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辽宁灯谜  ›  商灯絮语

灯谜的偏与僻及由此引发的争论

By wolf •  2018-07-14 10:07:00 •  1075次点击
微信大战,导致多篇号文出现。在此摘来共享。
10 回复 | 直到 2024-03-29 02:41 添加回复
      #1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8-07-14
    谜史学家一般认为,清末是灯谜发展的一个复兴时期。

    当时的饱学之士大量利用他们烂熟于胸的典籍文句做谜。

    对于把四书五经当必修课的古人来说,这些文句自然不是生僻的。

    于是他们玩得不亦乐乎。

    玩到最后,玩不动了,就造各种奇葩谜格。

    谜格名目繁多,成百种,无所不用其极。但大多造作不堪,没有生命力。

    这些数量不菲的谜作,看似高雅,今天读来却毫无意思。

    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却是取材对今天的读者来说都过于偏僻。

    今天,四书五经们是选修课。

    所以,清代谜家用心极深的谜作大多躺在无人问津的灯谜古籍里,没有多少被人们记住。

    他们自己把路走死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现在的灯谜创作,也开始不在乎偏僻了。

    越来越多的命题创作赛,海量不为大众熟悉的词汇被当作谜底。

    为数不少的网络杯赛谜,利用网络搜来的偏僻成句做谜面,利用网络搜来的偏僻素材做谜底。

    做不动了就上“卷帘”。

    这是不是很像清末?

    灯谜发展的古今两个关键时段,除了别解技巧确实在进步,取材的态势本质上趋同。

    一旦脱离网络,今天的许多谜作就陷入谜面生僻或面底都生僻的尴尬和无趣。

    参加网赛的人觉得没什么,借助度娘们猜到谜底也很开心。

    一般的大众读者却觉得好无聊。

    就好比“清人读清谜”和“今人读清谜”。



    我们再把历史往前推,找一找灯谜的初心。

    为什么要有谜?

    谜就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东西不明说,藏起来让你猜,这样才显得好玩。

    好比小孩捉迷藏,看似很明显的位置能藏得让别人一时找不到,才叫高明。

    你要是直接跑回家,别人都不知道你家在哪里,那还有啥意思?

    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谜“辞欲隐而显”,这个“显”字很关键。

    灯谜欲隐还显、似藏实露,正是它不朽的魅力。

    猜谜人经常说揭底后“恍然大悟”,就是因为这个谜底他本来完全知道。

    做节目,灯谜比“汉听”更有潜力。

    因为灯谜的答案可以持续地“耳熟能详”,而“汉听”玩到后面只能玩偏僻字。

    灯谜创新,首重思路的创新,其次是写法、取材的创新。

    取材的创新必须以大众熟悉常见为前提。



    有的谜友说,灯谜可猜可赏,偏僻谜也有好谜,属于可赏型。

    这是误解。

    偏僻谜并非不可猜,因为有搜索神器。

    你看网络杯赛上那些谜,再偏也有人猜中。

    偏僻谜就算可猜也不可赏。

    真正的可赏谜,是思路清奇让人一时想不到,看谜底居然如此熟悉,有种失之交臂的感觉。

    所以,取材偏僻,是制谜大忌。

    我们不反对命题,但反对选用偏僻的词汇。

    我们不反对成句,但反对偏僻的成句入谜。

    我们不反对造底,但反对拿偏僻的底材造。

    拿大部分人不知道的东西做谜,是“反灯谜”的。

      #2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8-07-14
    首先要说明,我对老鹰个人没有任何意见,而且很尊重他对灯谜的执着。
    其次,老鹰的不少看法我也很认同,比如,“灯谜创新,首重思路的创新,其次是写法、取材的创新。”“真正的可赏谜,是思路清奇让人一时想不到,看谜底居然如此熟悉,有种失之交臂的感觉。”
    但是,对于老鹰今天在其个人公众号发表的《重蹈覆辙 | 当今灯谜创作取材的误区》一文中的部分观点,实在是无法完全赞同。
    老鹰说:“取材的创新必须以大众熟悉常见为前提。”
    这句话本来没有问题的,但是,老鹰忽略了“大众”和“熟悉”这两个词的外延。
    当我们面对普通群众进行展猜的时候,“大众”和“熟悉”的外延是其本来的外延。但是,当我们面对的是“华清杯”或“风云杯”的参赛者时,这个时候的“大众”其实就只是这参赛的几百号人而已,“熟悉”与否也只是针对这几百号人来说的。
    谜界有不少人喜欢拿大众说事,但是不加区分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大众”扩大化,并且上纲上线,也是对灯谜的一种伤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唯群众论”是现在谜界最严重的一种错误思想!
    曾见过不少谜界前辈不止一次地批评:某某谜赛连一条适合群众展猜的谜都没有,某某谜刊找不出几条适合群众展猜的谜!说的时候一个个眉头紧锁、义愤填膺,仿佛长此以往,“谜将不谜”了。
    但我想说的是,你要找的出来那才是奇怪了!这些谜赛的谜本来就不是给普通群众展猜用的,这些谜刊的主要读者群也不是普通群众。你非要拿群众标准来做评判,怪谁?
    如果还是拿针对普通群众展猜的标准来框两个杯赛的谜,就好比是拿普通球迷的水平去批评贝克汉姆、罗纳尔多:“这不是瞎踢吗,老百姓哪里踢的出香蕉球啊?”又好比是中学物理勉强考个及格的人去批评爱因斯坦、霍金:“你们这研究的啥破理论啊,我们普通百姓一点都不懂!”
    例子虽然不是很贴切,但其荒谬程度还是有些类似的。
    老鹰还说:“越来越多的命题创作赛,海量不为大众熟悉的词汇被当作谜底。”
    说实话,我也不喜欢很多的命题创作赛,比如,某一次有个以某地方言为底材的创作赛。然而,对该地老百姓来说,我们听着一脸懵逼的方言,他们就是很熟悉的。这些谜如果放在当地展猜,也许就毫无违和感了。
    又比如,有很多专业化学名词我们都不熟悉,但假如是某个高校的化学系举行灯谜展猜,那可能就都是些“熟悉”的谜底了。
    再比如,老鹰的文中提到一个例子:
    当时的饱学之士大量利用他们烂熟于胸的典籍文句做谜。对于把四书五经当必修课的古人来说,这些文句自然不是生僻的。
    明明当时是不生僻的,符合老鹰的做谜理念的,结果到现在却变成“生僻”了。所以,熟不熟悉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关键是看用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现在很熟悉的词汇,也许过个十几年几十年也会变得生僻呢。一概而论加以否定,无疑是不负责任的。
    而且,宣传也是灯谜的重要功能之一。某一个领域的词汇,虽然大众一开始不大熟悉,但也许经过灯谜的宣传之后,可能有些就变的为人熟悉了。
    所以,这样的创作还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尤其是在灯谜还需要借助各种外力推动的时候,这样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必需的。
    (如果谜人有足够的活动能力,可以说服主办方用少量生僻词汇+大量熟悉词汇作为底材,就再好不过了。)
    老鹰还说:“一旦脱离网络,今天的许多谜作就陷入谜面生僻或面底都生僻的尴尬和无趣。”
    这句话我大部分同意。之所以没有“完全同意”,是因为谜面和谜底是否生僻,对不同的人来说,本来就是不同的。很多的诗句我都觉得生僻,但是“爆肚师叔”杏花雨常常秒杀,这该怎么说?此其一。
    其二,网络时代,网络猜谜,使用网络工具本无可厚非。拒绝技术进步才是危险的。至于“一般的大众读者却觉得好无聊”其实无所谓,理由如前,这本来就不是给“一般的大众读者”猜的。我也觉得“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好无聊啊,so what!
    搜索到面句之后,还是要运用灯谜的思维去猜谜,射中谜底的喜悦是一样的。
    一则谜好不好,与网络无关。很多无需网络搜索的谜,一样能够烂出新高度!
    加减乘除人人都会,而高等数学很多人不懂,但如果数学只剩下加减乘除,那其实就没有数学了。希望灯谜里也有一些高等数学,而不是只有加减乘除!

      #3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8-07-14
    我所理解的灯谜普及——来自一个喜欢吃瓜的谜渣(张乃文)


    从人类进化来说,灯谜是个高级产物。首先它是依托于文字的,不管是画谜,动作谜还是情景谜,都是离不开文字和语言。有文字和语言做基础就等于活生生把灯谜拔高了一截。不等同于音乐舞蹈,不管人还是动物会听能看就会从本能上觉得美好有趣想要亲近。
    其次灯谜还重在理解,这一点就区别于书法,更类似于一些抽象的艺术,两者的区别只是灯谜是出于一种逻辑上和规则的理解,而抽象艺术更在于情感上的共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大家评佳谜一般从两个方面看 一是扣合好,毋庸置疑这是一条好谜最基本的,二是谜面佳,这是在努力把灯谜从一个干巴巴纯别解的东西变做更艺术化。再之外的诸如底面投,有新意等等都算是锦上添花。顺带说一句成句面,我觉得算一种潮流和创新吧,有点废物利用改头换面以旧做新的意味,但在引起情感共鸣上确实不太好,这个之后再议。
    说回重在理解。看好声音的人很多,那些唱功编曲都能懂的人有多少呢,我们大多数人去看一是看热闹,二是听感觉。那灯谜其实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只是它能带给人的感觉实在太干巴巴,不能理解就体会到妙处太难,那所以在整个发展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奖猜,展猜,击鼓,画谜,用好看的字体写面,专用特色谜笺等等,都是为了去增加那些“没什么感觉”的人的感觉,这也是普及的一种手段。像资深灯谜爱好者,刷字猜谜和各种形式猜谜,有很大的区别吗?并没有。反正是猜。因为你们水平高,能懂这些东西背后的灯谜本源的趣味。你说有的资深谜友喜欢收谜笺,那没谜笺给他他就不猜了吗?我想不会。但是没奖品给我,我就不猜了,这本质上是因为我们水平不同,是在通过这些引起注意,从而让普通人去试图学习和理解。
    理解了这个问题之后再来说普及群众。那么就首先要提高群众的水平。群众之所以叫群众而不是谜家就是水平不够嘛。对群众当然不能要求太高,就是灯谜也要扶贫,你们就不能给我猜杯赛的谜。只能先让我学简单的,能懂,然后也不能全简单,要有难的,然后给我讲解,我才有进步。谜家就好比是歌唱比赛的评委们,要有水平,能就高就低。但是评委其实和群众是聊不到一起的,因为有理解偏差,能聊那是在就低,评委有评委的圈子。
    所以综上呢,普及是很困难需要渐进的。看对象是谁,再出不同的谜。谜家就去玩杯赛,渣渣就认真看热闹,群众猜中灯大水平的谜,谜家要么去评委要么就换台,当然我觉得看热闹也是很下饭的。参赛的话就当是见个世面吧。

      #4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8-07-14
    (一)
    2013年华清杯,我看到这条谜:“幼而英特,早有大成之量” 带姓称谓连行程语,2+3 小高延安行/凌婧兰,这条谜扣合时解作:一个姓高、字延安,的人小时候很牛,扣目时解作:小高去延安这个地方。
    (二)
    我当时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这种格式我是否可以模仿。于是我写了几行代码从网上提取古人的姓和字并作地名匹配判断等处理。仰仗于当时的“大数据”,我在很短的时间里做成了以下两条自认完美但一直封存的习作:
    ====未发表习作引用开始===
    “岳少以才颖见称,乡邑号为奇童,谓终贾之俦也。” 带姓称谓连行程语,2+3 (面出《晋书·潘岳传》) 小潘安仁行/云中漫步
    “是吾家千里驹也。” 带姓称谓连行程语,2+3 (面出《北齐书·崔昂传》) 小崔怀远行/云中漫步
    ====未发表习作引用结束===
    (三)
    坦白说,没有“大数据”的加持,制出此等质量的“高仿A品”很难如此之易。但有了大数据,灯谜,包括猜和制,是否就变味了呢?或者从宏观上说,当代灯谜是否应该拥抱大数据时代?
    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
    (四)
    大数据的影响,不管我们喜欢还是不喜欢,早已深入到诸多领域。2011年,经过大数据训练出来的人工智能Watson参加了美国著名电视智力竞赛节目Jeopardy,凭借其几乎完美的语言理解能力,战胜了同台竞争的人类顶尖高手。而要回答比赛中的问题,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能“懂”人类语言中微妙的东西,如讽刺和反话等。2016年依靠大数据训练出来的人工智能AlphaGo,在科技界普遍看好而围棋界普遍看冷的情况下,战胜人类顶尖高手李世石。同年,日本的人工智能创作出了四部短篇小说,其中部分小说还通过了“星新一文学奖”初审。2017年,经过大数据训练的人工智能小冰创作出《阳光失了玻璃窗》并出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部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现代诗集。
    (五)
    人类天生不擅长处理大数据,各人都有知识盲点,有时甚至是非常可笑的知识盲点。比如最近有学者发微博称参加讲座竟然发现历史系的学生不知道谷寿夫,大惊之余不由感叹这无知已然达到可笑之地步。在大数据加持的当代网络灯谜大赛上,谜人们类似的知识盲点也频出不穷。比如,有知名谜友断然批评伦敦残奥会亚军赵玉飞以及香港独臂剑侠黄腾飞是“生僻人名”入谜。姑不论这两个中国人已经是在世界大赛上获得奖牌一举扬名,即便是没有获奖,以身残志坚的励志人物为底材,不正是谜人为弘扬社会正能量作绵薄之力吗?归根到底,不知道并不可怕,甚至根本不是个问题,就像有人知道大明星却不知道大科学家。但大数据就在我们的身边,拥抱还是拒绝,才是个真问题。
    (六)
    灯谜界的大数据,比如国粹网,不但可用于猜制辅助,也在某种程度上类似学术界的反剽窃检测系统,可以检测谜人创作思路是否有暗合或者撞车。但即便是这样看起来明显有用的大数据,也不是每个谜人或谜队都有使用的习惯,这当然是各届的谜赛常有暗合或撞车作品出现的主因之一。但我相信,伴随着新一代和新新一代的谜人科技眼界的提高,应用大数据挖掘出更多的灯谜之趣,祭出更巧妙的底材组合,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但不管是拥抱大数据,还是情愿固守小数据,谜人的初心都一样,都希望继续享受灯谜艺术所带来的快乐。

      #5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8-07-14
    昨日发了一篇文章:重蹈覆辙 | 当今灯谜创作取材的误区

    指出当今灯谜创作的一个误区——选材越来越偏僻。

    不少人支持、点赞、表示同感,也有人反对。

    反对者观点集中为三点:

    1、认为偏没关系,猜偏谜可以涨知识。

    这个我不敢苟同。

    灯谜有传播知识的功能,但没有传播偏门知识的义务。

    或者说,不能为了传播偏门知识而牺牲谜趣。

    灯谜传播的,应该是熟悉常见的普通知识。

    从另一个角度说,猜谜的乐趣集中在猜“别解”身上,一个偏底,基本起不到传播知识的作用。

    有人说,反对偏谜就是反对读书。

    我不知道这个逻辑是怎么来的。

    玩谜当然要读书,读再高深的书都没关系,但读书也不是要把书里的知识都放在自己写的东西里。

    写灯谜尤其要揣摩、照顾受众的知识面范围,回避书上偏僻的内容,对得起猜谜人的时间和心情。

    特别是事先藏起来的谜底,一定不能偏。

    谜面和扣法涉及的知识点,可以适度放宽,但也应舍弃极度冷僻的。

    谜的本质是让你明明知道的东西暂时不知道。

    谜的趣味源于谜底早就存在猜谜人的知识库里,可是偏偏躲着。



    2、认为偏不偏很难界定,每个人感觉不一样。

    这个观点至少承认偏谜不好。

    一个谜材究竟偏不偏,确实不好说。

    每个人所学、所长不同,认知当然有差别。

    一个谜材偏不偏不是自己说了算,也不是哪几个人说了算,而是大多数人综合考量的结果。

    一个很常见的谜材也可能有人说偏,不必在乎;一个极冷僻的谜材也可能有少数人知道,不代表不偏。

    经常看到有人被说谜材偏,就立马回怼:“哪里偏了?”然后列出一堆他自己掌握的资料。其实没必要。

    自认谜材不偏又特别在乎别人说偏时,你已经输了。

    我是以我的知识储备,觉得今天偏谜过多,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深表担忧。所以写了这篇文章。

    有不少谜友认同我,说明他们的知识储备跟我差不多或者不如我。

    如果有谜友超级博学,觉得现在的谜哪有那么多偏僻的。只要你赞同“偏谜不好”,其实跟我的观点没本质的区别,不过是因为你的知识库太大了。

    知识库是指每个人已经掌握并熟悉的概念。通过网络一时搜到的新知识,对人来说依然属于偏僻。

    有人说,网络赛的“大众”就那么几百号人,姑且认同这种观点。但我很好奇,这几百号人的“大众”都觉得这些杯赛谜不偏僻吗?

    假如真是这样,你们的知识库强大得有点离谱。



    3、认为偏才能难,而我们需要难题。

    确实需要难题。

    不用说网络杯赛需要难题,群众展猜也并非说清一色都得上容易题。

    尽管谜材不偏,谜不一定就易猜,但谜材偏,谜几乎都是难猜的。

    以偏求难可以算一种方法,不过这种牺牲谜趣的做法,太low了。

    而因为求难出偏谜,最后再评佳,则会造成错误的导向问题。

    出谜猜谜其实是个互相博弈的过程。

    不仅“猜谜人”要猜,“出谜人”也要猜。

    “猜谜人”猜“出谜人”的思路,“出谜人”猜“猜谜人”对谜底的把握程度。

    高明的难题,是“出谜人”猜出了自己的谜底在“猜谜人”的知识库里,但藏法很巧妙,让“猜谜人”要费一番功夫才能破解。

      #6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8-07-14
    (一)
    玩灯谜时间稍长一点的,都知道谜界存在华清和风云两大没有任何实质奖励却备受青睐的民间赛事。而参与过的,可能都有过一段或几段纯粹因为赏玩灯谜而带来的快乐回忆。比如,我还记得某届赛事中,我们橘乡灯谜的几位谜友喝小酒、哙鱼肉的经历。期间在集体攻克了“绍兴师爷们”一谜后,大家都异口同声为此谜叫好。这谜好像最后未能进入佳谜榜,但它当时带给我们这帮爱谜者的快感无疑是一种“小确幸”。
    (二)
    华风每次结束后,官方都会排出一个佳谜榜。民间还有个“野榜”,根据历届总积分排出制谜各大顶尖高手,而排名第一的高手也成了部分新一代谜界翘楚所追求击败的目标。对于“佳谜”,有人看得淡点,以为佳谜未必佳,摆正心态即可。有人较真点,对作品动了感情,甚至有人会质疑打分不公。所谓有人就有纷争,有纷争就有江湖,华风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江湖,江湖里面是诸多谜人的酸甜苦辣。
    (三)
    江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它要正常运行必得有一套规则。如果没有适当的规则,不管什么江湖都有可能出现类似1929年民国时期举办的那场真实武林大会的下场。那是这样一个场景:
    ===引用武林大会描述开始===
    “更可笑的是,你打一巴掌,我打一巴掌,打得口血淋漓,劈拍之声,不绝于耳。搞得在现场服务的医护人员,仅医治吃耳光者就忙得不亦乐乎。由于规则不明晰,场上还出现死不认输、拒不下台者,一时间竟引得台上台下一片对骂。”
    ===引用武林大会描述结束===
    (四)
    所谓“武无第二,文无第一”,但真实的比武,一旦没有明确的规则,竟然出现“死不认输、拒不下台者”,遑论“比文”。那华风规则究竟如何?我认为它有两个极其重要的但其意义却常被忽视的操作点:
    1.你不能给自己打分或给自己评佳。
    这怎么理解呢? 网络世界里,口水战中有一个独特现象:很多网友都有自封为胜利者的不良习惯。另外,现实世界里,谜友作为评委把自己的谜作评为一等,据说也是有的,甚至还挺多。所以,华风的重要规则就是防止部分谜人在谜赛中做这波“也许每个人都可以理解的”操作。
    2.没有特定评委组,所有的参赛队都有同样的打分权。
    这怎么理解呢?
    某武侠小说曾描写某武林有评武大会,但偶尔会有不服评判者的高手,他认为评判者没有资格作评判,于是三下五除二便把评判者给放倒了。另外,据说,有人问张学友为何不参加选秀,得到的回答是不晓得评判者懂不懂歌。
    这两件事说的都是资格问题。而华风的制度设计简单痛快地取消了特定评委组,让所有的参赛队都拥有同样的打分权,本质上就是“去权威化”,让所谓的“佳谜”由谜界共同体决定。这与现实世界里的赛事往往由部分“权威”把握话语权截然不同。“去权威化”其实利弊皆有,但一旦成为规则,它就是让华风这个小江湖正常运行的齿轮。
    (五)
    有个段子是这样的:
    ===段子引用开始===
    朋友养的鱼死了,悲伤不已。
    他不想土葬,说想给它火葬,再把鱼灰撒回大海,让它回到母亲的怀抱。
    谁知道那玩意儿越烤越香,后来就买了两瓶啤酒……
    ===段子引用结束===
    很多事情,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华风的制度设计的初心就是“去权威化”,我们一旦记起了这点再去理解近日某“权威”对华风的怒怼,个中缘由不难洞察。其实,谜界从来都欢迎有分量、有水平的批评,但我不得不说一句,不要忘了,谜者的初心是什么。

    20180711

      #7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8-07-14
    偏僻与普及

    灯谜的底材偏不偏,谜面的引文僻不僻,成为近日讨论的热点。

    到底怎么定义偏僻不偏僻呢?我想,应该是个动态定义。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偏僻认知度。

    我和本地谜友也玩过飞花令,我们都是业余玩票,能用上的诗词范围也比较窄。如果让我和雷海为对战,显然我们不是一个级别的,甚至对方随便说一句,我可能没听过,甚至都不知道真假。在诗词上,我是普通群众,雷海为算是专业的。如果雷海为和彭敏对战,我想一定也非常精彩。几番来往后,“飞”出来的诗词对我来说就可能显得偏了,然而对他们来说没准刚刚好呢!

    灯谜上也一样。群众有群众的偏域,谜人有谜人的偏域。不同人群,他们的偏域也不同,各自在各自领域去判断对所在人群是不是算偏就行了。群众的偏域相比专业谜人的偏域来说通常更大。经常参加“两杯(华清杯、风云杯)”的谜人容偏能力相对较强。

    当我们面对群众普及灯谜时,偏域放大,熟知度增强。网络杯赛,比赛周期一周,以队为单位多人共同猜射,而且可以搜索,其难度相应增加,偏域相对缩窄,也无可厚非。对参加网赛的这些老司机而言,虽然也有搜不到的偏项,但从杯赛的总谜量来说,还是少数。

    因此,我们在研究偏不偏时,先确定研究对象是谁。研究群众还是研究“两杯”谜人。这就回到了那个旧话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曾经有人作过一个比喻:对群众是搞科普,对“两杯”谜人来说就是搞科研。搞科普,强调的是接地气,象科普文章一样易于大众看懂。搞科研的,走的是高大上路线,亦如专业论文,并不要求谁都看懂。搞科普的继续搞科普,搞科研的继续搞科研。

    致力于普及推广的多是传统谜人。网络上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中很多人无地面组织,也不参与地面的对群众展猜,也不会将思维定位在群众需要什么上。他们长期在网络上与专业人士竞技,思维也定向于此。他们作的谜好不好,所想的是这条谜是不是有网络评佳的可能,而不会去想这条展猜的话,群众能不能猜到。

    所以说,不必强求搞科研的人一定要去搞科普,因为那未必是他们所追求的,至少眼下很多人不是,要求也是没用的。经过这么多年的辩论,谁也说服不了谁。还是让搞科普的人研究如何搞好科普这盘棋吧!科研人士脑中什么时候植入科普的芯片,还需要契机配合。
    有个问题顺便提出一下:是不是要求所有的谜人都必须去搞普及?支持普及但自己暂未打算亲自去作,行不行呢?有的人还处在自己玩高兴就行的阶段,允不允许他们的存在,允不允许呢?想十遍。

    其实,有不少谜人是既搞科普也搞科研的,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谜。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因地制宜,因势用谜,挺好。

      #8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8-07-14
    本文的“冷知识”,指古今中外各种很难用到的冷僻知识。互联网让冷知识的获取变得无比便利,今天的灯谜,冷知识所占比例大有走高的趋势。冷知识对灯谜有啥好处呢?我觉得有三点:

    增长见识。鲜为人知的知识被带到谜人视野当中;

    创新作品。用别人从来没有做过谜的知识点做谜;

    延长猜射。冷知识灯谜难猜,满足长时比赛需要。

    冷知识灯谜看似益处不少,且显而易见,但它的弊端也很多,危害挺大,并且不易察觉。

    1、灯谜互动的冷血化

    灯谜很受欢迎的一个特点,就是互动。作者只出作品的一半,还有一半要读者猜。

    一个出谜人反对偏僻,不是说他出的谜给所有人猜都不偏僻(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偏域不同),而是他主观上考虑所面对受众的知识范围。出了受众认为的偏题,属于猜测失误。好的出谜人,时刻都在根据受众情况给自己纠偏。这样的创作意识是人性化的,是有温度的,出来的作品“偏僻率”不会太高。

    靠网络搜索冷知识做谜,甚至利用大数据提供冷知识谜材,这是鼓励出谜人忽略受众对谜材的自然认知度,只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性取用。这是无情的、冰冷的创作,出来的作品“偏僻率”高,让出谜猜谜的互动变得“冷血”。

    2、偏谜上佳的扩大化

    大部分谜友觉得谜材偏僻不好,评佳打分时碰到偏题会压分。

    “偏僻感”因场合而异。比如没参加华清杯比赛的谜友读赛题,基本会觉得生僻的冷知识太多。而参赛的谜友,多数不觉得偏,这是为什么呢?

    参赛者通过网络,了解了谜面的冷知识,查出了属于冷知识的谜底,持续几天,反复讨论,冷知识被暂时炒热了,参赛者在心理上不觉其“冷”。然而,比赛过后,冷知识还是冷知识,要变热哪有那么简单。这是一个“认知假相”。参赛者在认知假相下,很可能给谜法出色的偏题打高分,而那些取材不偏的好谜,经常落选,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冷知识灯谜占据佳谜榜的比例如果越来越高,就极可能误导大家,不再坚持“偏谜不好”。

    3、知识传播的肤浅化

    冷知识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不可否认。但用灯谜的形式传播冷知识,是比较浅薄的。灯谜体量狭小,在知识传播上偏于碎片化,无法收到系统性、深入性的传播效果。而热知识本身已经有很好的传播性,灯谜引用后,对其传播是一种助力。

    灯谜传播性更强的是饱含趣味的别解,冷知识的本意都还没为人熟知,就开始传播别解,这是一种主次颠倒的行为。

    冷知识自身具有的不易传播性,反过来还会影响灯谜的传播。

    综上分析,个人觉得,冷知识灯谜弊大于利,就算可猜,也不可赏,应当适可而止。呼吁各位谜友,不要在灯谜里,做冷僻知识的搬运工。

      #9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8-07-15
    (一)
    早先的语言学,大体相当于语文,特点是规定性,语言学家负责告诉人们什么是好的语言。王小波在《我的师承》提到的以下章节,可当作老派语言学教育的范例:
    ===引用开始===
    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青铜骑士》:
    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
    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
    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
    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
    他还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最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就不够好:
    我爱你彼得的营造
    我爱你庄严的外貌……
    现在我明白,后一位先生准是东北人,他的译诗带有二人转的调子,和查先生的译诗相比,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岁,就懂得了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做好。
    ===引用结束===
    (二)
    区分好坏,符合人类天性。在谜界,做师傅的往往或多或少有好坏的评判标准。告诉入门者什么是好的谜,什么是坏的谜,入门者有了方向,自然能更高效地努力,这是非常好的。还有追求建立一整套自洽的评价体系的,而体系一旦建立,如能广收门徒便有望自成一家,成为宗师,这也是非常好的。但是,好坏毕竟是主观的价值判断,它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影响力的高低要看权威度。据说,维特根斯坦在剑桥的博士答辩中,他的导师们都看不懂他的论文,但却一致同意答辩通过。为何?因为此君早已被认为是天才中的天才,其权威不可置疑!但如果有某谜人告诉我们诸如“这条谜面别解,是坏的谜”或者“那条谜后出转精,是好的谜”,我们可能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三)
    后来的语言学逐渐从规定性变成描述性。语言学家的目标不再是像王小波的哥哥那样,作好坏这样的主观价值判断,而是像科学家一样,尽可能客观如实地,描述具体语言在具体人群中的具体使用,以及分析语言背后的或普遍或特殊的规律等等。曹雪芹和莫言的以下略显粗鄙的描述(部分字词作和谐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当作现代语言学家所作的一部分工作:
    ===引用《红楼梦》开始===
    这里茗烟先一把揪住金荣,问道:我们cao屁股不cao屁股,管你jb相干?横竖没cao你爹去罢了!
    ===引用《红楼梦》结束===

    ===引用《檀香刑》开始===
    那天夜里,俺心里有事,睡不着,在炕上翻来覆去烙大饼。俺的亲爹孙丙,被县太爷钱丁这个拔diao无情的狗杂种抓进了大牢。
    ===引用《檀香刑》结束===
    (四)
    所谓的语言粗鄙化、庸俗化以及所谓的网络词、外来词入侵等现象,在当下的“去权威化”时代,偶尔引起过(肯定也会继续引起)诸多名人,甚至新闻媒体的痛斥。比如作家王蒙就直言很不喜欢“小鲜肉”这样的词,导演冯小刚更是怒怼“diao丝”这种网词粗俗地令人发指,多年以前我还见过某大学校园里某潘姓教授的主题为“保护汉语纯洁性”的讲座海报。但接受现代语言学思想的语言学家对于上述现象都会非常淡定。为何?首先,告诉人们什么是好的语言,什么是坏的语言,那也许是诗人、文学家或政府某教化部门的事,但肯定不关现代语言学家的事。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其发生的细节以及背后是否有深层的原因,他们研究的成果往往不带主观的价值判断,而是客观的数据以及数据背后的科学,比如像这样的:
    ===引用大象公会文章开始===
    多数人平均一天会冒出80-90次脏话,占一天话语总量的0.5%-0.7%左右......正常话语的产生主要是由大脑左半球的布罗卡氏区负责,而脏话则主要由右半球产生。
    ===引用大象公会文章结束===
    其次,了解哪怕是最基础的现代语言学思想的人也都知道在语言与身份(《红楼梦》里茗烟的语言以及《檀香刑》里“俺”的语言都符合他们的身份)以及语言自适应等理论框架下(此处不展开),所谓的上述现象在“去权威化”的时代是不发生才怪的现象,根本就不是问题。
    (五)
    灯谜基于语言,活的语言随时代而变化,时代的变化势必反映在当代的灯谜身上。正如我在“试论华风小江湖”一文中有所涉及,“华风”的打分制度,可视作网络时代的“去权威化”特征在现代谜赛上的反映。在“去权威化”的时代,出现了某些“权威”很难接受的所谓语言粗鄙化、庸俗化等现象。与之相应的是,在“去权威化”的谜赛上,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看起来不那么“群众化”却出自“群众”的灯谜作品。在新近出炉的一篇反思华清谜风的较严肃文章里,这些不那么“群众化”的灯谜作品被描述为“冷知识入谜”,且作者提出一个价值判断:冷知识入谜虽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有知识传播肤浅化等嫌疑。
    (六)
    对于此文在表层上的利弊分析,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且如果是面向中小学生等群体的谜事活动,我亦赞成此文的观点:控制冷知识入谜。但在更深层次上,我的个人判断是:此文乃是我在前述章节中提到的“保护汉语纯洁性”在谜界的翻版,它的议题接近于:“保护灯谜群众性。”
    (七)
    “保护灯谜群众性”的议题和“保护汉语纯洁性”一样。乍一看,似乎颇有几分道理。但细一思,它们所涉及的都是主观的价值判断,都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一种现象之所以发生,其背后隐藏的客观的规律。我的个人判断是: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大数据的渗透是不可逆转的,所谓的“冷知识”入谜也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在人机大战后,业余围棋爱好者的马云认为“下围棋本来是多有乐趣的事情,下围棋本来是就在等对方下一步错棋我赢一把,结果对方这机器从来不会下错棋,算得又理性又客观,算得比你快,你想三步,它三百步都想好了,还永远不错棋,这有什么意思,把我们最快乐的东西剥夺掉,还侮辱我们一把。”而“棋圣”聂卫平则认为:“AlphaGo颠覆了我的认识,中国棋手应痛定思痛”并称:“前几天在全世界掀起了围棋热,围棋现在的形势一片大好。”对于大数据,对于“冷知识”入谜,好坏的判断,我觉得谜界不妨多参考一下“认知被颠覆的”聂卫平的这种开放心态,亦可学习一下现代语言学之客观精神,不要让自身有限的知识限制了看时代的眼界和想象力。
    (八)
    每个谜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自己的语感、自己的喜好,还有只属于自己的审美和才华,每个谜人都不应该被看作是像“群众”一样抽象的存在。而正如诗人米沃什的诗所述:“真正的语言并不精致。它是一个公开的邀请,可能是棺材,是挑战,是在阳光边缘一直翩翩起舞的痛苦和疯狂。”

      #10 - 回复 wolf_avatar
    wolf  2018-07-15
    (一)
    所谓华风杯者,即当今网络谜界两大主要赛事——华清杯和风云杯是也。
    既然是网络谜赛,华风杯与一般的现场谜赛有个很大的不同:现场谜赛严格禁止搜索,而华清杯猜射过程中允许网络搜索(而且几乎完全离不开搜索)。
    两者还有第二个重大区别:华风杯的猜射时间是七天,而且是十来人甚至几十人集体猜射;而现场谜赛一般是一个人猜射(团体赛则最多三个人),且每一题只有30秒思考时间。
    这就要求华风杯的谜题难度系数,要比现场谜赛高出不止一个级别。否则比赛分分钟就结束了。
    所以,各参赛队在追求谜底有新意有亮点的时候,一般都不会上难度系数特别小的灯谜。
    (二)
    但华风杯与一般的现场谜赛也有一个共同点:参加者都是相对专业的谜人。
    一个谜题难度较高、由相对专业谜人参加的网络谜赛,其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普及灯谜以吸引更多谜外群众参与。我的理解,华风杯是属于谜人内部的一次狂欢,或者一个节日。
    七天七夜不眠不休,即使猜射、制谜、总分、佳谜四项都获得第一,也没有一分钱奖金,不会获得任何经济效益。对于专业谜人来说,猜谜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大家主要是享受猜谜过程中那种脑力激荡的快乐,谜团破解后那种恍然大悟的快感。
    所以,只要谜面容易搜索到,谜底有谜材范围可找,猜者因为有网络工具在手,对于谜面谜底是否熟悉并不太介意,主要还是更关注谜艺方面的东西。
    (三)
    然而,不参加华风杯的人,看到华风杯的谜题时,总觉得谜面谜底太生僻,没法猜,也不可赏。甚至还害怕华风杯评出的佳谜会败坏灯谜风气,把灯谜带上歧路,让群众对灯谜产生误解。
    作为一个多次参加华风杯的人,我是无法认同这样的论调的。
    上文已经说过,华风杯的参加者都是相对专业的谜人,参赛谜本来就不能用群众的标准来评判的。参赛者又有网络搜索引擎在手,偏僻程度一般的谜面谜底,大部分谜都不难猜出来。
    从受众的角度来说,面对十几二十几个人组团猜射且拥有搜索工具的受众群体,华风杯的大部分谜题还是难度适中的(每年猜射最高分的队伍,准确率可达90%左右),生僻程度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假如换成是对群众展猜,华风杯的参赛者们是绝不会把参赛谜拿出去的。好的出谜人,会根据不同的受众,出不同的谜。
    所以,如果有人硬要说华风杯的谜没法拿给群众猜,会让群众误解,那我就无语了。因为这些本来就不是给群众猜的。
    (四)
    华风杯的谜能传播知识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如前面所述,传播知识也不是华风杯的主要目的。
    灯谜是一种“大脑体操”,猜谜过程就是在锻炼大脑的同时,顺便传播点知识和快乐——即便不传播知识也没问题。
    很多百度过的知识,猜完谜之后很快就忘掉了。但依我来看,这与所谓“认知假相”大概也没多大关系——猜谜的时候、评佳的时候,我只是知道并理解怎么扣合的,于是就打分了。
    即使时候忘掉了,也不影响我打分时的公正态度。而我们忘掉的知识,其实有太多太多了,比如三角函数微积分,从事与数学无关行业的人,还有几个人记得呢?难道我们高中、大学那么多年的学习,也属于“认知假相”?
    (五)
    就像我曾多次说过的那样,华风杯的谜,也就是华风杯参赛者这个小群体玩玩,不管怎么折腾都属于内部行为。
    而用于向外部群众普及的灯谜,则是灯谜普及工作者们根据群众的标准另外做的。只要普及工作者们的谜作不出现偏差,华风杯再怎么折腾,群众也不会产生误会的。
    所以,真的没必要太担心,华风杯的谜并不会带歪灯谜风气。华风杯的大部分参赛者,也有自己的底线。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