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辽宁灯谜  ›  商灯絮语

灯谜的传统美学与审美价值

By wolf •  2019-06-02 00:34:06 •  2159次点击

灯谜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华文明之一,它源于汉语言,并以汉字为载体,也是众多中华文明之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文明之一。


灯谜艺术是极具生命力的,几千年来,它经历了隐语廋辞、增损离合等等艺术表现形式,最终在两宋时期与“灯”相结合,成为名副其实的“灯谜”,又从专属皇宫大臣、文人墨客的文娱活动发展为街头巷尾之寻常百姓皆可参与的大众游戏。灯谜一步一步从小众文化转变为一种大众文化,融入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能够树立于众多文明之中而屹然不倒,且永葆青春。任何一种文明都是以劳动人民为对象的,离开了劳动人民,文明不可能永远流传,美的东西不会久远,终将不复存在。文明是智慧的结晶,艺术是文明的表现形式。灯谜正是依托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发扬于人民。



纵观中华谜史,灯谜可以说与汉字一样久远。自仓颉造字开始,灯谜观念便可能已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只是还未有一个特定的称谓,后来改称为隐语、谜、谜语等等。它与汉字相生相随,是完全融入汉字的“音”“义”“形”等精髓,并加入中国的“隐”文化后形成的。



何为“隐”文化?《说文解字》中解释道 :“隐,蔽也。”隐,是隐晦、不显露之意。从灯谜的雏形到形成完整的灯谜体系,无不体现着“隐”,有的简单省略某些字词,有的刻意隐藏某种思想情感,自此,灯谜便孕育而生了。因为与“隐”有关,后来直接改称“隐语”。但是,隐语只是在文人墨客之间流行,它格调高雅隽秀,内容深邃难懂,使广大劳动人民不禁望洋兴叹。虽然在当时,灯谜的传承已历经千年,灯谜的框架也已经基本成形,但是还没有灯谜文化之说。



汉语言文字往往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或者因字与字的组合不同,其意义也是千差万别的。同样的词语,如果断句、理解不同,其意义也是不尽相同的。运用到灯谜当中,制谜之人有意隐藏其中的某个意思,加入一个新的语境,来一招“偷梁换柱”,使人容易陷入作者的布局而未能联想到作者要传达的真正词义。因为灯谜之中有“隐”存在,所以在猜射灯谜的时候不能直接根据谜意猜射,而是需要别解,可以是谜面的别解,可以是谜底的别解,也可以是底面同时别解。换言之,灯谜中的“隐”既是一种含蓄之美,也是一种别解之美。灯谜为何能够包罗万象,千变万化,妙趣横生,原因就在于此。例如:




衣锦还乡(打人名一)



衣锦还乡,是指人富贵之后身穿华服回到家乡。元代戏曲家高明的《琵琶记》中也有记载 :“但愿得你名登高选,衣锦还乡,教人作话传。”原成语注重“衣锦”二字,取其登科富贵之意,这也正中了制谜之人的下怀。常有华服加身,倍感荣光之说,“衣锦”可别解为荣光,加之谜面有归乡之意,因此谜底为“归有光”。



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谜家张起南在《橐园春灯话》中说道 :“作谜者如化学家之制造物品,一经锻炼,即变其本来之性质。无论圣经贤传,大义凛然,一入制谜家之手,则颠倒错乱,嬉笑诙谐,无所不至。盖谜底决无用本义者,若用本义,即不成为谜矣。使道学先生见之,有不裂眦透爪,嗔其污蔑,指为罪过者乎。故迂拘之士,不可以言谜也。”



灯谜文化中所蕴含的美远远不止别解之美,就其框架结构、文字组合、底面扣合而言,也有一种别具一格之美。如果说以别解来表示灯谜的文化内涵之美,那么,诸如文字框架等外在表现形式便可以艺术之美代之。



雅俗共赏之美。万物有雅俗之分,灯谜亦有雅俗之别。典雅的灯谜对谜面和谜底都甚为讲究,喜好入诗入典,别开生面,重在展示文采与谜艺 ;而通俗的灯谜则不然,谜面重在通俗易懂,不讲究文采与章法,谜底也往往是广为人知之事。雅与俗是两种极端的表现,是一种普遍存在又极难化解的矛盾,因为它们来源于人的审美价值观念,而审美观一旦产生便是无法轻易改变的。灯谜却拥有某种强大的包容力,可以调解这两种极端,中和这个固定的矛盾,通过扣合与别解将两者合二为一,有如神助。




襟上杭州旧酒痕(打《百家姓》句一)



谜面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故衫》:“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诗人曾经在杭州为官,故衫的衣襟上沾有杭州的酒痕。诗人见到酒痕想起自己年少的青春,不禁有年华易逝、青春易老之感。《百家姓》中的“印宿白怀”原是四个姓氏,这里,“印宿”别解为旧时的印记 ;“白怀”别解为白居易的胸怀,引申为白居易的衣襟。“印宿白怀”可理解为白居易衣襟上的印记。谜面引用诗句,典雅大气 ;谜底语言直白,通俗易懂。一雅一俗,扣合紧密,丝毫不显牵强。



因果扣合之美。因果是一种自然规律,东方人讲究因果循环,凡事有因必有果,这是“天理”。因与果其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扣合关系,谜人别具匠心,将自然之美引入灯谜之中,谜面与谜底,一因一果,扣合紧密,天衣无缝。




画龙不点睛(打《牡丹亭》句一)



唐代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这样一段话 :“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 每云 :‘点眼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两龙未点眼者见在。”张僧繇是梁武帝时期非常著名的画家,尤其擅长画龙、鹰,每一幅画都是神乎其技,栩栩如生。他曾在金陵安乐寺的墙上画了四条龙,虽是惟妙惟肖,技艺精湛,但是这几条龙均没有眼睛。张僧繇说 :“龙不可点睛,否则就飞走了。”众人不信,都要求他画上眼睛以求完美。张僧繇只好挥笔给两条龙画上眼睛,可谁知,顷刻间电闪雷鸣,墙壁倒塌,这两条龙吞云吐雾,腾空而起。两条没有点睛的龙依旧还在。成语“画龙点睛”便是出自此处。谜面上说“画龙不点睛”,正是张僧繇应众人要求给二龙点睛而龙飞,不敢给其余的两条龙点睛了,害怕点睛之后都飞走了。据说,龙有行云布雨之能,所到之处皆是依云带雨。《牡丹亭·写真》中有“又怕为雨为云飞去了”一句,会意之后恰好可扣谜意。谜面为因,为何“画龙不点睛”?谜底为果,“又怕为雨为云飞去了”。一因一果,扣合紧密。



对仗工整之美。早在先秦时期,民间便有挂桃符的习俗。待到唐代,诗歌兴起,桃符才逐渐被文字取代,称为“对联”,讲究倚对工整、字数同一、文义相近。谜人取对联之精华,融入灯谜之中,使得灯谜的谜面谜底也成对偶,读之朗朗上口,品之意味深远。




莫道不如皇宫时(打《论语》句一)



谜面出自白居易的《昭君词》:“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汉宣帝驾崩,汉元帝刘奭即位,呼韩邪单于提出和亲,以促使匈奴和大汉和平相处,免于战火。汉元帝不想把自己的女儿嫁去番邦。于是,汉元帝就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充当公主,可是番邦乃苦寒之地,不比中原,而且与中原路途遥远,回国更是遥遥无期,没有一个宫女愿意去。王昭君不甘一生为婢,向汉元帝请缨。在古代,女子出嫁不可露面,唯有请画师作出肖像。画师毛延寿是一个贪财之人,宫女想找他画肖像都要暗塞红包,王昭君不愿意给他送礼,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加了一颗丧夫落泪痣。女子以容颜为贵,尤其是后宫的女子更是注重“颜色”。王昭君想要出宫,却因毛延寿的“有心之笔”令她的“颜色”降了一等,所幸的是王昭君天生丽质。《论语·乡党》中有“出,降一等,逞颜色”一句,原意为,孔子退出朝廷大门,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来。在此谜中,“出”可别解为出国,指王昭君和亲番邦匈奴 ;“降一等,逞颜色”可别解为画像一事让她的“颜色”下降一等。若将其中的断句去除,“莫道不如皇宫时,出降一等逞颜色”,凄凉悲伤之感不言而喻。


当然,灯谜之中蕴藏的美学定然不止于此,有待大家去发现!


(本文选自《灯谜》(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版),朱致翔 编著)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APP
0 回复 | 直到 2024-04-19 20:46 添加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