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

辽宁灯谜  ›  谜人谜事

三水谜人蔡艺武自创灯谜近千条,难倒了老谜家!

By wolf •  2018-02-09 01:12:13 •  568次点击
正月十五猜灯谜,这是三水传统的年俗。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灯谜风靡三水,曾经出现过万人空巷的盛况。“时势造英雄”,三水独树岗人蔡艺武是颇具影响力的灯谜制作人,曾创作了近千条灯谜。


自制佳谜难倒老谜家
现年87岁的蔡艺武是三水公认的制作灯谜的权威。“上世纪50年代,灯谜活动十分流行,西南文化公园几乎每周都有灯谜展出。“蔡艺武回忆道,当时市民对灯谜的热度不减,都争先恐后地去猜谜,而所得到的奖品只不过是一根香烟、一颗糖果、一只香蕉。  

上个世纪80、90年代,灯谜在全国流行,各地灯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谜会、谜社、谜组纷纷成立。灯谜会猜大会不断举行,灯谜爱好者纷至沓来,参与者非常踊跃。1986年,三水灯谜协会成立,蔡艺武被推选为理事。


1988年元宵节,三水主办了猜灯谜大会,得到了健力宝公司的资助,请来了广州的醒狮特技团表演助庆。蔡艺武等制谜近千条悬挂展猜,佛山市属各县区群众纷至沓来。特别是顺德来了好几车人,可谓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在击鼓抢猜台,蔡艺武制出“中秋将临”谜面,猜成语一句,奖品是健力宝4罐,直至终场,各地好手都破不了谜。直到后来到佛山,理事自携奖品出谜,内部谜家会猜,蔡艺武还是带了此谜送展,所有老谜家都猜不出,给与启示“谜底是六个字的成语”,依然猜不破。于是只好开谜揭底,谜底是“可望而不可即”,众人恍然大悟,公认佳谜。因为:初一是朔日,十五是望日,月尾是晦日,所以“中秋”扣“望”,“将临”扣“不可即”,构思严谨,故称佳谜。

30余年创作近千条灯谜
蔡艺武自称“后知后觉”。1986年三水灯谜协会成立时,蔡艺武对灯谜还不是特别熟悉。于是他加强学习,找来各种灯谜资料、工具书等,努力钻研。蔡艺武的妻子说:“他很痴迷的,写到凌晨两三时是常事,灯谜稿纸铺了一地。”

三水谜协成立之初,除了蔡艺武,还有何逸梅、谭炯寰、徐永康、李均泰、胡佩森等,前后有过十多人。蔡艺武凭着对灯谜的热爱坚持,多年来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自成一家,成为三水灯谜的代表人物。蔡艺武自1986年参加谜协之后,多次到全市参加会猜,如八市职工会猜大会等,都有他制做的灯谜参展,很多都获奖了。

30多年来,蔡艺武亲自思考、创作了近千条灯谜,包括富有三水特色的字谜、人名谜、地名谜等,成为了三水灯谜的创作专家。“制谜是一项功夫活,要想制谜就得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制谜知识。”他说,若很喜欢猜灯谜,就得留意万物,包括日常产品、世界事件、国家名称、成语等,这些日常所见所闻都是创作源泉。

除了从谜面猜谜底,行家还喜欢用制定的谜底来创作谜面,而蔡艺武制谜的速度极快。按照制定的谜底,他创作时会用到灯谜格式,如秋千格等,对谜底字词的位置、读音、偏旁、释义进行一番加工处理。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累积,蔡艺武的灯谜创作水平越来越高。他设计的灯谜,曾经难倒四五百人。不过他更主张在灯谜的设计上尽量浅白易懂,坚持尽量少用深奥的谜格。他所创作的灯谜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很容易激起竞猜的兴致。“贴近生活,这样才更有利于传播。”蔡艺武说。

迄今,蔡艺武先后制谜近千条,在省内各地参加并举办大小谜展数十场,并为三水总工会编辑出版《肄江谜丛》一书,多次参与台湾、香港等灯谜谜的文化交流。

望灯谜进校园重焕生机
现在,灯谜大会的繁盛不再。“谜家聚的时间越来越少。灯谜,也从过往的主角,演变成游园会点缀的配角。”蔡艺武说,“三水其实有不少灯谜爱好者,只是都在民间,渐渐被淹没,被遗忘。”

由于年事已高,蔡艺武也一直在考虑授徒,希望将他所创作的灯谜传承下去。2012年,三水灯谜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保护。对于三水灯谜今后的传承,蔡艺武就希望能走进校园教授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发动社会多举办灯谜活动,合力重燃灯谜的生命力,把三水灯谜传承下去,使其焕发出新的时代色彩。


近年来,他积极与中小学校联络接触,希望能发掘出一些好苗子。除此之外,蔡艺武还经常到各中小学指导学生们参与制谜猜谜等赛事,获得各种奖项。如1999年澳门回归,佛山市举办小学生猜谜竞赛。竞赛之前,先印发一批谜底分发到各参赛小学。谜底包括“五十年不变、马交、高度自治、绿色旗帜、濠镜、濠江、香山澳、潞环、氹仔、葡京、凯悦、皇都、平稳过渡、李白、杜甫、杜牧”等。三水由西南中心小学、西南实验小学两校各选精英联合备战。三水教育局委托蔡艺武为学生们进行辅导。蔡艺武悉心为同学们讲解,启迪他们的思维,还特别教了他们一套抢答绝招。结果,三水两校一炮而红,意外地夺得了猜谜冠军。

蔡艺武还经常与灯谜爱好者们进行切磋,与他们商议招募一批年轻的灯谜爱好者成立灯谜研究小组,这个研究小组有一些大胆的设想:在网上以及一些公众地点设立谜场;到学校、村居开展灯谜活动;借鉴潮汕、澄海等地的经验,组织灯谜轻骑队,为寿诞、婚嫁、商店开张、新居入伙等喜庆场合展猜灯谜助庆。


众说年俗

佛山市作协副主席、三水区文联副主席梁德荣:
张灯结彩猜灯谜
岭南人过春节,有三样玩乐节目是少不了的:看表演、听粤曲、猜灯谜。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也是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元宵节特色活动。广东民间猜谜活动曾颇为盛行,每年的春节必然有灯谜隆重登场。让过年的气氛更加浓烈,人们更加喜庆欢乐。2011年,三水灯谜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历史悠久的民俗游艺活动,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猜灯谜”又叫“打灯谜”。三国时代就盛行猜谜,在宋代出现了灯谜。每逢元宵佳节,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彻夜不熄。在这万民同乐的时刻,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射。猜中者甚至会获得些许奖赏,所以称为灯谜。妙趣横生又考验智慧的灯谜大大增添了节日气氛,所以响应者众多,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灯谜充满妙趣。同样一个谜底,在各地的谜面可能都不一样。比如“历书”这则谜语,广州人的说法是:“摸起来无节,睇到又有节,两头冻铁铁,中间热辣辣。”客家梅州的说法是:“看到就有节,摸着就无节,两头就话冷,中间就系热。”而翁源的说法又有些不同:“看着有节,摸着无节,两头又冷,中间又热。”这个谜语最早的影子出自南宋,在《西湖游览志余》就有记载,全国各地结合自身语言地域的特点,又另有创造,的确很有意思。

临近广州的三水,猜灯谜的风气一向不输其他地方。三水灯谜还出现过许多有趣、好玩的故事。每到民俗大节元宵节时,三水城乡到处张灯结彩,舞龙弄狮,喧哗闹腾。元宵节一来,随着灯节的上演,灯谜也随之登场,供人们喜气洋洋地尽情娱乐。



改革开放后,三水谜坛有过繁荣的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谜坛十分兴旺。全国省市各地灯谜组织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谜会、谜社、谜组纷纷成立。灯谜会猜大会不断举行,灯谜爱好者如雨后春笋,参与者非常踊跃。1986年,三水总工会成立了灯谜协会,经常举办盛大的灯谜大会,广州、中山和佛山顺德、南海等地的众多谜家云集三水,是当时岭南地区的一大文化盛事。三水还出版过《肄江谜丛》专刊,培养出了一批本土谜坛能手。

在这期间,三水的蔡艺武先生担任了佛山市灯谜协会的理事,其时,他对灯谜还不十分熟悉。既担重任,于是加强学习,找来各种灯谜资料、工具书等,努力钻研,逐步掌握了灯谜知识和制谜技巧,制作出一批合格谜作,到佛山等地会猜,并多次制谜送展。他与何逸梅、谭炯寰三人共同努力,打开了三水灯谜的局面。

如今,蔡艺武已是80多岁高龄的老人,不仅写得一手好诗词,也是制造灯谜的高手。他先后制谜上千条,在省内各地参加并举办大小谜展数十场。在三水岭南诗社的一次聚会上,蔡艺武先生用在座的每一位诗友的名字,制作了一条灯谜,让人大开眼界,其灯谜功夫着实了得。



三水区作协秘书长杨柳依:
追忆当年猜灯谜
  
猜灯谜是流行在我国民间的传统游艺活动,历史悠久。古时候,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我国各地都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于是便形成了灯谜。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水的灯谜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我家乡所在的镇几乎每年都要举办一场盛大的灯谜活动,只要有时间,我都踊跃参加。

走进猜灯谜的活动场所,只见里面挂满红红绿绿的灯谜纸条。一张张纸条像彩旗一样,迎风招展,充满喜庆的气氛。里面人头涌涌,热闹非凡。面对谜语,有的人在苦思冥想,有的人在喃喃自语,有的三三两两,在指指点点。我看到一个谜语“春节放假三天”(猜一字),灵光一闪,马上想到是“人”字,结果猜对了,我兴高采烈地跑去领奖台领奖。负责发放奖品的工作人员中,有一个是我亲戚。见我猜中谜语,他竖起大拇指,直夸我聪明,叫我继续努力,争取来年获得更多奖励。他的话语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我暗下决心,明年领取更多奖品。

一开始我猜中率不高,只会猜简单的谜语,复杂的谜语就猜不到了。比如有些谜语要用“徐妃格”“秋千格”等迷格来猜,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我专门买了一本有关谜语的书来看,才知道灯谜有谜面、谜底、谜格。谜格,就是要猜谜的人,按照规定的格式,把谜底字的位置、读音、偏旁进行一番加工处理后,来扣合谜面。这比一般的谜语有更高的难度,因而更具挑战性。

有些谜格还蕴藏着一段历史典故。如“徐妃格”。据唐李延寿撰《南史》卷十二中记载:南北朝的梁元帝只有一只眼睛,他有一个妃子叫徐昭佩。徐妃作风不好,又嫌弃皇帝貌丑,因此每当皇帝入室,徐妃“必为半面妆以候”,即画半面的妆,“帝见则大怒而去”。唐李商隐诗有“只得徐妃半面妆”,故“徐妃格”又称“半妆格”。徐妃格谜语,谜底只读“半面”,去扣合谜面,还必须添上相同的偏旁部首,才能构成“全面”的谜底。例如有个谜题:十分精巧(徐妃格,猜一广东地名),谜底:湛江。“十分精巧”可理解为“甚工”,两字同时加上三点水,就是“湛江”。

认识了谜格后,我更喜欢猜灯谜了。通过猜灯谜,我脑洞大开,掌握了不少知识,也开阔了视野。所以,每到过年我都积极参与猜灯谜活动。当我领了一大堆奖品回家,眉飞色舞地给弟妹讲述猜灯谜的情形时,那份骄傲和自豪是无法形容的。

猜灯谜是一项颇有文化气息的传统游艺节目,既能启迪智慧又能迎合节日气氛,希望以后能得以发扬光大,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它。
0 回复 | 直到 2024-04-19 16:31 添加回复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回复

登录 发表 or 还没有账号?去 注册

欢迎加入辽宁灯谜

现在注册 已注册请 登入

微信公众号

辽宁灯谜微信公众号