢?凡“大人”必“虎变”是一层,“虎变”就变成了“虎”又是一层;“风从虎”是一层,以“虎”回扣“大人”又是一层,而以“风”来扣“大人”更是这一层层以外的另一层。这样的扣合,用植物学的“远缘杂交”来形容它,想不为过。 
      
      例4 南宁(猜电视剧) 燃烧的石头城 
      
      评释:这类谜作,大多碰到面上别解的例子,本谜亦不例外,“南宁”不作广西地名解,它只是“南”和“宁”,古代的五行学说规定,“南”方丙丁属火,这一点,稍涉谜事的必知无疑。“宁’是江苏南京币的简称,因它是隋以后江宁冶所,因之得名。南京古又称金陵,金陵清凉山有三国孙权用齐城改筑的石头城,所以石头城也成了南京的另一代称。“宁”和“石头城”各自代表的虽是同一个地方,但要说石头城就是江宁,恐怕还是很难说得通的(只能说石头城在古江宁地界),但用地名的两个代称来互扣,是灯谜常见的手法.这层转折在谜界中还是较易被接受的。然而,欲以“南”扣“火”,更从“火”想到燃烧,就递进得太过度了,虽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那只是一种可能,而“火”本身就只是“火”而已,何况又转到五行八卦的方位“南”上来,因为“南”而“燃烧”起来,那是很可笑的说法,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合情理的扣合呢?那是只凭感觉,转折太甚所使然! 
      
      例5 开春(猜鲁迅篇目) 曲的解放 
      
      评释:上面说过,“春”是“酒”的代称,自唐代就兴这么叫,不是谜界所创造,所以这个谜面看作一年春季的开始也好,解成打开酒(瓮)想必也行,不必论它是否面上别解,既作如是观,那么面上这个“春”字来扣“酒”就不存在转折不转折的问题了。但谜底的“曲”要和面上的“春”相扣,就必须转折一下不可了,大家都知道,“酒”是粮食或水果经过发酵而酿制成的饮料,而使之发酵的是一种叫做“曲”的物质(俗称酵母),“曲”有多种,酿造出来的酒也不同,尽管酒是很好喝的东西,但那借以成酒的“曲”却是不能直接食用的。市面酒标上的“大曲”“二曲”,只是酒类的简称,合理应称为“大曲酒”,“二曲酒”。但我们谜界却偏多嗜“曲”成癖者,看见“曲”就想到“酒”,特别是自从繁体的曲(曲)简化而与歌曲的曲混同了之后,这种“饮酒思源”的怪念头得以无限度地滋长,很多带酒的谜“曲”运而生。台南舍北皆春水(猜称谓)作曲家,一滴何曾到九泉(猜词牌二)独不见,曲入冥,等等,已到了泛滥的地步,因袭的势力毕竟是很沉重的,要扼止于一时恐怕是不可能的了。本谜乃竟以“曲”扣“春”,跨越井弃舍了他们赖以联系的中介“

    跨越井弃舍了他们赖以联系的中介“酒”,一任那“曲”毫无拘束的解放出来,这般“曲”尽了,那是很不妙的。 
      
      “重门相扣”的谜,因它转折太多,猜者又未能从谜面得到提示,对初学者来说,是很难猜的,而一般懂得制法的,又有懂法守法的约束,碰到这类谜,是不敢贸然往“犯法”的道上去想,乍一想到,也会推己及人而不敢轻易冒“犯法”之嫌去猜它。这样的谜,刊登出来一下子会使人懵然,解破了又招人反感,所以制作者宜于别解索扣之时,注意控制转折的幅度,不要弄巧反拙。会心居士说得好:“里面相扣,犹间一层,词语虽佳,究同隔靴搔痒,曾何足取。” 
      


      #10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扣合空泛 
      人说灯谜是“微型文艺”,指的是一则谜的篇幅有限,谜面几个字,谜底几个字,用个谜目连结起来,充其量亦敌不过一个短小的笑话,但她型虽微,其内涵却不是字数多少所可估量的,她通过面底的扣合,使事物、文字的意义起着出人意料的变化,而散发出她的趣味来!她像盆景的寸干参天,像绘画的尺幅千里,所以凡以文字成型的作品,能以“微型”而得列“文艺”之林者,也唯灯谜而已。 
      
      灯谜评论,对好的作品常有“扣合紧切”的赞语,“扣合紧切”是针对谜面与谜底的关系而说的,它包括谜面能紧扣作为答案的谜底,谜底能切答作为题目的谜面,一切歧意曲解、变义别解,都在面底紧切扣合的前提下方能进行,因而扣合紧切也是谜趣生发的先决条件。反之,以底应面若接若离,或只照映局部;以面笼底空浅浮泛,乃至抛荒过半。挂猜之时,读面莫明所指;披露之后,审底方知不切,于是绝无趣味可言。这样的谜,型虽微,但底面“穿贯无绳,散钱委地”,既无谜趣,也就不合文艺之称了。 
      
      杨汝泉的忌“轻率”,徐枕亚的忌“脱”,谢会心的忌“泛”,皆指“空泛”而言。“谜之传神写照,全在妥贴;一字不称,则全神尽失,其中消息甚微,如造车者必量其辙,然后乃轨轮相副。若率尔为之,则扣合恐有未当矣。”上面这话出自《谜语之研究》,对于扣合空泛的谜作来说,是很切弊端的,值得我们仔细体味。 
      
      例1 凤仪亭奉先入局(猜首都名) 布鲁塞尔 
      
      评释:这个谜面是从《三国演义》第八回“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一节的故事归纳而来,故事写的是董卓专权,司徒王允为除去他,使用美人连环计,用貂蝉离间董卓和他的义子吕布的关系,来达到除去董卓的目的,貂蝉则敢当重任,心明神会地玩弄董吕于股掌之间,使其火并,“凤仪亭”是董吕矛盾的高峰,吕布虽是个出了名的“见利忘义”之辈,但对貂蝉还是一往情深的。风仪亭被骗入局,可说是为情所驱,事有必然。至于后来的刺杀董卓,除了争欢夺爱外,“青史传名,流芳万世”也是重要的触机,所以尽管他多么“勇而无谋”,而凤仪亭事件所牵连着的前因后果很不简单.决非“鲁塞”二字所能尽概。“布鲁塞尔”是个外国地名,音译无义,作者审底入谜,使无典化有典,“布”字一作人名入扣,全底顿活,但可惜他采用了这样的事件为面,面上指事过实,故使谜底扣意太泛。 
      
      例2 纵使长条依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猜乐曲名) 柳青娘 
      
      评释:题面是唐代韩翊《章台柳》词中的一句,这里面有一段古,说来话长,但为释谜,还须简略道来。韩翊曾与一柳姓妓女同居,后因战乱分别,时平后,知柳氏已为蕃将沙咤利所掠,后赖虞侯许俊以计夺归,重续前缘。《章台柳》就是韩翊当日思念柳氏时写的,全词为:“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依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这是见物思人之作,因他思念的人姓柳,所以用“柳”拟人,古人折柳送别,用在这里就有估计心上人已为他人所据的寄意。思念之情,是既隐而显的。作为谜面的这两句,很能概括词人的这种心情,现在用“柳青娘”作底,虽然“柳”是确切不移的,“青”亦可从全词承上共喻,“娘”也属弦外之音,但题面透露出来的缠绵悱恻之情,在谜底得不到丝毫的反映,底面对照,正如看两人交战,一方严阵以待,一方虚晃刀抢,空泛得很,令观者觉得不过瘾。 
      
      例3 见土仪颦卿思旧里(猜中药) 怀熟地 
      
      评释:《红楼梦》第六十七回中写到薛宝钗得到哥哥从苏州带来的土仪,无非是些笔墨纸砚、香珠粉脂之类的东西,宝钗做人巴结,将这些东西一一分给府中姐妹,林黛玉也分到既“比别人不同,且又加厚一倍”的一份,别人收受赠品都说“见面再谢”,唯独小心眼的黛玉“看见他家乡之物,反自触目伤情,想起:‘父母双亡,寄居亲戚家中,那里又有人也给我带些土物?’想到这里不觉又伤起心来。”谜面就是这个情节的回目,小说回目总是起着提摄故事的作用,这个回目就定得既叙事又抒情,但谜底却轻率用“怀熟地”扣合,其实“怀熟地”只用“思故里”作面就够了,何用“颦卿”,更何用“见土仪”?面底扣合看似用大拢意之法,但这个底根本就拢不了那个面,实在只能算是泛扣。世上事物文章,大抵无情的总亦无神,扣典指事的谜,应多从“情”字用心思,要把握住谜面的情,将这情体现到谜底去,作成的谜才不空泛,才有神。 
      
      例4 金莲蹴损牡丹芽(猜春秋人) 勾践 
      
      评释:《镜花绿》这部小说,里面有几个猜谜的场面,因此有很多谜,用“花斗”猜西厢记“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儿抓住荼蘼架”就是其中一条,有人指出它谜面用大概念——花,谜底出现小概念——莲、牡丹、玉簪、荼蘼,因而犯了扣合倒置的毛病。现在用它那谜底中的一句来作谜面,回复“金莲”原是女子缠过的小脚的本义,而谜底以“勾”来迎合它,“勾”是弯曲的状词,前人用来形容小脚女子的绣鞋,以“金勾”代称“金莲”,这里只用“勾”已感缺陷,而一个“践”字,谜面那“蹴损“就足以抵当,存下“牡丹芽”毫无着落。统观全谜,面实底虚,总显空泛。 
      
      例5 蕊寒香冷蝶难来(猜纺织品) 花的确凉 
      
      评释:谜面是前人咏梅花的有名诗句。菊花凋残的深秋过后,是“百花迹已绝”的时候了,梅花却于此时,凌寒独开,那“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壮观场景,千古共赏,诗人们以为她欺雪傲霜,格调清高,而加赞叹;也有从其花之美、香之清来吟咏的。谜面诗意兼具两者,诗人因香花而及蝶,蝶是最爱花的,这样的花“粉蝶若知会断魂”,可借眼前是冰雪的世界,蝶是来不了的!字里行间,寄托了多么深沉的赞叹惋惜。取这样的诗句来扣谜底“花的确凉”,初读为题面意景所感染,也觉这“花的确”是“凉”的,谜面的“蝶难来”还会对“的确凉”起加重语气的作用。然而诗中之情就远非谜底所能承当的了,相形之下,就觉得,制谜因底寻面,所得的面厚重于底,底意就显得单薄空泛了。 
      
      很多人以为,现成面入谜,难免空泛,这观念的形成,实在也是此类空泛的谜作太多,给人的印象太深所招致的。反过来,用这种观念去制谜,空泛的毛病是会很容易染上的。所以我还想引用沈阳石彧或先生在《百家谜会》上的一段话,来与灯谜作者们共勉。 
      
      “灯谜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创作时要经过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过程,只不过灯谜的‘篇’没有散文或小说那样大。正因为一句一词即可成谜,所以用哪句话哪个词才能恰当、准确地把谜底概括,是要经过反复推敲,周密考虑的。” 
      


      #11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扣合呆直 
      刘勰《文心雕龙》有论:“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这是制谜者共晓同遵的原则。“回互其辞”是成谜的手段,“使昏迷也”是制谜的目的,为值此目的,制谜者大都施其“诡譬以指事”的本领,使他的谜作扑朔迷离,令人于寻索中去领略趣味,这种因解谜而得到的趣味,大家习惯称它为“谜味”,“谜味”几乎是每位灯谜爱好者(制者、猜者、欣赏者、评论者)所追求的近乎虚玄的东西。“谜味”从何而来呢?上海苏纳戈先生曾著文执言:“谜味来自于别解”,这是极言灯谜不作“直解”的重要性的说法,但也有较细心者以为这个说法有偏,因除了“别解”能造成谜味之外,谜面的文采,谜底的紧扣,字义的曲解,诸方也是谜味生发的土壤。在这个问题上,新加坡灯谜评论家黄叔麟先生在《并生阁谜话》里作过分析:“曲解者,曲折的解释也,别解者,解释到别的意义上去也。”又说:“古人时常把曲解和别解混为一谈,久而久之,习惯成了自然,也就懒得去分别了。”我们国内也有人有感于此,为了论述方便,把这个不作直解的释谜手法,干脆称作“谜解”。说法虽然各有不同,但对于灯谜不作直解的意见却是一致的。黄先生论谜,不太排斥直解,但他也以为”可知曲解的灯谜,自是比直解更有韵味的。” 
      
      我们反对制谜转折太甚,将隐之又隐的谜作视为犯晦的病谜。其实直解成谜也是灯谜的一大毛病。谜的扣合,一旦离开别解(这里用的还是习惯说法),就只能是在面底间颠倒互释,同义顶替,直来直往,板板相扣。制谜的以底演面,津津道来,猜谜的觉得那只是老学究掉书袋或小学生扩缩句而已。”杨汝泉《谜语之研究》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谜语者何?简言之,即常语之变也。”所谓“变则通,不变则不通。直解成谜者乃是不晓得通变之理,所以他制成的谜,因直而呆,呆直的谜必然乏味,这就大违“遁辞以隐意”的谜旨了。 
      
      “扣合呆直”的谜,称它为病谜,是从欣赏的角度来说的,它像痴笨的好孩子一样,平正质直,不犯规法,有谜的形而无谜的神,正因为它徒具谜形,而形又是实有的,堂堂正正,无可指责;说它缺乏谜神,但神却是抽象的,虚无飘缈,难以捉摸。况且评谜标准又各自不同,你说“呆板”,他以为”扣合紧切”,你说“直遂”,他认为“不假偏师”,真是”并没有一定的规则,井没有公式可套。”所以用辨之时只能神而明之,举起例来也就笼而统之了。 
      
      这里将收集到的,较典型的谜例,按其性质分成四类,排列举出,让作者自作分辨。 
      
      一、解释词意 
      
      ①反对战争的意义(猜电影名) 为了和平 
      ②桂林风景丽(猜成语) 山清水秀 
      ③拆掉旧屋建新房(猜成语) 大破大立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猜成语) 实践出真知 
      ⑤白云深处有人家(猜五言唐诗) 居住最高层 
      
      二、论注字义 
      
      ①金乌坠,玉兔升(猜曹操诗) 日月之行 
      ②深心托素毫(猜影片名) 笔中情 
      ③夫妻关系(猜影片名)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④皎皎清辉照桑梓(猜电视剧) 月是故乡明 
      ⑤七十始弄璋(俗语) 父老仔幼 
      
      三、变换说法 
      
      ①销声匿迹(猜影片名二) 绝响,潜影 
      ②死于不测(猜保险名词) 意外事故 
      ③灰尘到处(猜国名) 埃及 
      ④片纸从头彻尾空(猜诗品) 不着一字 
      ⑤一只手拍不响(猜成语) 孤掌难鸣 
      
      四、避同顶替 
      
      ①今晚有小雨(猜易安词) 到黄昏点点滴滴 
      ②江天浓雾锁金城(猜市名带特产) 兰州水烟 
      ③碰到舞台就表演(猜成语) 逢场作戏 
      ④体育健儿全告捷(探骊) 运动员,毕胜 
      ⑤爱国先驱万古流芳(猜影片名) 忠烈千秋 
      
      《舌华录》载隋代侯白的一个小故事:“候白赴一人宴,后至,众曰:‘罚你作谜,必不得幽隐难识及诡谲希奇,也不得假合而成,人所不见者。’白即曰:‘有物大如狗,面貌极似牛,此是何物?’或云是獐,或云是鹿,皆不是,即令解云:此是犊子,满座哗然。”侯白是历史上出名的谐隐家,但一经限以不得幽隐、诡谲、希奇、假合,也就是说,限以不得别解,做个“犊子”谜,就只能说是“大如狗,极似牛”,在牛与犊间找寻近义顶替,变换说法,全无半点谜味,无怪惹得“满座哗然”了。 
      
      看了上面这故事,再回顾前边所举的四组谜,不难发现不假别解成谜的缺点,加深我们对别解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别解,苏州费之雄先生有段很生动的话:“世间万物,一经‘谜’手,都失却了本性,虽然这样故弄玄虚,迷惑人心,但人们却能谅解,这是善意的为难,决不是恶意的捉弄。”明白这个道理,就会减少或根绝你的谜作“扣合呆直”的毛病,只要你的“故弄玄虚”不是一厢情愿的隐之又隐,人们不单会谅解,而且会欢迎,进而跟着你去追求那因解谜得来的“谜味”。 
      
      写好此节数日,接彼岸高雄寄来《海峡两岸谜学论文初编》,中有高雄许成章教授《张起南之滥造品——似是而非谜》一篇,对于张氏“扣合呆直”的谜作,以其简要诙谐的笔法加以分类论述,论点分法与此节基本相同,喜其巧合,更喜其精赅,故节取而作附录,以加深读者对“扣合呆直”的认识: 
      
      张起南……颇多创见……可见其在当时谜坛的地位之高。然大醇中容有小疵或自相矛盾之处。兹列于下以供探讨,以振作批评风气焉。 
      
      l. “就是说”体(等于型)若曰为应景定数而作,则先生休矣。因为毫无原则。 
      
      例 ①鸟鸣——其死也哀 
      ②蔡琰——龟玉 
      ③日出而作——明则动 
      ④内助——相夫子 
      
      先生曾谓:“用本义,则不成为谜”(橐园春灯话)。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乎。 
      
      2. “换句话”体(代入型)正用本义,所谓以“仲尼有言”猜“子曰”也。 
      
      例 ①鬼幽——何晏也 
      ②宗臣——百官族人 
      ③御史——耳目之官 
      ④童观——小人所视 
      
      3. “还用说”体(已知型)纯用本典,然今日已不典矣。 
      
      例 ①三日不食——在陈绝粮 
      ②一饮一啄——事前定 
      ③太守为谁——自修也 
      ④学剑——敌一人者也 
      
      已知之详矣!多出四书,史记中之前后句,若以此为灯谜,对猜者似乎是一种侮辱。 
      
      被尊为谜圣,而从心所欲.因年未七十,难免时为逾矩。


      #12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7.用典错误
      
       谜有用历史事件或人物行状扣合的,称为“措事用典”。用典的谜,贵在援引翔实,扣合确切。所谓“用典错误”,“就是没有史实可以依据,只是为了扣合谜底而杜撰的‘典故’,此不但成为无稽之谈,更重要是违背了灯谜立意原则和指事用典法门的逻辑规律。”(漳州杨炎木先生语)
       “用典错误”的谜作,基本可分成三类,以面扣底,谜意与典实有出入,发生误差,是一类;另一类是以底拢面,事情张冠李戴,不伦不类,完全出错;还有一类是平空杜撰,向壁虚造,加诬古人。
       用典错误的谜作,无论属哪一类,若用来现场挂猜,因他扣合无稽,使人无所适从,门径不通,终于成为死谜,毛病难被觉察。但如结集刊出效果就不同了,底面对照,错误明显的一看便知,作者徒然贻笑;隐晦的使人莫明其妙,乱人神思。欲猜用典的谜,要多读书,熟悉典故,而制作用典的谜,更非多读书,熟悉典故不可,更重要的还必需态度谨严,尊重事实,哪怕是存着点点的轻率游戏的态度,也是误人误己的。
       用典错误历来是评谜家抨击的对象,所以近年来似乎少见了些,但远未绝迹,现简评数例于后:
      
      例1 许由明素志,董宣得令名(猜七字俗语)
       牛不喝水强按头
      
       评释:谜面二句,分别各有一典,上句是古代传说,有个叫许由的很有德行,尧要把君位让给他,他不愿干,而且躲起来,尧又请他做九州长,这个阿由竟以为污了他的耳朵,跑到颖水去洗耳,这时牵牛的巢父恰好要饮他的牛,以为那水不干净,赶紧牵着牛远远地离开了。这两个是有名的隐士,在措理这事上,行为未免有些怪诞,但都表明了不羡权位的素志。下句是说东汉洛阳令董宣,杀湖阳公主的恶奴,光武帝命他向公主谢罪,他却不肯低头,光武帝称他为“强项令”。这个谜是将谜底分成两半来扣合的,上半是“牛不喝水”,下半是“强按头”。这下一半是描述董宣得到这个美(令)名的经过,就是强按他的头也不愿将项弯的,是很生动恰切的。但上一半就差劲了,虽可释为牛不饮许由洗过耳的水,但不让牛饮洗耳水以明志的是那畜牲的主人巢父,所以面上不说巢父而说许由,不能不是一个失误。
      
      例2 三士为何相残杀(猜哲学名词) 因果关系
      
       评释:谜面的“三士”与谜底的“果”,使人很容易想起“二桃杀三士”的典故,但面上的“相残杀”又与故事有出入,使人疑惑,可是面底扣合,舍弃这个典实则很难串解。典实出自《晏子春秋·谏下二》,故事说春秋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臣事齐景公,并以勇力闻名,齐相晏子谋去之,请景公以二桃赠与三人,使他们论功食桃,结果三人皆弃桃自杀。诸葛亮《梁父吟》说:“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李白也说:“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他们都认为是晏婴用计将“三士”杀了,这是追究因委,责实元谋,用的是春秋笔法。按记载,事件的发生是以“皆弃桃自杀”告终。所以无论是他杀也好,自杀也好,谜面的“相残杀”都与之不符的。这谜用的是问答体,面用“为何”设问。底以“因……关系”作答,呼应响亮,但若不刊登使人能作底面对照,而单挂面求猜,熟悉典故的猜众是不大敢作“因果关系”应射的,之所以然,应归咎于作者因底造面时,用事遣词略欠准确所以致之!
      
      例3 惊弓影叶公猝死(猜成语) 来龙去脉
      
       评释:刘向《新序》“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这段描写,将那个“好乎似龙非龙者也”的叶公的狼狈相,刻画得何等出神,你看他奔突鼠窜,吓得连脉搏都停止了跳动,取成语“来龙去脉”来扣合这个典故,可谓已达“谬解神化,妙造自然”的境界了,但回观那个谜面,使人越看越觉得不是滋味。“叶公”虽浑蛋,“失其魂魄”绝非“惊弓影”所致,而“失其魂魄”也非“猝死”不可,如此加诬,叶公有知当大呼“冤哉枉也”了!谜作者是将“叶公好龙”和“杯弓蛇影”二个典故胡搅在一起,弄得龙蛇混杂,以致患了错典的毛病。
      
      例4 玄都观里桃千树(猜东汉人一) 刘植
      
       评释:唐代刘禹锡,贞元间任临察御史,曾因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而被贬朗州,后来得以回京,其时朝中故人零落,满目新贵,有感而写出“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自郎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据说又因此遭贬,当他又重新回到京师时,朝臣又换了一批,他深感于人事多变,盛衰有时,又写下了《再游玄都观》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两诗均咏玄都观里的桃树,前是桃花盛开之时,后是桃树净尽之日,他无限慨叹地问道:“种桃树的道士那里去了?!”谜作者兴许是只读前诗不见后句,把“刘郎去后栽”当成“刘郎所栽”,所以有了谜底“刘植”,让刘禹锡冒了玄都观道士“种桃”之功。这是读书不精,典故未熟,指事入谜必定出错。
      
      例5 倚杖候荆扉(猜电影名四) 母亲 等 儿子 归宿
      
       评释:谜底串连四个电影名,读来口顺情真,可见作者觅底苦心。谜面出自王维《渭川田家》诗;“斜阳照圩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古时称四郊以外为“野”,称在“野”的农民为“野人”,诗中的“野老”大概就是“老农”,一般应指男性,从这诗另外的“农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二句也可互证。谜底却以“母亲”为主角,真使人莫明其妙!粗看好似作者认定既与农“夫”语依依的必然是这夫的妇,但又未必见识低下至此!再仔细的审视他所取来作谜面的这一句,似乎是“倚门倚闾”的引申,“倚门倚闾”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汝)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汝)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大意是说:儿子早上出去,日晏未归,我在家门口等着。儿子晚上出去,到夜未回,我会到村口去望着。因此“倚门倚闾”成了母亲盼儿心切的典实,若以这句挂面,来扣“母亲等儿子归宿”,就是“糙米凑空臼”刚刚好。但却无端用了王维的诗句,将个野老当母亲,真是“飞去的帽子被白拿去用——张冠李戴”了。
      
      例6 齐以景公不修其德,虽欲复主旧盟,而不能争郑 (猜聊目) 阿霞
      
       评释:这个例子见自《橐园春灯话》,张老先生自述制谜经过,是他读了《聊斋志异·阿霞》,知这个“阿霞”本姓“齐”,初与一个叫“景”生的订婚,景生为此休掉了家中的妻子,阿霞发现景生无德,竟然改嫁给了“郑”生。谜圣的神经受此刺激,遂以春秋故事口吻来造面,将故事情节,人物姓名尽摄其中。谜成之日,拿给辰州的谜友们去猜,据说是“始终未为所得”,老先生惜得意之作未遇知音,乃自作解人,弄得“闻者咸咋舌而去”。这个谜面以叙事结体,条理分明,实能尽概“阿霞”行状,但谜底直猜“阿霞”,类同说书,毫无别致,有乖谜旨,这大概就是台湾许成章教授所谓的“不是谜的谜”吧。至于那个夫子津津乐道的谜面,则完全出自臆造,有谜若此,堪称自作不典之最了。
       自作不典的谜例,《春谜大观》还可举出几个,如“主人颠了


      #13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当头用典 
      制作指事用典的谜,除忌错典、杜撰外,还有一大忌病,就是“当头典”。所谓“当头用典”是指以其人其事为面,而谜底转入此人此事,原典扣合而无别解之功者。 
      
      《灯谜二谈》对“当头典”是这样说的:“制谜引用典实,最好底面勿取用同一篇之典,盖避免当头说出……太过率直,等于说书句,而不是猜谜。”这观点是正确的,但还有些偏颇,因古今典实之多,不可胜数,同一典实而分见各书,更是常情,所以把“当头典”的毛病限于同篇引用,是不全面的说法,只要是同一事件,同一人物相扣合的,无论同篇与否,皆应以“当头典”视之。 
      
      初学者或许会问,我们不是说过,援引典故必须翔实,扣合必须确切吗?以同事件、同人物来相扣,不是更符合这一要求吗?这个疑问的产生,是在忽略了灯谜的本质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漳州杨炎木先生就说过:“指事用典之谜作,妙在借助别解,而别解应都在谜底。”这就是说用典谜也不能直扣,即是我们常说的将无典化有典,或用彼典来扣此典,才能符合要求。反之,开门见山,直出直入,底面互证,毫无谜趣,就象其它直解注释的谜一样,犯了徐枕亚先生所说的“直遂”之忌,因此类谜是以“指事用典”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大家习惯将它们分开,称之为“当头典”。 
      
      例1 姐姐勿锁,吾孙子楚也(猜聊目二〕 鸟语 阿宝 
      
      评释:本例出自《灯谜二谈》所举病例,李文宾先生的评语是:“用典是孙生痴想阿宝,魂藏于鹦鹉,飞入阿宝闺中,对阿宝所说,但阿宝二字,是谜面本文篇目,太过率直,而犯当头典。”谜用孙子楚化成鸟儿所说的话为面,来扣“鸟语”,这“鸟语”是《聊斋志异》中的另一篇目,以之入谜本不犯忌,但阿宝就不同了,她就是鸟语中的“姐姐”,《阿宝》这一篇写的正是这一回事,原原本本,当头说出,所以犯了大忌。 
      
      例2 田子方不为礼(猜《续诗品》句) 贫贱骄人 
      
      评释:谜底是成语“贫贱者骄人”的另一种说法,(诗品的格式,是必定一句四字的)它的意思是:一个人虽在贫贱之中,但只要自己有德有行,能恪守道义,以自己的清白自豪,表示他对权贵的蔑视。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史记·魏世家》:“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于朝歌,引车避,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贵富骄人乎,且贫贱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苦脱屣然,奈何期之哉!’”谜面句子采自这里,而谜底也出自这里,虽然以《续诗品》为迷目,但毕竟还是原典注释而已。 
      
      例3 不韦悬赏改春秋(猜成语) 一字千金 
      
      评释:《史记·吕不韦列传》有这么一回事:那多财善贾的吕不韦,以投机商的手段,花资金作政治投资,居然当上秦国之相,显赫一时,为了扩大声望,洗刷铜臭,“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这事被后人归结为“一字千金”的成语,用来比喻文章写得精缜,一字不可更易。虽然,这成语现时更多地被用来形容那些“几乎一字千金”的高价文章,但追本溯源,就会发现这个谜的谜面与谜底,原是同一回事,不假别解以相扣,与说书何异! 
      
      例4 璇玑图(猜《续诗品》二句) 织锦有迹,岂曰蕙娘 
      
      评释:“璇玑图”是十六国时前秦女诗人苏蕙所作的杂体诗名,苏蕙的丈夫窦滔因罪戌流沙,她作了一组回文诗织在锦上,寄给丈夫,叙述思念之情,这事出自《晋书·列女传》,唐武则天《璇玑图序》说这图“五色相宜,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复,皆成章句。”据说后人经反复寻绎,从里面读出更多首诗来。这《璇玑图》以其心思细密,不著痕迹,结构奇巧,耐人寻索而著称。谜底是清袁枚《续诗品·灭迹》中的首二句,袁枚论诗,主张“意深词浅,思苦言甘”,要求一诗之成要反复修改,更须力去斧削痕迹,要做到像《璇玑图》那样,迹象难寻,不然的话就成不了千古享誉的“蕙娘”,袁枚是借赞美苏蕙来说明作诗的道理,把这典故和着自己的观点,归结成四字二句,我们制谜,拿这两句来射《璇玑图》,无异于指着自己鼻子称咱家,未免意未深而词太浅,平淡得连诗文叙事也不如了。 
      
      例5 李香君,杨玉环,赵飞燕(猜七言唐诗句) 中有一人字太真 
      
      评释:这个谜因其直解了太真二字,曾被誉为比用“因”字同射此底“更为合理自然”。殊不知这谜正失败在这“直解”上。尽管谜面如布迷魂阵地排列了年代不同的三个有名的女子来,使人徒然眼迷色相,想到侯朝宗、秦淮河、桃花扇,想到唐明皇、安禄山,马嵬坡,又想到,汉成帝,掌上舞,燕瘦环肥……,在艰难中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美人关”之后,才恍然想起这三人中间的这位,不是“字太真”么?因而“将伊土做伊墙”地猜出谜底来,真是曲径通明!使人大扫其兴。所以不管你在谜面上如何苦心经营,企图引人入歧,但当人兜了几个圈子之后,发现又回到原来这里,李香君与赵飞燕中间的“杨玉环”,不正是那“海上有仙山”中的“太真”吗?所设机关原也不过如此,还是与那“玉环对镜”射“中有一人字太真”一样,因其“太真”而犯忌。 


      #14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晦涩艰僻 
      
      杨汝泉《谜语之研究·制谜四忌》“艰僻”列于首忌,涂枕亚《谈虎偶录》“艰涩”为十忌之一,谢会心《辍耕谈虎录》也列十忌,“僻”也其一,韩江胡郎《怀蝶室谜话》则以“晦”冠其十忌。可知灯谜扣合中的“晦涩艰僻”历来为名家所忌。 
      
      诸家之所以极力抨击,各有其说。杨汝泉以为“制谜者若专事艰深,以僻典异书自矜博治,苦人所难.则殊失制谜之道也。”薛凤昌在“冷辟”问题上说过:“作者留陈箧发书,猜者举攒眉蹙额,欲矜己之博治,而不恤人搜索之苦,是亦大杀风景也。”谢会心也说:“古籍浩于烟海,能淹博者曾有几人,用事冷僻,使人瞠目,不知所谓,无敢用其心思,则虚作此谜矣。”胡郎则认定:“苏黄一谜,隐而又隐,虽云深切乱人神思——晦”。各人措辞虽有所不同,但意见是统一的,“晦涩艰僻”可谓众矢之的,于此亦可反证“晦涩艰僻”是既古已有之而且历久不衰的。 
      
      平心而论,灯谜创作出现“晦涩艰僻”的现象,是与灯谜本身的性质分不开的,因灯谜是以“诡谲指事”的形式出现的,诡谲太甚则犯“晦”;它还有“纤巧弄思”的手法,纤巧过份则入“涩”;灯谜又是以字义为依据的,专在字义上下功夫,过涉训诂则“艰”;制谜的大小算是个读书人,热衷各炫所知则“僻”,所以可说灯谜的“晦涩艰僻”是与生俱来的毛病,因它病根深固,故引起多人的重视与指谪。晦、涩、艰、僻本是各有症征的疾患,但它们又常常交叉感染,兼而有之,很难分断,所以在归纳前人意见的基础上,将其并为一病,于举例时加以辨释。 
      
      例1 欣欣此生意(猜乐曲名) 喜临门 
      
      评释:谜面是描写欣欣向荣生机勃发的景色的唐人诗句,谜作者别具只眼,从这一派生机的“生意”中抓出一个“生”字来做他的文章,“生”字字义几近一打之数,诸如:长、活、儒者、弟子、行当、不熟、生硬,等等,作者一概不取,偏偏相中了古代兵法中的“八门阵”里的那个“生门”。我不懂兵法,其他七门叫什么不尽了然,故不敢在此充渊博,我只是从成语“五花八门”而晓得有这一阵名的,又从谜刊的注释中知道这“生”是阵法上的一个“门”,但注释者却道是“八卦阵”的,可知也还是知的不透底。谜是这样解的:“欣欣此生(意)”,欣欣是喜,所以是“喜临”八门阵中的“生门”。作者在谜面的这个“生”字,可谓是尽了“诡谲指事”的能耐,但谜意暗晦得很,如果不自附注释,是很难叫人明了的。 
      
      例2 晋楚失其富(猜《兰亭诗序》句) 快然自足 
      
      评释:用苏东坡《潮州韩文公庙碑》文句为谜面,苏子是借引申孟轲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来歌颂韩愈的德行,说那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使王公的权势、晋楚的富庶……都为之相形失色,“晋楚”是两个古国名,泛指山西两湖地面,因为制谜是允许谜面曲解的,所以谜作者利用现成句来隐藏他的机匦,这时虽借训诂有涉艰深之嫌,也所乐用了,于是来查字义,“晋”与“进”同音通用,“楚”有痛苦之义,好了,谜面的意思经此一曲解就成“进入痛苦就会失去充实感”,猜出了《兰亭诗序》的“快然自足”,底意原是“快乐而自感满足”,不用太多变意就能解释得通,而且用的是反击法,谜从扣合神气上说,是很可称道的,但面上别解厉害,诡谲过甚,读来终有晦涩牵强之憾。 
      
      例3 孤帆南去如飞鸟(猜称谓) 中人 
      
      评释:谜面构撰,以写景见胜,但见水天一色,孤帆远悬,分不清究是天边之鸟还是水中之舟。观他扣合谜底,全用象形手法,孤帆依例像“虫”,国画家画飞鸟总是象征性地正反颠倒写着一个个的“人”字,谜面先有了“虫”和“人”,比谜底的要求多了一平一点,于是利用谜面“南去”的提示“去”除它,因为我们猜谜,有方位去除或添入之法,其方位是以地图方位为依据的,南在下端,故“虫”的“南去”就成了“中”,这里要说明一下,我的这个解法是在通读全谜之后而作出的,如若捂去谜底,二三下子是不会悟出此中消息的。因为他先由“孤帆”生出一个“虫”字来,又平空去其南端,这一切都在暗地里进行,有如魔术师的空中取物,至于以“飞鸟”扣“人”,毕竟还很生疏(雁阵扣人倒是见烦了的),所以如我一般普通水平的,是很难不靠提示而猜出谜底“中人”来的。在作过面底对照后,又不得不令人佩服其心思的纤巧,因为太“纤”,所以不大耐得推敲,又因为太“巧”了,所以入涩难猜。 
       
      
      例4 宜其室家(猜泰国地名) 合艾 
      
      评释:谜面出自《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个谜面扣底的关键在“室家”的词义上,“室”《礼记·曲礼上》说:“三十曰壮,有室。”有室就是有妻,是说古礼规定男子到了三十岁,壮了,就可娶妻。“家”是男女互称的,也与嫁通,则专指女子,古礼规定女子可以“家”的年龄是二十岁。谜面“室家”既“宜”,则男女双方的年龄合起来恰好五十。谜底“艾”,原指苍白的颜色,古代用来对老人作尊称,还是《礼记·曲礼上》说的:“五十曰艾”。底面一对照就清楚了,“宜其室家”就是“合艾”。这谜面底全靠字义训诂来扣合,谜解又须多一层转折,转折人底又很单薄,使人读之有艰涩乏味的感觉。镇江金小曼谜友说:“若猜谜竟成训诂考试,有失猜谜本意。”将之举入病例,理由就在这里。 
      
      例5 天子三推(猜聊目二) 王者 农人 
      
      评释:这个谜面挂将出来,相信非饱学之士是不敢问津的。我们猜谜,皆赖破面得底,如果连谜面在说什么也不知道,要如何去索猜?这并不等于说有绝对不能猜的谜,因为无论什么书,再僻也会有人读,这个谜面的出处,作谜者不就是读了的一个么!所谓“天子三推”,出自《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耙,……师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这是古代帝王劝农的仪式,皇帝老子到自留地耕田,扶着犁走三趟做做样,于是三公、九卿们就依样五趟、九趟地去犁,犁完了回宫饮宴去,让天下农夫千百万趟的犁去。这在古代一开始对民生是有所鼓舞的,但后来就流为形式了,然而,实在劝农也好,流为形式也好,这“天子三推”之后,作为民“王者”就有了“农人”的美誉了,这就是本谜扣合的缘由。如此冷僻的谜面,花大力气猜破了,看看也不外尔尔,像外表很威武而内里实在“荏”得很的人一样,徒然增人反感。 
      
      犯艰僻毛病的谜,还有一类,与上面所举的不同,它的“僻”不在于出处扣合,而在于谜目,有些人很喜欢出僻目,我们猜谜是根据谜目要求的范围去求底的,如果谜目冷僻,像《四书》句,《诗经》句,《易经》句,甚或《尔雅》句等,读者人少,加之要从浩瀚的词句中觅出一句二句来猜射作底,一如大海捞针,岂止“乱人神思”而已!更有一类介乎前二者之间,挂目虽不甚僻.但求猜之底却甚少为人所知,如古朝年代的不著名人物,大卞万物之稀闻少见者,如果作者偶于字里行间发现,觉其可以入谜,遂取面扣合,喜其切贴,制成之后自赏不足,居然拿出来求射,必然知音难逢。《邃汉斋谜话》举有此类“虽极有心思,而知者甚少”的谜例,这里附录几则: 
      
      始为饮食之人(猜唐人) 膳祖 
      仲尼之徒(猜明人) 习孔教 
      众山皆响(猜乐器) 应谷 
      故烧高烛照红妆(猜花名) 却睡 
      
      面对这些连专习古籍的清末谜家也以为“生涩虽工、猜者不乐”的谜作


      #15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支离杂凑 
      “支离杂凑”是制谜的常见病,这毛病主要表现于将谜底支解、分节迎合题意,或谜面曲意别解,断扣谜底,或制面纳底运法不一。这类谜,面底对扣之后,义离气断,读不成文,强作凑合,不具韵味。 
      
      灯谜的扣合,前人极为讲究“浑成”,所谓浑成,即面底扣合紧切自然,不矫揉造作,虽经别解,也只在字义间求变,绝无割裂文意,截贴措置之弊者。为求浑成,徐枕亚先生制谜极忌“割裂”,李文宾先生更主张制法单纯,以为“凡制作一则灯谜,内中总有一种猜法,这是必然的道理。”讲究一谜一法,在往昔无疑是抵制“支离杂凑”的有效措施。但远自清末,张起南先生已有“今人作谜之心思曲折,过古人远甚”的慨叹。随着灯谜的发展,制谜者的辈出,谜材同用的竞逐愈演愈剧,制者争奇斗巧,变换手法,还有那日渐精明的猜众,从心机与思路上参予较量,于是一谜多法渐为制谜者所乐用,亦渐为猜谜者所愿受。一谜多法,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回生烂底和消纳劣底的作用,也给予猜众以有别于手法单纯的新刺激,“支离杂凑”的毛病也因之日渐滋长,于是谜界有识之士,针对此一弊端多所评击,“忌割裂”、“忌支离”、“忌破碎”、“忌杂凑”等的提出,就是针对此一现象而发出的。惜乎前人论谜抽象又不具体,如徐枕亚先生于此忌提出之后,只说了句,“能免此者,便是佳谜。”终《谈虎偶录》之篇再未涉及,或许他老先生工夫精到,以为此种浅显的毛病,无庸详述,因此留下个笼统概念,让后人自去体会。 
      
      现代谜家柯国臻先生,归结此类毛病,称之为“断气”,并指出“断气”是“断扣”所致,所谓“形断气断”者即是。其论述中还特别分辨了介乎形断气断的边缘的“形断气连”一类,肯定了这类谜在扣合手法上的特色与存在的价值,这是极具胆识的论断。 
      
      一谜多法既有回生烂底和消纳劣底的功用,为什么会出现“形断气连”与“形断气断”两类优劣绝异的谜作呢?这可能是世间凡百立法,有一利即有一弊的缘故吧!再好的法,运用失当也会产生毛病的。“形断气连”的谜作,大概是作者审底作谜。因底材条件的制约,单用一法难以制服底材,故采用多法设面纳底,注意理顺面底的关系,制成的谜好猜,猜出的谜可赏,明显的例子如:“码头重地,非请勿进”,猜科技名词“可控硅”“硅”是一种化学元素,实在无意可会,而整个谜底又介乎有意无意之间,于是只好先用拆字法解决“硅”字,用会意法扣合全底。虽然一谜多法,读来也浑成自然,这就是它赖以存在的优势。反之,如因见一诗文词句,觉其中似可与某底相扣,又惜其不能尽如人意,不愿弃置,于是借谜格来动手术,或于解释上扯断入扣,或拉别底来凑合应题,拉扯撮合,于是就容易出现“形断气断”,而犯了我们所说的“支离凑合”的毛病。上海杨一峰先生提到的“现在有人主张会意加拆字,弄得不伦不类,好比夹生饭,吃起来总不是味。”指的似乎就是“支离凑合”中的运法不一,形断气断之类谜作。 
       
      例1 伯牙(猜聊目三) 一员官 细侯 鸦头 
       
      评释:“伯牙”胜俞,是春秋时“高山流水”故事中的主角,在这里是个虚幌,用作谜面,前人有“骗典”之称,“伯”有多义,除了他是父亲的哥哥外,还是古代领导一方的长官,《周礼·春官·大宗伯》“九命作伯”,就是这样的“伯”,后也用作一般州府长官的尊称,所谓“方伯”者即是。“伯”还是古代五等封爵“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三等。制谜时用的是爵位的“伯”,因此以“一员官,细侯”来照应它,“细侯”在书中是个女子的名字,入谜却作“细于侯”一等来解,别解变意,可说是颇为自然的,但说细于侯一等的伯是“一员官”就不确了,因为五等封爵的“伯”是爵位享俸禄,可世袭,但不得方官,而尊称地方官的“伯”却不能称他“细侯”,他那官不是爵,有任期,不传子。“官爵”虽然并称,但却是不可互作代称的两个概念,这谜底用“一员官、细侯”来释面已有肢解扣合的问题,又徒然冒出个“鸦”头来拢那面上的“牙”,骨突不类,把只有两字的谜面从腰斩断,而换来的代价却是绝无义理可言的谜底,“支离凑合”的害谜,于此可见一斑。 
       
      谜病例话——穿凿牵合 
      韩江胡郎《怀蝶室谜话》以为制谜“忌凿”,他为此毛病下的定义是:“一义相类,两意略同,虽觉不合,勉强求成。”而谢会心在《辍耕谈虎录》的“忌牵强”也说:“谜无论如何曲折,其底面互通之处,必须扣合稳惬,一经揭出,人人皆可满意,若只就一己偏见,强为附会,纵说得过去,而识者期期以为豢桑嗪巫愎蟆!?br/> 
      我们现在提出的“穿凿牵合”的毛病,指的就是这类用巧太过,于文句间穿凿别义,牵合取扣的谜作。这些谜挂猜时难以循理觅底,对释时唯觉牵强扭捏。“穿凿”与“牵强”本属二个症征,但一条谜可能因“穿凿”而入“牵强”,为“牵强”而露“穿凿”,常为表里,故归并而作“穿凿牵合”,举例时视其偏欹尽量指实类属。 
      
      例1 格格磔磔鹧鸪声(猜泊号带名) 霹雳火 秦明 
      
      评释:武汉旧《文虎半月刊》上有清代人的《百八骊珠》谜选登,它限定一个格式,无论底材长短,底义显晦,将一百零八个泊号带名,一概以七字一句的独脚虎来纳制。因为限定字数,所以有很多勉强而成的谜作,本例即其中之一。这个谜应作如是解:“唐代钱起《九江行》有句“格磔鹧鸪啼”,面上的“格格磔磔”本就作为鹧鸪的叫声做入的,但“格格磔磔”又是闪电发出的声响,所以用来扣泊号“霹雳火”;韦庄又有咏鹧鸪的诗句:“秦人只解歌为曲,越女空能画作衣。”韦庄是在咏物时指事,上句是说秦地人有唱《鹧鸪词》曲的,下句指越地女将鹧鸪描绣以作衣饰。谜作者抓住上句,既然秦人能唱《鹧鸪词》,那么“鹧鸪声”就惟秦明之了。但虽是用了韦庄诗意,其下句越女云云,因人谜无需,所以不提也罢。这个谜以“格格磔磔”移义来扣霹雳火,已有 盍亚:现嫌,而以“鹧鸪声”来扣“秦明”全靠暗用僻诗,更属“自己脚指动”,集“穿凿牵合”的毛病于一身,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例2 月光如练满金尊(猜泊号带名) 小李广 花荣 
      
      评释:本谜与上例出处相同,谜面撰写了一个对月畅饮的情景,它也是采取断扣的手法,但其串解更为穿凿离奇。因为苏东坡《后赤壁赋》有“山高月小”一句,所以面上的“月”也是“小”的;沈佺期写过“浓李光如练”的诗句,因此谜面的“光如练”就非“李”莫属了;谜面的“满”有充实弥漫之义,谜底就以“广”释之;而张 咏菊有诗“黄花如散金”,故凡“金”都必以“花”扣之,末了,将面上的酒尊的“尊”,移义作为尊贵的“尊”,用来扣谜底的“荣”,你看他拟谜的心思何其缜密,回肠九曲,运法多么复杂,化整为零,几乎信手拈来,皆可入扣。但这中间若非作者有固执己见的决心,具牵强附会的手段,怎能成此若不自作解人,则别个百思莫辨之作?! 
      
      例3 袁尚索马(猜地理名词) 本初子午线 
      
      评释:谜面出现个三国人名,乍看似乎用典的谜,但它的扣合,介乎有典无典之间,呈藕断丝连之态。袁尚是东汉末年汝阳人袁术的第二子,袁术表字本初。谜面挂出“袁尚”,谜底就以“本初子”来应答他,似乎用典,但下面就不这么白直了,“索马”好象是说他追寻一匹马,或叫人牵马来,这么猜,你就永远别想猜到谜底。它是说,“索”是“线”状的东西,“马”在时辰中属“午”,袁尚那匹有索的马,就是“本初子”的“午


      #16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藏头露尾 
      制谜拟面,将成句诗文中个别字眼,或删或改,以回避谜底,这就叫“藏头露尾”。 
      
      灯谜的面底扣合,首忌字眼相犯,所以制谜人为以面纳底,有时将面上与底相同的字删改,避同扣合亦是情理中事,孙笃山在《惜今轩说谜》中说:“谜面宜增损成语,以求合拍,亦是一法,但不得与原文事理相背。”可知前人对于删改原文亦不以为非的。为回避底字,有些作者干脆将面句相犯字眼挖删挂出,徐枕亚《谈虎偶录》称此种制法为“脚句法”,举例中有: 
      
      例1 萧何韩信(射人名) 张继 
      
      评释:向来萧何、韩信、张良,并称汉代三杰,今以萧韩挂面,使人“略加思索,便可脱口而出。”徐先生以为此种“最为易猜”。 
      
      例2 政事冉有(射四书句) 子路共之 
      
      评释:《论语·先进》:“政事冉有季路”,季路就是子路,子路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他与冉有同在孔子门下学习有关施政事务。这里只挂出“政事冉有”,读经的人一眼就看出漏去了“季路”,能即找到谜底来猜射它。 
      
      以上二例就是明显的为避犯而删缩原句,这种谜之所以最为易猜,就是因为有所藏匿,反而露出它所藏的东西来,知道原句的人可从它露出的尾巴揪出它的头来。 
      
      徐先生所说的“缩脚句法”与谢会心《评注灯虎辨类·法门》中的“回避底字法”近同,所谓回避底字,是“底面相犯不能遂成佳偶,因此而见抛弃,殊属可惜,善安置者,犹能设法而使之不致割爱。法于题面挂语多句者,应写作某某几句,或某某几节等字样,如是则侵犯底字,自隐藏不露。学者明此法门,当不至为法所窘矣。”立一谜法,只限于“题面挂语多句者”,若遇只有一句,该如何回避法?他老先生言而未及,此法之未臻完善可知。现举此法中之一例,以见大概: 
      
      例3 王曰叟 三句(猜七言唐诗句) 知汝此来应有意 
      
      评释:《孟子》:“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此三句中,远、来、有,三字犯底,当然不能成谜,欲回避之。仅写王曰叟三句即得。 
      
      观此法规,谜例,真可谓谜人掩耳盗铃之法,明知犯底,强欲成谜,乃竟另定法门,使犯之而能面不改色心不跳,这真是“作法不自毙”了!此法欠善,今人少为。 
      
      古今为回避底字而删改谜面的,时有所见,但也不多,更乏称得上佳谜的。 
      
      例4 自顾乏长策(猜俗语) 人无远虑 
      
      评释:读过《唐诗三百首》的人,大概可知面句是从王维《酬张少府》诗中的“自顾无长策”改动一字而来,按惯例,露出的这点痕迹正是它藏匿的字眼,于是很可能顺藤摸瓜而找出谜底来。 
      
      例5 终于谈到阿Q(猜成语) 言归正传 
      
      评释:“阿Q”是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人物,以其阿Q精神为多人知晓。谜面出现“阿Q”,使人很容易想到他的出处,谈论阿Q的行状,总该以“正传”为依据,所以谜底循径寻踪,自然而得。 
      
      删改谜面使与谜底扣合,以求避犯,则也成谜权宜之法,只是此种形同不打自招的藏匿,实有欲盖弥彰之弊,自有其明显缺点在。 
      
      有些迷,删改去的是成句中赖以成典的重要部分,删改后挂出,谜面原意已非,但作者尚要人以未删改前的原典求底: 
      
      例6 谁家玉匣露清光(猜运动员) 陈镜开 
      
      评释:古人咏新月诗有句“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为销纳谜底特删去上句的“开新镜”而缀入下句部分。但新缀成的谜面,意境独立,已与原来二句无有必然的关联,叫人以此猜出“陈镜开”,是很不合理的。 
      
      例7 殉主登太虚(猜《诗经》句) 鸳鸯在梁 
      
      评释:这是《灯谜二谈·七忌》中的谜例,请看李文宝先生如何评论:“如将谜面推而论之,没有半点可扣谜底,鸳鸯二字,原是用红楼梦中贾母仙逝,婢女鸳鸯身殉其主,悬梁自尽之故事,在其章目中,标着‘鸳鸯女殉主登太虚’。以红楼典句挂作谜面,但鸳鸯二字是组成此句的主词,今被删去,便生混乱,已失去原意,便犯了藏头露尾之忌。” 
      
      例8 易子(猜《蒙经》句 卷帘格) 教不严 
      
      评释:《孟子》:“古者易子而教”是说古人为了使自己的子弟成材,总要交给别人去教育的。谜底用格后成“严不教”,严是父亲,即父亲不负责教学的意思,用来扣合《孟子》上的这句话是当然不成问题的,但为了避开谜底的“教”字,所以只能缩脚挂出,挂出来的“易子”就出了个大问题,古人除了姓“易”的可称“易子”外,不还有个很有名的“易子而食”的典故吗?你以“易子”挂面,已与“易子而教”的事实脱节,还以原典求底,这就是“藏头露尾”中的有病者。(此例取自《商旧谜存·一经庐谜存》作者章宗海) 
      
      例9 市声(猜《左传》句) 日中而说 
      
      评释:《易经》上说古人们“日中而市”,谜作者据此认定,凡“市声”都是“日中而说”出来的,露“市”字在面,藏“日中”在底,露尾意在藏头,但却不顾全词割断,“市声”只是“市声”而已,也《阿房宫赋》之“多于市人之言语”之意,未必“日中”方能扣合。 
      
      以上四例,为了避犯扣底,将成句典实或改或删,被改删后的面句已失去成句本意,更与所执典实脱离,所扣的谜底便因此与新的面意风马牛而不相及。所以后列四例的这一类,应与一般的避犯删改,尚不脱原意,可能循理得底的藏露谜作分别对待,视为谜病,李文宾先生就是将这一类“藏头露尾”制法,列为七忌之一,下定断语:“此种最无可取。”


      #17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13.扣义不确
      
       灯谜扣合,在很大程度上借助字义的替贴,无论会意别解,无论以面扣底还是以底释面,均须意义确切。如果面底对释时字词的意义出现偏差,人们不能因面寻底,或引人误人歧途,这谜的可猜性就成问题;当它揭晓之后,因解释不通,难以自圆其说,这谜又没有可赏性。不可赏、不可猜的谜作,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说“扣还不确”也是谜病较为严重的,而且也是常见的一种。
      
       前人制谜,讲究底面“铢两悉称”,以为惟有如此“方不负猜者苦心”。我们多次提到,中国灯谜的创作是有赖于汉字一字多义、多音、多部等特点而进行的创作,所以要求谜作者必须精熟你所要制作的底材与题面所使用的全部字和词的意义,在这些字和词的意义许可范围内去施展会意、别解等手段,你的谜作才可能是成功的谜作。 州胡郑辉先生认为:灯谜是一门学问,是汉语(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介乎词源学、语义学、训诂学间的一门边缘科学。”从这个角度来认识字义在灯谜扣合中的重要性,这是“灯谜三性”——知识性、趣味性、群众性中任何一性都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请问,一条谜如果字义扣合不确,谈得上“知识性”吗?扣义错误的谜,那只能误人了弟,引人反感,赏谜的“趣味性”失去它的附丽,因之也就失去了群众,因此可以说“扣义不确”的灯谜是失败的灯谜。
      
       前人论谜,讲究浑成,指谪支离,指谪空泛,指谪隐晦,还特别指谪死抱训诂,板板相扣,但绝少提到“扣义不确”的问题。是不是古的谜人书读得多,精通字学,不以字词的意义为难题。而现在的谜作,“扣义不确”却是随处可见,虽名家也难尽免,这是否又是因现代学科复杂,人们读书(对于字学)不如古人专精所导致的呢?“隐语之用,被于纪传,大者兴治济身;其次弼达晓惑”(《文心雕龙》语)。古人制谜大多是自以为在“做学问”,和现在大多数的人的纯娱乐观念有所不同,倒是很明显的事。不过“扣义不切”给谜作带来的坏影响,是不因时代而异的,这个毛病是要引起重视的,上海苏纳戈先生提倡的“形扣从宽,义扣从严”的制谜口号,尽管“形扣从宽”的限度因人而别,尚须探讨,而这个“义扣从严”应该是个无讨论余地的法则。
      
      例1 卖炭得钱何所营(猜《千字文》) 乃服衣裳
      
       评释:《千字文》“乃服衣裳”这一句,是写上古的人,由裸体到被树叶兽皮,进而织布穿农,“乃”是转折词,“于是”的意思,“服”是名词,指衣物,这里作动词使用,是“穿着”的意思,整句翻成现在的说法是“于是就穿上了衫裤”。谜面出自《实炭翁》。其下句是“身上衣裳口中食”,上句问,下句答,所以谜底的“乃”字有回答的语气,“乃服衣裳”如按原义来答复谜面的设问,就少了“口中食”这一方面,于是“服”字必须离开原义作“食”来用,以使答案完满,这谜本来在呼应上很得体,但问题就出现在“服”的字义上,“服”除专指衣物外(还有其它与本谜谜解无关的字义)确实也用于“食”,但那是专指“服药”时才用的,食药当然是人们百食之一,但把人们的“口中食”统统说成食药,在词义上难免以偏概全之弊,在扣合上也犯了属性倒置的毛病,之所以得上这病,无疑是对“服”的字义了解不透所致。笔者曾以“ 贪泉而觉爽”射“口服心服”,虽可勉强释作那“贪泉”是吴隐之戒贪致廉的一剂药饮,所以服了心里舒服,但过后
      总觉牵强,也就不敢随便乱“服”了。以“食”扣“服”在谜作中是很常见的,虽有人指出其非,但大家还是像吃公费医疗一样,照“服”无误,例子可举出一大堆,如:
      
       饥餐(猜衣着名) 大空服
       吃不了兜着走(猜小商品) 服装袋
       民以食为天(猜商业用语) 服务至上
       绝食以示抗议(猜法律名词) 不服上诉
      
       如果制谜者重视字义,肯翻词典,愿动脑筋,不人云亦云,就一定不会乱“服”这药,闹出毛病来的。
      
      例2 不识一丁(猜五言唐句) 焉知二十载
      
       评释:《新唐书·张霸传》:“今天下无事,而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是从“个”形近传误而来的,后来因这个出处,称不识字者为“不识一丁”,制谜的是抓住“丁”字的别义,在面上布疑兵来扣合谜底的,“不识”扣“焉知”,“不识不知”是常用井举的,转面入底无懈可击,但说“丁”就是“二十载”,就不确切了。“丁”离开成语“个”的本义,古代用来称成年人,是男女通用的。丁男、丁女是常见词,至于人到了多少岁就算成丁呢?这是因时而异的,隋朝开宝三年,令人以二十一成了。到了唐代天宝三年,改成二十三以上成丁。到后来男女成年人在人口统计上作了分别,男称丁,女称口,女子于二十岁,行及笄之礼而成人。清末民初,对“丁”的限制就更为无据了, 壮丁,不是连十五六岁的也抓走了吗?所?说,谜以“丁”扣实“二十载”是引义不确。
      
      例3 八十万禁军谁掌管(猜成语 卷帘格) 首当其冲
      
       评释:这也是个策问体谜,谜底经谜格调整,以“冲其当首”来答面,回答是响亮坚决的。但谜面那问,实在问得有些问题,没有提供具体年期背景,要认真的回答,就只能学说机锋话——“当时的掌管者掌管的”。然而观他的面底对释,又好似出自《水浒传》,“教头”这职业也确实是宋代所专有,谜底的“冲”会因此而想到当过“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林冲,这么一来,那问题本可不成问题了,可是熟悉历史的人却会发觉,这谜扣合在意义上有问题,问题就出在“教头”头上。“教头”是宋代军队中教练武艺的人员,分教头和都教头。单称教头者地位很低,都教头也略等于中下级军官而已。看一下历史记载:神宗元丰三十年,开封府集教大保长八百三十五人,每十人置一教头,凡设禁军教头二百七十名,都教头三十名。可知教头是只管教十左右人的武艺的教师,还不是领兵的,就算是领兵的,不外是个小班长而已!熟读小说的人更会发觉,林冲所当的只是“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中的一名,怎能说他是整个八十万禁军的掌管人呢?作谜虽不是写历史,
      不必太认真,但相信作者拟谜之时,如了解一下“教头”的词义,就不会出这么个大差错了。
      
      例4 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猜邮政名词) 双挂号
      
       评释:近些时,制谜者好似特别喜欢哭泣的题材,不哭则已,一哭起来必要啕号。上面就是“号”迷之一例。谜面不难理解,是说有这么两个人,因某事凄怆,相对默默垂泪。谜底的“双”,算是指实题意,而“号”也是针对“泪”而发的。大家知道,泪水大多是哭出来的,所谓泪千行,是极言哭泣者之悲切,而这泪是挂在脸上往下垂流的,谜底说“挂号”就很不妥,一者,脸上挂的应该是泪,不会是“号”,“号”是哭声,声是挂不起来的。其二,“号”只是哭泣时或者发出的声响,面上既然说是“相对无言”,应属声的吸泣,怎么会“号”起来呢?再说,“号”字之义是“大声哭”,曹植《王仲宣?》:“翩翩孤嗣,号恸崩推”那“号”声之大,会像孟姜女的哭夫,直把长城轰毁的。有说相声的论哭,说低声有泪的叫“泣”,无声有泪的叫“泫”,有声有泪的叫“哭”,有声无泪的叫“号”……。相声打浑实亦是有字学依据的。制谜以哭泣挂面,谜底以“号”应题,是概念的倒置,何况面上已说“无言”,更


      #18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14、扣意未尽 
      制作灯谜,在通常情况下,都是以面底意思的替贴来完成谜意。如果以面扣底出现剩字,或者以底释面尚有余义,其间未能对释切合的,统称“扣意未尽”。 
      
      “扣意未尽”大概包括前人所说的“题面抛荒”与“底义衍累”,《灯谜二谈》中的“剩文欠义”指的就是题面抛荒,“谜底未能衬出谜面含意,过于简单,解释不通”的毛病。他所举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射《左传》“皆火房也”等,大多偏于双名单扣的病例,难以窥见此一毛病的全般。徐枕亚《谈虎偶录》中十忌之一“忌意义未尽”,更未具体举例,读者只能望文生意,神而明之。张起南先生自言作谜“必底面天然配合,如古所谓玉合子盖,玉合子底者,……或有闲宇夹杂其间,未能丝丝入扣,则不如芟繁就简之为得。”他老人家是“主张典雅一派的”,追求之严,有近苛刻,但这点精神对我辈制谜,力戒轻率空泛,务使面底配称,义尽意完,是很好的借鉴。 
      
      前人制谜,追求“面贵成语”,以为“不啻古人代为效劳,供我此时之用者。”而能像张起南“巧事剪裁”“不可随意凑成”这样谨严的毕竟不多,一代作家徐枕亚氏尚且以为:“谜面用成句,底虽稍泛,亦可看过”这大概是“扣意未尽”谜作中偏多成句为面者的成因。但也不能说古今作者皆如此偏袒成句作面的谜,指谪“扣意未尽”的还是代不乏人,就是说过“虽稍泛,亦可看过。”的徐先生,也不是一味从宽的,他写道:“余亦尝以‘冉’字射左传二句‘一之为甚,其可再乎。’惜多‘为甚’二字;又以改射四书二句,用缀锦格(按:即谜底文句分见)‘一以贯之,再斯可矣。’终觉不甚自然,故制谜当使古人就我,不当使我就古人。”看了这段记述,可见制谜“贴切”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南京白生祥先生主张的:“灯谜的扣合,必须严谨贴切,不可有多余的字句,用成句人谜也要尽量减少虚字,切忌模棱两可,要讲究丝丝入扣。”是代表多数灯谜作者的创作态度与欣赏观点的。 
      
      “扣意未尽”的毛病除囿于使用成句,为古人所制约外,更多的还是制作者态度不谨严,满足于泛扣,“某人某事,略举其概,隐姓或名,挂一漏百。”(胡郎“十思——脱”)使面底意思脱节,犯这种毛病的谜,为数不少,举例说明,只能略述其概。 
      
      例1 废除干部终身制(猜成语) 不可一世 
      
      评释:谜面是有关干部的任期问题,“老的不行要让位,不要占着茅房不拉屎。”是某一时期的名言,古人也说“官应老病休”,再精明的人,到老来难免“不行”,这时就该让他退下来,我们猜谜的叫做“欲罢不能”。谜底针对谜面,只应了一句“不可一世”,不可一世怎样?没有说,从字面上看,谜底对谜面的“干部……制”这个谜里的主角竟未涉及,说半截子话,明显的犯了“扣意未尽”的毛病。 
      
      例2 借问酒家何处有(猜《出师表》句) 不知所云 
      
      评释:谜底的“不知所云”,常用成语也有,本来就不必挂它的出处《出师表》为目,使人有艰深之感,但这是题外的话,不予多说。谜面“借问酒家何处有”是有名的成句,它当然是以问为形式出现的,但这问是以“酒家”为前提的,而更为主的还是“酒”,故“酒”在这句诗里是个眼节。谜底用别解使“所”字变义,成为“不知道处所之言”,哪样的处所?未能顾及。虽然“酒家”亦是一种所在,是小概念,用来扣入谜底的大概念“所”,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那个“酒”字在面句中太重要了,扣底时重要字眼未予扣入,这使人有意未尽,味难出之憾。 
      
      例3 六月天兵征腐恶(猜物理名词) 伏打 
      
      评释:阴历四、五、六月是夏季,也称三伏,统称为“伏”,六月是末伏,以谜面的“六月”扣谜底的“伏”是不错的,“征”扣“打”属变换说法,也行。但统观全谜,谜面的意思厚重,谜底显得单薄,“伏”里“打”的是什么?是“天兵”打“腐恶”?还是“腐恶”打“天兵”?谜底因对谜面“扣意未尽”,所以说得不清不楚。 
       
      
      例4 死有泰山鸿毛之别(猜物理名词) 比重 
      
      评释:汉代太史公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话,所以“泰山鸿毛”成了衡量人死的意义大小的名言,谜面表达的就是这一回事,谜底只轻描淡写地说“比重”,无论是词义或语意,都是不足的,要说用“比重”可笼面,那还不是可射“比轻”吗?对不起,物理名词井无“比轻”,虽无比轻,亦非比重能尽“衬出谜面含意”,我们是不是可以取也是物理名词的“绝缘”(缘作原故解)来与比重搭配,以求稍满“面”意呢? 
      
      例5 妄在深宫哪得知(猜外国科学家) 居里夫人 
      
      评释:古时丈夫称“外子”,作为夫人的相应地就称“内子”这是由于社会分工,还加上些男尊女卑的因素而决定的。作为帝王的姬妾,更是幽居深宫,“君王城头树降旗”那就无怪“妾在深宫哪得知”了。但谜面“妾在深宫”就足以尽扣“居里夫人”,“哪得知”在谜底就不得而知了。制谜有谜面自我抵销的方法,本谜面或可借“哪得知”将自个儿排除出去,但这毕竟是不足为法的手段,这样在谜面随意自抵,或使猜谜者无所适从,或使鉴赏者疑神疑鬼。到头来亦难免落入徐枕亚先生以为的“谜面用成句,底虽稍泛,亦可看过”的窠臼,自甘以“扣意未尽”来敷衍你自个儿选定的谜材。 
      
      例6 炎黄子孙共商统一大业(猜近代人名)[卷帘格]谭嗣同 
      
      评释: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起源的两大体系,炎黄并举来作为我们后辈子孙同嗣共宗的代称。谜底按格读作“同嗣谭”(谭即谈),我们既是同嗣,可谈者多矣!而谜面要求我们谈“统一大业”,谜作者本来是尽可畅所欲言的。谜底只反映谜面的一半,时事宣传入谜变成空套,这对谜作本身是非徒无益,反而害之的。 
      
      例7 忽见陌头杨柳色(猜电视演员名) 田星 
      
      评释:“陌”是田间小路,“陌头”指的是田头,也泛指“田”,“柳”是星宿名,廿八宿中的“柳宿”,指“星”。释完此谜,可能有人会学那买椟还珠的故事,直将这“忽见……杨……色”退还给作者的。 


      #19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神气不即 
      
      灯谜的扣合,讲究浑成,这“浑成”应是包括面底字义、词意、神气各方面的吻合无间,字义词意的弊病我们已讨论过了,这些是有形可辨的问题,而灯谜的“神气”,那是附于这些形体以外的玄妙的东西,很难触及,论述起来是困难的。论述虽难,但这神气却是古今灯谜作者所致力追求的,所谓“得之愈难,求之愈力”是也!前人制谜虽大力主张“浑成大方,无一字无着落,确是正派。”但也注重笼意成谜,以为“浑写大意,笼括得住,尚不失为佳制”(以上引自周效璘《慧观室谜话》)。这里所说的“浑写大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拢意”,大拢意的谜作,首重传神扣合,传神扣合的谜作,较之面底字词板板相扣,来得更为有味。所以很多人制谜愿从拢意传神入手,执着追求那谜外的神气,而所追求到的应是《邃汉斋谜话》作者薛凤昌所说的“表里并不拘拘于配合,而自然有情趣者。”才好。不然,表里既扣合不紧,又未能传得其神,因之亦失去了那自然的情趣,这样的虚拢大意的谜作,就成了“神气不即”的病谜。 
      
      “神气”既是玄妙的东西,那么“神气不即”就难以辨别,所以试用比较的方法,以期或能触摸到点什么来。 
      
      例1 桃花潭水深千尺(猜成语) 无与伦比 
      
      评释:有人指出此谜“神气不足”,理由是谜底未能说明究竟要“比”什么。谜面也未能预作提示,底面对扣意思未能互相补益,扣合脱节,使整个谜形断气断,神采黯然。这意见是对灯谜“大拢意”法门在章旨体裁上的运用缺乏深入的认识而产生的。这谜应该说是章旨拢意较为成功的一个,是形断气连而颇具神采的。谜面出自李白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人是用拟景托情的笔法,以眼前的潭水来比喻汪伦的情谊。诗的后两句分开来看,前者是纯写景,但那景是由情而发,也因而引出后者的情,两句诗是不可分割的。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很可用来说明这个微妙之处。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挂面,人们马上就能联想到下一句的“不及汪伦送我情”,经过猜者的“心理换读”,诗中吟咏的对象“伦”就很显现了,“无与比”正是从谜面本句写景触发而作出的联想,这一“比”就系紧了诗句章旨的神气,“比”什么,就是以水的深比人的情,有谜若此也就够了!这大概就是古今谜人见此底、想此诗、取此面而导致多次撞车的原因吧!如嫌其未能形气均连,而欲补足,使成“一往情深、无与伦比”,变空灵为淤满,那倒是续貂之举。 
      
      例2 零丁洋里叹零丁(猜新词语) 文山会海 
      
      评释:这谜也有人以为“切谜不及义”,因除面句是文天祥(字文山)所作,可切“文山”,还有“洋”可扣“海”外,谜面无“会”之义。也就是说此谜扣合上未能制服谜底特别跳跃的“会”字,一字笼扣未着,全谜神气不接,徒具成句吓人外形。评谜如此,同样也是对拢意谜法(还有成句)认识有偏所致,此谜正因为用的是“浑写大意”的传神作法,不拘拘于表里配合,看起来就有些形断气断,若能深究一下,不凭意气,是不致下此结论的。谜面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是很易触景生情的,而感情又往往左右人对景物的印象,如果其时文丞相正春风得意,他的诗可能是“零丁洋里何零丁”,偏偏此时是心境不佳,又偏偏经过这名字令人伤感的“零丁洋”,所以不由得他叹起零丁来,但是“何零丁”也好,“叹零丁”也行,文山若不“会”逢零丁洋,就很不可能有“零丁”之“叹”,这叫做人与景会,情与景合。这样理解,“文山会海”只是谜面神情的传递,即便“文山”也不假外求,那“叹零丁”的零丁就是诗人自己,不必转出谜外寻其作者入谜的。谜是一般的谜,但肯定不会切义不着而造成“神气不即”的,它的不大佳处,不在这里,但与题无关,故不及。 
      
      辨别了二则形断气连的拢意传神例子,下面来分释“神气不即”的具体谜作,初学者会因有所对比,而易于领会。


      #20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9-07-18

    谜病例话——褒贬失当 
      灯谜制作,首重别解,“别解”能使面底变意,一般来说,变意愈远,谜味愈浓。但有时经此一变,面底褒贬相悖,其成谜虽然理法尽合,但与灯谜“寓教于娱”的作用相违背,从这一意义上讲,这谜就犯了“褒贬失当”的毛病。 
      
      “褒贬失当”不是技法上的毛病,很多此类谜作还是技巧性很高的,最少是对面底的字义词意作了大幅度的别解,成谜之后颇有趣味的。说它有毛病,是从社会影响这一方面来衡量的。鲁迅先生说过:“一切文艺,是宣传,只要你一给人看。即使个人主义的作品,一写出,就有宣传的可能。”(《文艺与革命》)灯谜是小型文艺,她已离开少数文人的书斋而走向大众,我们开展灯谜活动与刊登谜作,固然为了娱乐身心,启迪智慧,她以自身的“美感”,对人的思想情趣起陶冶的作用,所以你的谜意崇尚什么,贬抑什么,难免有所宣扬,就自当有它的社会影响,这就直接关系到你的创作效果,效果好坏能够说明你的谜作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果“褒贬不一,非但无美可言,甚至产生反作用。”(南京白生祥语)产生反作用的谜,就是失败的谜。 
      
      对于这一毛病,前人少些顾忌,这是时代不同,古之善隐者用隐语讽谏;民间更寓讥刺于谐言,旧时代文人玩谜,更多的是为了自 槎 智,趣味的追求是很多人制谜的目的,他们尽可能使他的谜变意别解,愈远愈好,很少顾及社会的影响,而玩谜圈子相对来说是很小的,其社会影响毕竟亦不大。现在就不同了,社会体制的进化,谜语已完成她的讽谏作用——这作用,平心而论,向来都是微之又微的。而她的寓教于娱的作用相应上升,“我们的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的”,所以就必须注意社会影响,尽量使你的谜作不要产生反作用,这就必须时时注意扣合上的褒贬,于别解变意之时,掌握好它的分寸,不要单纯追求趣味而忘记了灯谜的社会价值。 
      
      “褒贬失当”的问题,很多现代谜人已注意到了,都在自觉抵制,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谜家,以其社会责任感仗义执言。沈阳韦荣先先生将此种毛病称为“底面不投”,多次著文指谪;南京陆滋源先生也在《百家谜会》专门提到“谜面褒义,谜底贬义,就不协调了,虽然谜贵别解,但这样的别解要不得。”这是对新一代谜人的善意告诫。但我们以为,韦老提出的“底面不投”,似乎未能提挚此一毛病的性质,使人易往扣合不切贴方面想。所以将这一毛病定名为“褒贬失当”,使人能望文揣意,亦便于我们的分释论述。 
      
      例1 不负少年头(猜聊目二) 快刀 汪可受 
      
      评释:这个谜面出自汪精卫的就义诗,全文如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早年参加同盟会,从事反清活动,1910年因参加暗杀摄政王载沣未遂而被捕,其时他才十六岁,传说当被判死刑,临刑时做了这诗,倒亦有些从容赴死的样子,清庭为了拢络人心,以年轻无知,胆量可嘉将他开释了。谜就取这诗第四句为面,谜底结合其上句的意思结构成“痛痛快快的挨这一刀,我汪某人是甘心情愿领受的”的底义。就谜而言,扣意可谓确切,以章旨成谜亦颇传神。还看过有以诗的第二句:从容作楚囚(猜聊目三)快刀、头滚、汪可受,用的亦是同一手法,笼括更为全面,但谜底读来却无前者的自然干脆。也有用诗的第三句:引刀成一快(猜聊目二)头滚,汪可受。较之上二例则有每况愈下之嫌。南京钱燕林老先生在通信中指出:汪精卫是大汉奸,民族败类,为人不齿,灯谜不宜予以褒扬。诚然,汪精卫后来为袁世凯收买,拥袁窃国,破坏国民革命,抗战时由对日妥协发展到公开投降日本,彻底叛国,他已用自己的作为否定了他的整个人格,我们制谜,不加甄别,涉嫌褒扬,实属失当。 
      
      例2 一心致富(猜成语) 后患无穷 
      
      评释:这是一则底材断扣的谜,它以“患”的后部分来扣面上的“一心”,再以“无穷”去解释谜面的“致富”,底面对释,倒也干净利索。断扣成谜,可取与不可取,在谜界尚无定论,因它实是销纳谜底的一大妙法,且是古已有之,多人乐用。非是什么人以声望或命令手段所能禁绝的。所以本谜的运法优劣,属技巧上的问题,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这里要指出的是它底面词义相悖太甚,“一心致富”本属好事,除非你用不法手段,不然怎会“后患无穷”呢?这样的别解,势必招来反感。如曾见一谜:行善(猜成语)为非作歹。解释作“为·非作歹”,顿读而产生别解,其词义变意不可说不远,但一般猜众就会说你这谜不好,如果“行善”也算“为非作歹”,谁还愿行善,这就与“为善最乐”的传统美德唱反调了。 
       
      
      例3 相煎何太急(猜新词语) 寻根热 
      
      评释:谜面是曹植的七步诗,曹植是个很有才华的,所 紧 翩佳公子者,他是曹操的儿子,有阀阅门第作背景,他又文采风流,词章秀美,是当时建安文人的泰斗,很得人心。但他不满足于只是弄弄文墨,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视文章为余事,这就招来了他那家族接班人,主张“文章千古事”的哥哥曹丕的疑忌,曹丕想出出难题,杀杀他的野心,命他七步之内赋诗一首,不然将以大法从事,也真亏了阿植,居然应声立就,还利用诗对他这操生杀大权的哥哥进行反斥,诗是这样的:“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萁是豆的藤,豆是结在枝上的,萁和豆同根而生,现在以萁燃豆,实在是同根相煎,所以成语“煮豆燃萁”用来比喻骨肉相残。这谜用面上“何太急”的斥问语气来扣谜底的“寻”,而“根热”也可从诗意逼出,作为一则普通谜作,不甚起眼,可是这谜底“寻根热”是新时期的一个很具积极意义的事态,因各种历史原因而散居海外的华人,返国探亲,认同,寻根,形成热潮,祖国亦敞开大门,欢迎他们的归来。而谜面偏偏以这个有讽刺意味的典故句子,使人翻回历史,无端想起诸多不愉快的往事,产生消极的作用。褒底贬面,运用失当,这是制谜者的不检。 
      
      例4 海峡两岸盼统一(猜成语) 非分之想 
      
      评释:历史的诸多磨难,因因果果,造成了分裂的现实,为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盛,多少人为之奔走呼号,尽管统一的模式与期限非一般人所能为力,但时至今日,“盼统一”已成两岸的共同心情,人心所向,已公开的提上议事日程来了。所以尽管谜底把分内分外的分,作分裂的分来别解,是何等的自然得体,但对于谜面无论如何也抹煞不了其所持的否定态度。出这样的毛病,要归过于对趣味的过份追求。 
      
      上面说过,“褒贬失当”是很多人注意到的毛病,都在自觉避免,偶有所犯,亦属无意,所以如上所举的病例毕竟是不多见的,有者亦大抵如:遵守游戏规则(猜口语)耍无赖;撇开表象看实质(猜口语)不要脸,等少关痛痒的东西。创作态度较为谨严的作者,这些当然也在避忌之列,为什么要避忌呢?厦门徐鸿基先生说得好:“既要讲究艺术效果,也要考虑社会效果,尽可能做到完美一些。”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